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文
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圈就是一年,為此我們感受到了春夏秋冬;地球自轉一圈為一天,也就是24小時構成一個晝夜,這就是所謂的週期——週而復始。我們的生命也存在週期,分別經歷成長、成熟、衰老和死亡這些階段。
人類生命作為個體,從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其週期是不能迴圈往復的;但人類生命作為整體,歷史延續至今證明是可以迴圈往復的,如戰爭和瘟疫會導致人類數量銳減,和平和勞動,會讓人口數量增加。
此外,國家有周期,即改朝換代,企業也有周期,或許外物皆有周期。本文提出的觀點是,要承認週期的存在,不要去迴避或者臆想能超越週期;同時要不斷最佳化經濟結構,讓週期波動更加平緩,從而減少對經濟的衝擊,這就是韌性。
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抵禦衰老
醫學書上說,人的肺20歲就開始衰老。肺活量從20歲起開始緩慢下降,到40歲左右,有些人就開始氣喘吁吁。而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22歲開始衰老。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會慢慢減少。40歲後,神經細胞將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從而對記憶力及大腦功能造成影響。
一般認為從25歲開始,越來越多人體器官開始衰老,因此競技專案的運動員取得最佳成績的年齡大部分都在青春期。例如,2月11日因車禍遇難的全球馬拉松成績第一的基普圖姆,年齡才24歲。
若按2021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78歲、全球73歲計,人的成長階段大約佔生命週期的三分之一,而抗衰老階段佔三分之二。因此,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衰老作鬥爭,鬥爭的時間越長,說明韌性越足。
儘管不同遺傳基因對人的壽命有一定影響,但從大資料看,生活條件的改善、現代科技及醫療水平的提高對人類生命的延長起到了核心作用。從一般的規律看,全球人口的預期壽命每隔十年,就會延長3歲。例如,從國家統計局給出的資料看,中國2020年的人均預期壽命比2010年提高3.1歲,達到78.6歲。
資料表明,中國的預期壽命提高速率快於美國,儘管我國的人均GDP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2021年日本、韓國,也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等東亞國家和地區的預期壽命都在83歲以上,超過全球平均水平10歲以上。
這是否說明東亞國家和地區在人均自然稟賦相對少的條件下,更具有危機感,求生欲更強?即所謂的“卷”,如韓國和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由於競爭壓力,東亞國家和地區普遍存在總和生育率低下的現象,如根據世界銀行公佈的2021年總和生育率資料,韓國為0.81,日本為1.3,新加坡為1.12,中國香港只有0.77。
根據統計局每年公佈的抽樣資料,我國年度生育率(該年出生人口數/育齡婦女數)在2017年之後下降速度不斷加快,由年度生育率推算出的總和生育率(平均每個婦女一生生育的子女數)更是在2021年下降到1.1以下,到2023年仍沒有回升,遠低於2.1(國際上通常認可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也因此有了“中國生育率全球第二低”的說法。
我國一方面生育率超預期下降,另一方面預期壽命快速上升。當前,健身運動已經風靡全國,中國大媽的廣場舞早就跳到歐美諸國,以男性參與為主的中國馬拉松賽事的舉辦次數,從2016到2019年三年增長一倍,2023年的賽事數量已經全球第一了。
本人作為長跑的愛好者,也深深體會到人類的韌性之神奇。我從47歲才開始長跑,一開始只能跑5公里左右,隨著每月跑量的增加,過了50歲之後,每次都能跑到10公里左右;過了60歲之後,則可以輕鬆跑到20公里了。而且堅持長跑可以血壓恢復正常,不用再吃降壓藥,對於心血管的健康非常有效。但同時也發現,一旦運動量減少,靜心心率又會回升到原先的水平。也就是說,人的韌性有時可以超乎想象,但終究逃不脫遺傳基因和週期律的束縛。
關於韌性的侷限性方面的另一個案例是亞洲象。大象屬於食草動物,由於沒有胃,每天大象需要長時間不斷咀嚼食物來獲得營養,因此大象的臼齒磨損非常快,為了延續生命,大象每隔10年左右會換一次牙,一生居然能換5次,一旦5次換完,被慢慢磨平的臼齒會脫離,咀嚼食物的難度加大,進而影響進食量,久而久之,老象就會因減食而消瘦、免疫力下降而走向死亡。因此,一般的野生大象的壽命最高也就50-60歲,但被馴養的老象由於可以獲得精細食物,壽命通常會比較長。大象這種一生可以換五次牙的生物進化現象堪稱奇蹟,但其生命週期終究還是受到了換牙次數有限性的束縛。
逃不脫的人口老齡化和房地產週期
前面談到人類的韌性,人類的預期壽命從過去的歷史看,基本上每10年延長3歲,但並不能讓生命週期無限延長。因為人類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迴圈系統、運動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九大系統中只要其中有一個系統出現障礙,生命都可能終止。
此外,從人口總量結構看,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和出生率的下降,會導致老齡化率加快。我國從2021年開始就步入了深度老齡化階段(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14%),同時出生人口數量不斷下降,意味著從長期看我國的人口撫養比會持續上升,從而導致經濟的潛在增速下降。
而潛在增速的下降一定會有具體的表現,如城鎮化程序放緩、房價下跌、民間投資增速下降、消費疲弱等。我曾經研究過步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後國家的平均GDP增速的變化,基本上都比進入前的平均增速下一個臺階。如西方發達經濟體在步入深度老齡化之後,GDP增速都出現了顯著下降,而且平均增速都不超過3%。
如德國在步入深度老齡化到超老齡化(1972-2008年)的36年中,GDP增速最高為5.3%,其中有6年出現負增長,年平均增速只有2.2%;而在步入深度老齡化之前的60年代,GDP增速多次出現7%或8%以上的增長。日本在1991年之前呈現經濟高增長的奇蹟,當房地產泡沫破滅、1994年人口步入深度老齡化之後,經濟增速則長期徘徊在零增長附近,其中從深度老齡化到超老齡化期間的平均增速只有1.26%。
即便當前日本經濟被普遍看好,不少學者認為日本正在走出通縮,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判斷日本2023年的GDP增速為1.9%,2024年更是降低至0.9%。說明無論日本如何努力,只要步入人口超老齡化時代,即便做了很多努力,仍改變不了經濟回升乏力的趨勢。IMF預測主要發達經濟體的2024年GDP增速,除了美國之外,沒有一個國家增速超過2%的。作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德國,也早就步入超老齡化社會的,IMF預測其2024年的GDP增速只有0.5%。
疫情以來,發達經濟體中美國一枝獨秀,其經濟增速明顯拉開了與其他發達國家的距離,原因何在?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是美國的科技領先優勢發揮出來了,尤其進入到AI時代。但也可以從人口的維度去解釋,美國由於相對高的總和生育率(2023年為1.66,中國只有1.09)和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留學、移民和偷渡),美國的老齡化率的上升斜率就變得很平緩,且2032年後還可能出現下行。
對中國而言,房地產週期下行與人口老齡化加速幾乎一致,都發生在2021年。日本房地產週期下行要比人口步入深度老齡化的時間更早些。原因可能在於,我國的土地供給是管控的,這使得房地產週期的上行階段被拉得更長。
我國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20多年的牛市之後,2021年下半年開始出現調整下行走勢。但從房價租金比的角度看,估值水平依然較高。當前中國核心城市地產租金收益率基本低於2%,遠低於全球平均4.2%的水平。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住宅平均租金下行趨勢不改,地產出租吸引力降低,而且掛牌量同時增長,地產銷售供需兩端承壓。反觀全球住宅平均房價租金率4.2%的水平,我國房價下調的理論空間似乎不小,也就是說50倍以上“市盈率”的樓盤不在少數。
從人口週期到經濟週期,彼此都有相關性。而且,人口週期屬於長週期,房地產週期屬於中長週期。在週期理論中,與此相對應的是康波週期和庫茨涅茲週期,但似乎不能完全照搬。不管怎樣,週期是逃不脫的,關鍵是如何應對。
韌性,就是對週期的干預
二戰之後,人類的生命週期不斷被延長,例如我國從1949年的平均預期壽命35歲,提高至如今的78歲,本身就是干預的結果。例如,隨著醫保覆蓋面的不斷提高,體檢的覆蓋面越來越廣,有利於疾病的早發現和早治療。
在全球經歷三年疫情之後,美國的預期壽命居然比疫情前縮短了,而中國的預期壽命則超過美國。如果單純從人均GDP的角度看,2023年美國的人均GDP已經是中國的六倍,人均GDP越高,意味著醫療衛生條件越好;如果從食品安全的角度看,中國單位面積糧食種植過程中農藥的使用量大約是美國的四倍。很顯然,中國這輪疫情防控的力度大於美國是導致中國預期壽命超過美國的關鍵因素。
人類透過改善醫療條件拉長了生命週期,同樣,透過對經濟的干預,也同樣拉長了經濟週期,或者讓經濟週期變得更加平緩。雖然古典經濟學派和奧地利學派主張不干預經濟,讓市場自發調節,但事實上全球最發達的三大經濟體都在干預經濟。
最典型的如美國,在2020-2021兩年疫情期間,美國財政部共給企業、社會機構和居民部門投放了4萬多億美元,包括給居民直接發現金、給企業失業人員發放救濟金等,並透過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最終不僅讓經濟復甦,而且失業率也大幅下降。2023年美國經濟並沒有出現硬著陸,也沒有出現金融機構的大量破產。
從美國的案例中,不難發現它是從需求側發力去刺激經濟,透過收入增加帶來消費的旺盛來拉動就業。儘管由此導致了通脹和持續加息,但卻沒有導致資本市場和房地產泡沫的破滅。2024年隨著美國通脹的回落,美聯儲或許會選擇降息,且頗有自主性。
不過,當人類和國家的壽命都在延長的時候,企業的生命週期卻在縮短。在上世紀的20年代,《財富》500強公司的平均壽命是67年;而根據《財富》雜誌的最近報告,到了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壽命為40-42年。美國大約62%的企業壽命不超過5年 ,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約3.5年。
企業生命週期變短,與全球供給不斷增加有關,但需求卻因為貧富差距的擴大而變得疲弱。從二戰結束至今,接近80年的和平期使得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越來越強大,供給體量也同步增加,但需求的增長卻慢於供給的增長。這就導致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加快了企業的優勝劣汰步伐,導致企業生命週期變短。
中國在2005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份額不足10%,如今已經超過30%。但中國人口占全球比重只有17.6%,消費額(包括服務消費)大約只佔全球消費總額的13%,製造業的產能過剩是必然的。故只有通過出口來消化部分產能,而近兩年來出口增速又在回落。因此,2023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談及中國經濟面臨的六大困難時,把“有效需求不足”放在第一位。
我國有效(有支付能力)需求不足問題其實由來已久,以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持續下行為標誌。但應對有效需求不足的方法多以擴大供給為主,儘管擴大供給也能創造新的需求,但並不能解決需求不足這樣的結構性問題,至多讓GDP保持中高速增長。
2000年至今,日本和美國GDP出現過兩次的負增長,印度出現過一次,但中國沒有出現過,說明政策干預的效果明顯。但干預就像藥品,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供給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也不是一直能持續下去,隨著供給過剩,企業的庫存增加、地方政府的槓桿率上升等都會導致投資增速下行。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只有3%,其中民間投資出現負增長,PPI連續多年為負,經濟收縮跡象較為明顯。
從2011年我國經濟增速下行至今,中國GDP增速仍能維持在5%,實屬不易。總體而言都是靠逆週期政策的助力讓經濟保持平穩,但持續的供給側發力雖然有效,並沒有從根本上緩解產能過剩問題,因此也沒有帶來民間投資的增長。
不少人把民間投資意願下降歸咎於營商環境或法制環境,但事實上,與15年前相比我國包括法制環境在內的營商環境應該改善很多,而且在解決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減稅降費等方面已經有了明顯進展。回看2009年(15年前)及後面幾年民間投資增速都達到30%以上。可見,當今的民間投資不振與法制環境或政策環境的關係不大。我認為,民間投資不足的核心原因是投資回報率下降,而投資回報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從需求側入手提高中國經濟的韌性
時至今日,有效需求不足問題要引起足夠重視。即今後要延長企業的生命週期,需要底層邏輯,即從改善終端需求入手,而不只是給企業減稅降費,因為訂單才是企業活下去的理由。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3%。規模以上企業都如此,那麼,中小工業企業的日子就更難過了。那麼,今後出口是否能給國內企業帶來更多訂單呢?
近幾年來,逆全球化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但從資料看,全球貿易的增速快於GDP的增速,佔全球GDP的比重已經超過60%,但中國去年進出口貿易的增速已經低於全球總水平,這恐怕是未來我國出口行業的一大隱憂——來自其他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及西方國家對中國設定的貿易壁壘。
因此,擴大居民部門的終端需求應該是我國今後政策的必然選擇。擴大終端需求不同於我們經常提及的“擴內需”,因為內需除了包括消費,還包括各種投資,而這些投資最終還會帶來供給的擴大,從而使得供過於求的結構性問題長期得不到改善。
居民部門的終端需求包括居民部門的各類消費和各類投資需求,而要增加這些需求,一方面需要財政發力,補貼給居民,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方面應該大幅降低利率水平,把居民的儲蓄轉為投資,目前我國居民存款高達130多萬億,其中70%以上的定期存款。
從發達國家的案例看,應對房地產週期下行或突發危機(包括突發疫情),所採取的政策無一例外都是財政支出的大幅增加和大幅降息。我曾提了不少建議,如發放消費券、設立資本市場平準基金、大幅降息等。事實上,我認為這些建議都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例如,目前我國中央財政的槓桿率水平只有20%多,遠低於主要經濟體的平均水平,完全具備大幅擴大支出能力。
我國目前的實際利率幾乎是2000年以來最高的,在房地產週期的下行階段,一般都容易發生“踩踏事件”,即經濟收縮帶來的乘數效應。19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經歷了5年時間才把基準貼現率從6%降至0.5%;反觀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美聯儲在15個月的時間裡將基準利率迅速從5.25%降至大幅降至零附近。降息措施配合美聯儲的量化寬鬆等其他數量型工具,在雷曼事件後逐步幫助美國金融市場企穩回升。因此越早降息就越有利於控制系統性風險,把各種負面影響儘量減少。
我認為,中國的優勢在於大政府模式下所擁有的資源和管控效率都是西方國家無法比擬的;中國作為中高收入國家,正在向現代化國家邁進,潛在需求非常大,關鍵是如何透過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把潛在需求轉化為有效需求;加上我們具有工作時長領先全球的勤勞天性,只要今後政策著力於應對有效需求不足問題,相信中國經濟的韌性會更強,企業的生命週期也因此得到延長。
(作者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
責任編輯:劉錦平 主編: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