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翻櫃子翻到幾顆古董未拆封的盒裝CPU,好像是前些年從EBAY上購買的。重點倒不是這倆盒裝CPU有多老,而是它們都是18年前(2006年左右)的筆記本主流處理器,分別代表低端入門級和高階效能級。
盒裝的筆記本移動版處理器在國內沒有出現過,但也不影響2015年以前的筆記本CPU大多可以透過從國內一般電商渠道或線下實體店購買更高階型號的散片來進行自主升級,比如賽揚換奔騰、換酷睿雙核,甚至還能換酷睿四核(如果散熱模組壓得住且晶片組支援的話)。
升級更換的步驟也超級簡單,你只需要把CPU插槽上的小螺絲擰鬆,就能把CPU取下,然後換成其他同介面型號(前提也是BIOS支援該型號)即可完成升級。
原則上2015年之前90%以上的筆記本CPU都支援升級更換,它們均採用PGA插針式介面和對應插槽,有點類似英特爾自家曾經的Socket 478或者AMD現在的AM4介面這些,只要不把針腳弄歪,都可以順利拆卸或安裝。具體型號判別方面,多數常規型號、M結尾或Q、T、P、M等字首型號(包括MQ/QM四核)等大多支援升級更換,而U結尾或U字首型號、特殊的M結尾型號(比如7M結尾)等才會BGA焊接在主機板上且不支援自主升級。
從2015年之後的酷睿i第五代(Broadwell架構)移動版處理器開始,英特爾全面摒棄可拆卸系列,僅提供U、H、P、HQ、HX等不可拆卸CPU型號。因此現在的使用者已經體會不到當年升級筆記本CPU從而真正大幅拉昇效能的快樂,只剩下一些體型碩大、嫁接桌上型電腦CPU插槽的異類產品。
賽揚M處理器常見於2004年-2008年期間推出的入門級筆記本,M380和奔騰M家族一樣基於Dothan架構設計(酷睿的前身)而完全不同於同時代的桌面級奔騰4、奔騰D那種頻率高、效率奇低的NetBurst架構。所以即便賽揚M380只有1.60GHz的主頻,你不能直接認為它就是桌面級賽揚D動輒3.0GHz+主頻效能的一半;它的二級快取多達1MB,和奔騰4的500家族(比如旗艦級的奔騰4-570/3.80GHz)一樣,而同時期桌面級賽揚的二級快取一般只有256KB或512KB。
賽揚M380屬於賽揚M家族的次旗艦產品,誕生於產品線末期,這顆盒裝M380於2006年5月26日打包,菲律賓封裝,TDP為21W,實際最大功耗約為30W,只有桌面級同等效能賽揚D/奔騰4約三分之一的功耗水平。我並不能理解到底是什麼使用者會購買一顆賽揚M處理器來給自己的機子升級?仔細想想如果是給最入門的1.30GHz機型升級的話,大概可以帶來23%的效能提升,還算顯著但意義不大。
酷睿處理器(注意不是“酷睿2”)常見於2006年-2007年期間推出的高效能筆記本,有單核、雙核兩類,單核叫“Core Solo”,雙核叫“Core Duo”,多數使用者只聽說過“Core 2”(酷睿2),且單純以為這個“2”代表雙核,實際桌上型電腦這邊的酷睿一出場就已經是“第二代”,因為“第一代”只出現在筆記本,且曇花一現。這一代處理器存在致命缺陷,數字“50”結尾的型號既不支援64位技術(也就代表不能安裝64位作業系統,最大支援記憶體不超過3.2GB/致命缺陷),也不支援VT虛擬化技術(也就代表不能支援執行曾經Win 7下很火的“XP相容模式”);“00”結尾的型號不支援64位技術(致命缺陷)。
這顆T2400處理器封包於2006年10月4日,實際後來新一代酷睿2系列移動版的首批型號T5500、T5600、T7200、T7400、T7600這些仍然採用Socket M介面,所以如果筆記本BIOS可以支援的話,此前用一代酷睿的消費者可以升級這些二代型號從而用上64位作業系統以及虛擬化技術。T2400的TDP為31W,實際滿載最大功耗約為4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