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運動這次“來真的”。
2024年11月3日下午,華為在深圳舉辦了名為“時刻好表現,GT走跑騎遇記”的線下活動。作為此次活動的核心“人物”,華為運動健康最新產品——華為WATCH GT 5也貫穿了整場活動,成為了全天的關鍵詞。
不同於傳統的新品釋出會,華為運動健康此次活動顯然是想打造一個線下運動嘉年華。除了主舞臺外,華為還在周邊設定了多個運動站點,為現場使用者、粉絲提供了各類“運動挑戰”。
圖片來源:雷科技
當然,既然活動名字就叫做“走跑騎遇記”,那騎行必然不會缺席。憑藉衝擊性低、強度可調節、社交屬性強的運動特點,騎行已經成為了近年最受年輕群體喜愛的運動專案之一。在活動現場,華為也為到場的使用者、粉絲提供了騎行裝備,補全了“GT走跑騎遇記”的最後一塊拼圖。
圖片來源:華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華為運動健康的後臺資料裡,選擇騎行鍛鍊的使用者最多,在主舞臺的活動中,華為也選擇以騎行作為開場。華為運動健康全球代言人吳磊也親臨活動現場,與現場粉絲分享了他使用華為WATCH GT 5的心得與經驗,也提到了華為WATCH GT 5在騎行記錄、情緒管理領域的出色表現。
圖片來源:雷科技
最後,華為還請來了華為運動健康課程的明星教練團隊,與現場使用者和粉絲來了一節30分鐘的現場HIIT課程,為這場線下運動嘉年華畫上句號。
華為Watch GT:憑實力走紅的運動新星
事實上,回看華為在運動健康賽道的佈局,不難發現華為在運動賽道的成功,其實在多年前就有跡可循。2018年,華為釋出了首款搭載自研OS系統的智慧手錶——華為Watch GT。和當時大多數智慧手錶一樣,華為Watch GT主要瞄準長續航和運動監測,以和“市場霸主”Apple Watch拉開差異。
而從市場迴響上看,華為Watch GT長達兩週的續航時間確實解決了國內消費者對智慧手錶續航時間的不滿,加上精準的運動資料監測,華為迅速吸引了大量使用者。
圖片來源:雷科技
同期,華為對手環系列進行了升級,在保持親民價格的同時,增加了血氧飽和度檢測、心率監測等高階功能,以價效比高、功能實用的手環產品滿足了大眾對健康管理的需求。
但對智慧可穿戴這類產品來說,提高性價比只能打響品牌知名度。想要在市場中站穩腳步,還需建立自己的“技術護城河”。以當時的市場為例,在國內品牌用低價開啟市場後,消費者對智慧可穿戴裝置逐漸有了更深一步的要求。
從記錄使用者運動,到推動使用者運動
具體來說,是對資料、運動效果準確度的要求,而這恰恰是華為這種技術企業所擅長的:
2024年8月28日,華為釋出名為“玄璣感知系統”的智慧可穿戴裝置資料平臺。不同於過去的單點監測,玄璣感知系統整合了華為在運動健康領域的多項技術,打造了一個全方位的體徵監測系統。
這裡指的“全方位體徵”,並不僅僅是心率、血氧等感測器可以直接測量到的資料,同時還包括華為玄璣感知系統基於這些測得資料,推理而來的體徵指標。
比如吳磊在活動中提到的“情緒搭子”Emoda,就基於玄璣感知系統帶來的體徵監測資料。憑藉精確的資料與精密的演算法,情緒健康App可以推測使用者的情緒狀態,平靜、愉悅或不愉悅,輔助使用者進行情緒記錄。
圖片來源:華為
除了可以輔助使用者“認識自我”,玄璣感知系統也可以用於醫療研究。根據華為釋出“玄璣感知系統”時的說法,醫療研究機構可以用多達60多種不同的健康指標,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將華為可穿戴裝置作為慢性病的預防和提示工具,使可穿戴裝置從“被動醫療”轉向“主動健康”。
事實上,華為已與150多家機構合作,共同推動遠端醫療和家庭健康管理的創新研究。
從行業角度看,從“被動醫療”轉向“主動健康”,確實是近年來可穿戴裝置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市場調研公司Statista的報告指出,大約有70%的使用者購買智慧可穿戴裝置是出於健康監測和改善健康的目的。
然而,市場上許多裝置仍然停留在提供基礎健康資料的階段,缺乏深度分析和個性化應用,這種侷限性也被認為是智慧可穿戴裝置行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如何用產品和技術打破這種侷限,才是華為運動健康產品真正想要攻克的難題。
長遠來看,未來的智慧可穿戴裝置市場將進入一個更為成熟的階段,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將共同推動其發展。可以肯定的是,透過深入的資料分析和個性化服務,未來的智慧可穿戴裝置將不再只是記錄健康資料的工具,而是使用者全面健康管理的“管家”。
圖片來源:雷科技
而未來的智慧手錶也不能只是簡單地記錄使用者的健康資料,讓使用者自行判斷運動結果;而是直接為使用者提供簡明的健康建議,幫助他們採取預防措施,從而真正實現“主動健康管理”的目標。
而對華為來說,用手錶、手環,讓使用者“動起來”,恰恰也是推動這一切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