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新智元 如有侵權,請聯絡後臺小編刪除!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會在十八九歲的年紀,告別高中,開始大學生涯。然而,有這樣一位「00後」代言人卻在這個年紀,成為了博士,而且正在研究晶片。
她叫宋文清,出生於00年的她小學只讀了兩年,八歲就已經跳級進入了初中,十三歲的時候更是早已考上了著名的東南大學少年班,十九歲的她現攻讀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人工智慧晶片。
也曾「高考失利」,高二錄取東南大學少年班,大四發SCI
「先處理好手頭的事情,然後才安心地去玩。」這是宋文清從小養成的習慣。
宋文清出生在一個「理工之家」,父母都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也從事著機械產品方面的工作。這使得小文清從小就耳濡目染,對機械很感興趣。
女孩子都是喜歡買洋娃娃,而她卻痴迷於機械產品,把它們拆來拆去當作玩具。
但當我們驚訝於宋文清13歲上大學的光芒時,其實她也是有過「成長的煩惱」的。
高一的時候,宋文清就曾試著考大學,但是當時的成績,略顯差強人意——距離本科線差了一些。於是,她更加努力,終於高二的時候,以超過山東重點本科線55分的成績,被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少年班錄取。
吳健雄學院是國家專門為選拔頂級人才而設立的特殊院校,只招收全國各地的頂級精英,每年能入學的人屈指可數,可謂「神童集中營」。
出於從兒時起就對機械的熱愛,宋文清報考了東南大學少年班並被成功錄取,就選擇了電類方向。
不過,與年輕的女孩子一樣,宋文清也曾經迷茫找不到方向。可能是年紀太小的緣故,大一時候成績也不是很理想,她的很多科目都是剛過60分,但憑藉著極高的自制力,宋文清迎來了學術生涯的第一個小高潮:大四寫下了她人生中第一篇SCI論文。
就這樣,宋文清「開掛」了。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她選擇了留在科研圈繼續深造,並在19歲那年,考取了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開始研究人工智慧的可重構晶片。
今日事今日畢的小小天才
作為團隊中最小的成員,宋文清在博士團隊裡主要負責一些管理排程、任務分配協調、整體架構設計。
她說,除了上課外,自己更喜歡待在實驗室裡對著電腦、做些晶片設計的前端和後端工作、寫寫程式碼、瞭解下國外的先進設計理念,總結自己的學習。
宋文清所在的團隊是南大著名的李麗教授團隊,這個實驗室圍繞晶片設計,目前在做人工智慧的可重構晶片。她當時也是慕名而來。
「科研的壓力比學業的壓力更大,更具有挑戰性,一個程式碼寫錯了就會導致整個晶片設計錯誤,希望自己能保持初心,做出有用的晶片吧。」
說到這些,我們能從宋文清身上看到一個從小就養成的好習慣——今日事今日畢,完成當天的事情她才安心地去玩。
這個也是她在科研中取得好成績的原因。
其實,工作之餘的她,也並不是一個死板的學霸。她喜歡看電影特別是懸疑片、科幻片,也喜歡做運動或者玩遊戲。帶全家人去旅遊的時候,也喜歡自己寫攻略。
對她來說,把生活和工作分開,就是自己最期待的生活。其實小時候的宋文清還喜歡彈古箏,當時她還表示,「我彈箏不為考級,就是一種休閒。」
自古英雄出少年,宋文清小博士作為學術界的冉冉新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芯」的新希望。
而對於個人未來發展,宋文清的目標非常清楚,她說:「她博士畢業後或許會在高校做研究,也許會去華為這樣的企業,希望把我學到的東西真正落地成為新的產業。當然有一點是永遠不會變的,我會做出更多對國家、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這也是人生意義的所在」。
不久前,年僅17歲的她橫掃英美名校,拿到8所世界名校offer,最終選擇了MIT最熱門的電氣工程與計算機專業的丁雯琪,也是一個類似的少年。她也都有著廣泛的愛好興趣,高度的自律,並且她也稱表示,「學成之後我是一定會回國的,將來報效祖國。」
梳理這些「神童」的成長經歷你會發現,他們往往有著持之以恆的那股勁兒。這不是造神運動,也不是什麼所謂的天才兒童。而是最基本的道理:努力、有方向,無論什麼年紀,都會令人刮目相看。
參考資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0472651/answer/1649302960
https://new.qq.com/omn/20200418/20200418A0ABMK00.html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3-09-18/18363958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