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訊息,中國汽車製造商推出了一系列價格更親民的車型,這在歐洲市場對本土製造商構成了嚴峻的挑戰。這一趨勢迫使歐洲的汽車製造商以及已經資金緊張的供應商面臨困難的一年,他們不得不降低電動汽車的價格以對抗效率更高的中國競爭者。
然而,一個重大挑戰是,過去兩年供應鏈的問題已經對許多小型公司造成了嚴重影響,令人質疑歐洲的汽車製造商還能從開始裁員的供應商那裡節省出多少成本。
經過四年的中斷,本週日內瓦車展迴歸,屆時歐洲的傳統汽車製造商與更加專注於電動汽車的中國製造商之間的差異將在展會上得到鮮明體現。
比亞迪等中國汽車製造商紛紛瞄準了歐洲市場。參加此次展會並舉辦媒體活動的只有法國、中國上汽集團以及比亞迪這三家大型汽車製造商。
雷諾將釋出其電動汽車R5,而上汽集團旗下的名爵將推出M3混合動力汽車。同時,的海豹純電動汽車被提名為展會的年度汽車大獎之一。如果獲獎,這將是第一款獲此殊榮的中國車型。
“它們確實截然不同,”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尼克·帕克(Nick Parker)在談及歐洲傳統汽車製造商與中國的競爭對手時表示。
歐洲汽車製造商的燃油車和電動汽車供應鏈彼此獨立。與依賴外部供應商的歐洲汽車製造商不同,中國汽車廠商擁有高度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幾乎所有產品都在企業內部生產,這大大降低了成本。
這有助於中國製造商削弱歐洲對手的競爭力。在英國市場,比亞迪海豚的起售價為25,490英鎊(約合23.2萬元人民幣),比大眾汽車同級車型ID.3便宜約27%。特斯拉的情況也是如此。
艾睿鉑的帕克表示,追趕這些競爭對手意味著歐洲汽車製造商的利潤率可能面臨“嚴峻挑戰”,因為他們能從外部供應商那裡削減的成本是有限的。
由於向電動汽車的轉型速度低於預期,當地不少傳統汽車製造商陷入了雙重供應鏈的困境。本週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歐洲市場的純電動汽車銷量較去年12月下降了42.3%。
雷諾和Stellantis本月都強調了他們在削減電動汽車成本方面的努力,而梅賽德斯則下調了對電動汽車需求的預期,並表示將在未來十年逐步更新其傳統產品線。
Stellantis執行長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採取了更為激進的態度。他告訴供應商,85%的電動汽車成本與採購材料有關,供應商需要承擔降低成本的相應責任。
塔瓦雷斯表示:“我正在向我的合作伙伴傳達這一現實:如果你不履行自己的份內事,那就等於自動淘汰出局。”
最近,鎳和鋁的價格也開始上漲,這凸顯了汽車原材料價格面臨的風險仍然存在。
許多傳統供應商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汽車製造商的削減成本壓力。Forvia、Continental和博世最近都宣佈了裁員或發出了警告,業界預計還會有更多裁員。
為了維持利潤,此前在晶片供應短缺期間,汽車製造商將生產重點放在了利潤率更高的車型上,但這意味著營收減少,供應商的利潤空間也隨之減小。
如今,業內專家表示,資金充足的大型供應商能夠適應新的現實。但他們警告稱,許多規模較小的供應商正處於破產的邊緣,例如德國的Allgaier在去年7月就申請了破產。
這意味著歐洲汽車製造商面臨著一種微妙的局面:一方面要削減成本以應對來自中國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給供應商帶來過大的壓力。經銷商服務公司Cox Automotive資料分析總監菲利普·諾瑟德(Philip Nothard)表示,汽車製造商甚至可能不得不出手救助陷入困境的供應商。
他說:“風險在於,如果歐洲汽車製造商試圖對這些供應商施加過大的壓力,可能會導致供應商破產,或迫使他們尋求其他市場。”(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