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特朗普,實際上,不管是從他就任美國總統前的一系列表態,還是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後的行動,都能看出他其實就是個孤立主義者,所謂的MAGA在本質上也不過就是如此。
孤立主義,說白了其實就是隻維護自己的利益,好聽點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不好聽點就是自私。
特朗普為代表的新孤立主義們,不想繼續讓美國承擔自二戰結束後的義務,而是要讓盟友,包括歐洲以及亞太等地區的盟友,承擔更多責任,增加更多軍事開支,同時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向美國提供更多投資。
至於為此帶來的安全環境惡化、現行國際秩序出現震盪,乃至相關國家遭到入侵,那就不是這些新孤立主義者們關心的事了,新孤立主義者們更關心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關心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具備典型底層窮百人的思維方式。
不過,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孤立主義者關注自己的利益,並不代表不會為其他國家提供支援,當然,這種支援是有代價的,得拿足夠的利益來換,這也是為何特朗普提出用烏克蘭資源來換美國援助的根本原因。
其實,不管是新孤立主義還是老孤立主義,都是一回事兒,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跟珍珠港之前的美國,並沒有太大區別,只要美國不被打疼,就會繼續孤立下去。
二戰,確切是說歐洲大戰爆發後,歐洲大陸淪陷,僅剩英國在孤軍奮戰,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很清楚英國被打敗的危險,必須要支援英國才能維護美國的安全和利益,但就算這樣,羅斯福在當時也不能公開支援烏克蘭,原因就是當時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勢力太強大了,羅斯福無力對抗當時的孤立主義者們,還得為自己的第三次總統大選做準備。
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羅斯福也力所能及地幫助了英國:1940年,美英達成協議,美國用50艘驅逐艦從英國手中換取了紐芬蘭、巴哈馬、牙買加、聖露西亞、特立尼達等島嶼,確切說是租借,租期99年。
僅用50艘驅逐艦就換取了這些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島嶼,美國的孤立主義者們相當滿意,而當時被德國“狼群”絞得緩不過氣來的英國,也終於獲得了喘息機會。
一直到珍珠港,事情才有了真正變化,終於放心了,這場戰爭不會輸了,希特勒則痛罵東條英機眼皮子太淺。美國正式參戰,二戰結局隨即奠定。
現在的情況,其實就跟當年的情況沒多大區別,不明白的朋友們可以仔細想想,只不過,現在的日本等國已經不是當年的日本等國,美國也已經不是當年的美國,特朗普不是羅斯福,但美國的孤立主義者們還是當年的孤立主義者,就看新的“珍珠港”會發生在哪裡了。
什麼戰略,什麼大視野,什麼大棋,其實,只是歷史一直在重複罷了,所以,理解了什麼是孤立主義,也就能理解特朗普的這些動作了,就看特朗普還能整出什麼么蛾子,看這個世界能變成啥樣,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