對烏克蘭來說,這場戰爭的前景正變得越發不明朗,下週,美國新防長赫格賽斯將訪問歐洲並出席新一輪“拉姆施泰因會議”,但美國不再擔任“拉姆施泰因會議”的主席,而是由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英國將正式接替美國協調“拉姆施泰因集團”的軍援烏克蘭工作,
特朗普剛剛表示不會再讓任何人利用美國,既不宣佈新的援助烏克蘭計劃,也沒有表示會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俄烏問題特使基思·克洛格公開宣稱不會讓烏克蘭重新擁有核武器,“基輔再次獲得核武器的可能性很小甚至為零,這不會發生。”
澤連斯基表示,來自美國的軍事援助佔30%,如果美國停止軍援,烏克蘭軍隊的戰鬥力將削減30%。在這種情況下,歐洲成為了烏克蘭最重要的支持者。
儘管存在幾個“攪屎棍”,但就目前來說,大部分歐洲國家依然支援烏克蘭,尤其是歐洲主要國家,德國電視二臺前線新聞社委託瓦倫(Wahlen)所做民意調查顯示,目前有67%的德國人支援軍援烏克蘭,27%的受訪者贊成增加更多軍援,不過,同樣也有27%的受訪者暫時減少軍事援助。
一旦特朗普政府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歐洲將不得不面臨關鍵抉擇,是放棄烏克蘭還是繼續支援烏克蘭,繼續支援烏克蘭要花錢,放棄烏克蘭則會面臨嚴重的安全威脅,並可能在未來花更多錢,歐洲將怎麼選擇?像特朗普還是像丘吉爾?
在美國不再主持“拉姆施泰因會議”後,終究還是英國再次站了出來,歐洲甚至整個西方,還是得看英國。
宣佈一系列援助計劃的同時,英國政界也是身體力行地支援烏克蘭,英國保守黨前副主席傑克·洛普雷斯蒂在去年7月失去議會席位後,於11月抵達基輔,最初協助慈善機構工作,現在,則力爭加入烏克蘭武裝部隊下屬的“國際軍團”。
現年55歲的傑克·洛普雷斯蒂曾擔任英軍預備役下士,現在,則希望利用他的專業特長幫助烏克蘭軍隊處理對外關係、武器採購以及與烏克蘭退伍軍人和人道主義組織合作等。
傑克·洛普雷斯蒂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脈幫助烏克蘭軍隊,但並不代表英國政府,好在英國政府也沒有令人失望,從最近的一系列動作看,英國政府在堅定支援烏克蘭,英國早已不是大英帝國,國力也有限,但從援助烏克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領導力、溝通力和敢為人先的魄力來看,英國領導“拉姆施泰因集團”,未必會比美國差,現在的美國已經重歸孤立主義,關鍵時候,還是得看英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