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宣佈,其全固態電池研發團隊已擴充至超過1000人,並在今年正式進入20Ah樣品試製階段。
寧德時代目前主攻的硫化物路線被視為固態電池技術的關鍵突破點。據知情人士透露,寧德時代的方案能將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相比現有電池提升超過40%。然而,儘管能量密度顯著提升,但充電速度和迴圈壽命等效能指標尚未達到預期水平,仍需進一步研發和最佳化。
全固態電池樣品試製的過程通常從1Ah的小容量樣品開始,逐步增大電池容量以驗證電池材料、單體效能和整體方案的可行性。在1Ah樣品階段,主要任務是檢測電池材料的效能優劣;而在10Ah樣品階段,則重點檢測電池的單體效能。進入20Ah樣品階段,意味著電池方案已經初步定型,並進入生產技術探索階段。
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在今年4月的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上表示,公司已建成10Ah全固態電池效能驗證平臺,並在正負極材料、工藝和製造裝置等方面取得了技術進展。如今,寧德時代進一步進入20Ah試製階段,這一階段的樣品如果能在安全和效能上取得突破,剩下的就主要是製造工程問題。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將固態電池研發進度分為9個等級,並透露公司目前處於等級4,目標是在2027年提高到7-8級,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小批次生產。這一時間線與豐田汽車、LG新能源、三星SDI等競爭對手相似,但曾毓群在今年9月的動力電池大會上表示,寧德時代的研究“領先一大步”,並罕見地高調宣稱“Second to none(首屈一指)”。
固態電池被業界視為鋰電池的終極形態,其能量密度上限遠超現有液態鋰電池。透過替換液態電解質為固態電解質,固態電池不僅能提升能量密度,還能提高電池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然而,固態電池的研發面臨諸多技術難題,包括正負極與固態電解質之間的接觸介面問題、鋰枝晶的沉積問題以及電解質材料的製備和成本等。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車
作者:AI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