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悄然改變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在醫學領域亦是如此,新技術為臨床診療和科學研究等帶來了新視野,甚至已產生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在這樣快速變革的背景下,學習是否仍有意義?醫生的角色會不會發生改變?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醫生的價值?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教授帶來了他的思考。
原文刊載於《健康報》(2024年11月06日 第5版)
技術在悄然改變醫學
與幾十年前相比,如今網際網路與資訊化的浪潮已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特別是人工智慧技術,ChatGPT、Sora等的橫空出世,生動地展示了科技對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很多以前耗時費力的工作,如今在AI的幫助下都可以“一鍵生成”了。
我是一名肝外科醫生,從醫四十多年,做過逾萬臺大大小小的手術。為了精準定位、發現隱藏病灶,每次手術前都要翻閱厚厚的患者病例和醫學影像資料。然而最近幾年,三維重建及視覺化技術的出現,給外科手術帶來了新的變化。這個技術基於模型,患者的肝臟經過影像學掃描後,透過手機應用就能生成一組高畫質的三維影像資料。依靠這些視覺化的資料,醫生甚至能清晰地觀察到每一根微小的血管,規劃的手術路徑可以更精準,手術的成功率也提高了。
看,原本依賴醫生經驗與感覺判斷的部分,在智慧化與數字化的輔助下,邊界也沒有那麼絕對了。
此時此刻,我在這裡與大家交流,但與此同時也許另有一個“我”正在為學生上課,還有一個“我”正在參加學術會議。這些看似科幻的場景並非是遙不可及的未來——“他們”都是我的“數字分身”。
事實上,數字孿生醫生已經步漸成為我們醫院醫療團隊中的重要成員。這些“數字分身”會對“生物人醫生”原型進行建模與模擬,而不僅僅是知識結構的複製和經驗疊加。“他們”還能代理完成問診、患者教育、科普宣傳、專業授課等任務,甚至透過分析患者醫療資料、模擬病情進展、預測治療效果,實現知識的融合與迭代。
學會發揮個人創造力
這讓我不禁反思:在知識觸手可及的時代,我們的學習是否仍有意義?
在AI出現之前,醫生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獲取並消化龐大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人工智慧憑藉大規模資料訓練與強大計算能力,透過簡單的語言互動,短時間內就能概括某一領域的核心技術要點。使用者只需要提出需求,幾秒鐘內就能獲得專業解答。
我們都體會過人工智慧帶來的便捷,但它的出現也引發了人們的焦慮。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智慧縮小了人與人個體間的能力差距,模糊了精英與大眾的界限,同時也在不斷重新整理人類可以被替代的職業版圖。
在這裡,我想與你們分享幾點思考:
把對未知的畏懼,轉變為對世界的好奇。創造力是推動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它往往源自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畏懼則會限制思維。在大學的時光裡,你們有機會不斷接觸新知識、新技術,以及參與各類實踐專案和科研活動。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對新知的渴望,這將是驅動你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也是創造力萌芽的沃土。
把對人生的淺嘗輒止,深化為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人腦並非程式,每一個決策都是認知、情感、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體現。比如醫生從書本獲取專業知識,但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在面對具體問題時,如何做出更加精準、富有溫度、貼近人性的決策,情感、文化、背景,這些都是必須考量的因素。因此,在認識和探索世界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理性的指引,更要修煉“情商”,學著洞察和理解真實的人性。
把成長中的孤軍奮戰,凝聚為團隊合作的力量。沒有哪一項偉大的成就是個人單打獨鬥的結果。學會合作,意味著學會傾聽、尊重和融合不同的思想和專長,學會用團隊的合力推動成功。中山醫院曾在60年前開創了國內治療疑難雜症的先河——多學科合作。其實就是針對複雜的疾病,綜合多個相關學科專家給出的綜合診療意見。在團隊合作中,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兼收幷蓄,為知識注入鮮活“血液”。
把對夢想的憧憬,轉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夢想與現實之間,或許橫亙著千山萬水,只有不懈的努力與堅持,才能架起通往夢想的橋樑。敢於夢想,更要敢於行動。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當下的每個選擇和努力,都是在為自己的未來描繪藍圖。只要願意邁出步伐,無論多小,都是向前的方向。
我們該如何擁抱未來
我曾問過AI一個問題“你會取代人類嗎?”它的回答非常智慧:將人工智慧與人類進行全面比較,並討論其是否能完全取代人類,是一個複雜且多維度的問題。
為什麼是“複雜且多維度”的呢?人工智慧在處理大資料、高速計算、執行重複性任務等方面擁有驚人能力。但我們也要看到,人性中的創造力、同理心、道德判斷等特質,仍是目前人工智慧難以企及的。
我們正身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這意味著必須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然而,單純依靠死記硬背和刷題的“做題家”思維,永遠無法超越人工智慧。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巧妙地把握機遇,既不迷失於技術的洪流,也不放棄人類智慧的光芒。希望你們能懷揣著對科技的敬畏,以好奇為帆、勇氣為舵、智慧為槳,以全面、包容的心態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上個月,在中山醫院智慧病房裡,有人記錄下了這樣一個場景:一位術後患者在病房走廊裡散步時,被一旁執行消毒任務的機器人吸引,並沒有注意到智慧輸液架亮起的補液提示。而責任護士透過智慧輸液系統和智慧預警系統遠端監測到這一情況,及時找到患者更換輸液,避免了潛在風險。這或許正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人類與科技的和諧共榮。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名譽院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樊嘉
特別宣告: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釋出,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資訊釋出平臺,如您認為釋出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