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陶思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11月9日,第三屆數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論壇在重慶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文、陳十一、阮勇斌等院士專家、相關領域代表共計300餘人與會,論壇以“數學賦能未來,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圍繞數學在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創新實踐和在量子計算、新材料研發、創新藥設計等未來前沿科技的應用前景進行深度研討。
“數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論壇”最早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文提議,2022年首屆論壇舉辦以來,一直致力於探索數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推動應用數學與相關交叉學科及多領域產業的融合發展、提升應用數學支撐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等問題。
11月9日,中國重慶·科學會堂,第三屆數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數學是科學的基礎,但跟企業創新的距離還比較遠,我們要透過成立新型研發機構,作為橋樑,發揮連結作用,來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企業創新。”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文在致辭中說,數學要解決企業的問題,光靠數學家是不夠的,而是要與其他領域專家合作,一起坐下來討論。數學家必須深入到企業裡面去跟企業一起把需求梳理好,逐步地把問題凝練好,一起來商量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在論壇上闡述了人工智慧與工業軟體之間無縫融合的必然趨勢,建議製造業企業家們要迎接新一輪人工智慧的曙光,打造面向未來的企業。他還強調,高校作為知識與創新的高地,在推動這一轉型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歐洲科學院院士、自然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金石在“科學與工程問題的量子計算”報告中重點介紹了其團隊的研究成果:“我們團隊發現並構造了一種新的方法——薛定諤化,就是在高一維的空間能夠把所有的線性微分方程都變成薛定諤型別的方程,就使得量子計算機可以求解更廣泛科學工程問題。”
中國在AI發展上有何優勢?中國科學院院士阮勇斌認為,AI三要素分別是計算力、演算法和資料,在計算力和演算法方面中國相對國際先進水平較為落後,現在的瓶頸是用於訓練更智慧模型的真實世界資料正在耗盡。中國有強大的工業基礎,應用場景廣泛豐富,很多資料都沉澱在這些應用場景裡,“在這些領域進行探究仍有大量資料可利用”。
“數學人要耐得住寂寞,企業和平臺之間要多交流,才能做好企業合作,摸清企業的需求。提出數學問題,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主任楊新民說出了眾多科研人員的心中所想。
當天下午,人工智慧+新材料計算分論壇、人工智慧+量化交易分論壇、“計算無界,智慧有源”北太天元產品釋出會三個不同領域平行分論壇相繼舉行。
據介紹,從計算機到人工智慧再到大資料,都離不開數學的支撐。它決定著一個地區創新體系的深度和厚度,對於推動前沿技術突破、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舉辦此次論壇,為量子計算、新材料研發、創新藥設計等未來前沿科技的數學應用搭建了一個高品質的交流平臺,有助於整合各方資源,加快西部(重慶)科學城在這些前沿領域的科研程序,提升科技競爭力。
本次論壇還集中展示釋出了五大科技創新成果。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慧研究院釋出自主研發的高效能分子動力學擬一體機-微著·NanoTitan、蛋白質設計通用大模型AccelProtein™、AI成藥性預測平臺(optADMET)、星辰量化投資分析平臺四款產品。北京大學重慶大資料研究院釋出自主研發的北太天元科學計算與系統模擬軟體。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