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來自經濟日報,謝謝。
外電報導明年可望推出最輕薄的手機iPhone 17 Air(暫稱)、搭載A19晶片。法人看好,臺積電可望持續獨家操刀蘋果高階產品處理器,受惠大客戶持續技術推進,不僅3奈米家族產能續滿載,後續最先進2奈米產能2025年量產的首批產能也已被大客戶蘋果預定。
臺積電一貫不評論單一客戶與市場傳聞,蘋果也沒有評論相關訊息,外電再度報導,蘋果將採用臺積電2 奈米操刀iPhone 17 Pro 和17 Pro Max晶片,外傳將推出的iPhone 17 Air 的超薄機種則可能延續採用3奈米家族製程。
業界指出,蘋果在今年iPhone 16晶片全面升級擴大采用臺積電3奈米家族製程後,因應後續AI功能增強,已陸續規畫採用更先進製程,加上其餘非蘋客戶正面回饋,如英特爾Nova Lake平臺也將採用臺積電2奈米操刀,現在排隊至2026年,臺積電2奈米尚未量產就已經獲得超乎預期的市場需求。
先前業界已傳出,臺積電2奈米客戶群需求超乎預期強勁,相關擴充產能規畫也傳將匯入南科,以製程升級挪出空間。蘋果先前率先包下臺積電2奈米首批產能,非蘋應用客戶也因AI蓬勃發展而積極規劃採用,預估南科3奈米部分產線也可望轉做生產2奈米。
業界認為,臺積電2奈米產能建置包含竹科寶山可蓋四期、高雄二期。
聯電,變憐電?
聯電股價近來持續承壓,外資連22賣,週四(11/14)收盤跌至45元,市場對其是否“破底”表達高度關注。“億元教授”鄭廳宜,近日在《鈔錢布署》節目中指出聯電當前面臨的三大不利因素,針對聯電近期股價下行及後市展望進行了詳細分析。
外資週四(11/14)再度大幅賣超臺股,三大法人今日賣超363.32億元,外資更是連5賣,5個交易日累計賣超突破1158億元,引發市場關注。
聯電更因連續22日遭到外資賣超,近一個月累計賣超達60萬張,換算金額約290億元,對於市場投資信心造成一定衝擊。
聯電股價自今年6月58元高點一路下滑到45元,跌幅28.9%,跌破多條均線支撐,讓許多投資人憂心,手上的股票究竟該賣掉停損、還是趁低點多撿幾張攤平成本?
“億元教授”鄭廳宜,近日在《鈔錢布署》節目中針對聯電近期股價下行及後市展望進行了詳細分析,並指出聯電當前面臨的三大不利因素。他建議投資人選擇臺積電作為更穩定的投資標的。
聯電股價近來持續承壓,週四(11/14)收盤跌至45元,市場對其是否“破底”表達高度關注。
雖然聯電高層曾釋出信心喊話,表示今年及明年每股盈餘(EPS)均可望達到4元,有網友受高股息吸引,認為“如果聯電跌到3字頭,就要用搶的”,然而,鄭廳宜表示,聯電面臨三大不利因素,需謹慎看待其未來走勢。
首先,鄭廳宜指出,中國廠商的產能持續成長,包括中芯、晶合等企業已大幅增加產能,明年可能會透過價格讓步來獲取更多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聯電在成熟製程市場上遭遇“內外夾擊”。
第二個不利因素是,聯電原先預計處理的高階製程、CoWoS訂單已被臺積電接手。臺積電近期收購了一個專門進行CoWoS生產的廠房,直接將這部分訂單轉回自家,對聯電的業務發展構成壓力。
第三,川普提出打算對臺灣半導體產品徵收30%的保護性關稅,在這個舉措下,真正受傷的會是聯電、而不是臺積電。臺積電因具備轉嫁成本的優勢,受影響較小。
反之,聯電做的是成熟製程會跟英特爾強碰,且本身利潤率較低,面對可能的稅收負擔,衝擊會更為明顯。
臺灣晶片,創新高
受惠AI和高效能運算需求熱絡,中國臺灣當局昨(19)日釋出今年第3季製造業產值達5兆167億元,年增10.34%,為連三季正成長。
其中因12吋晶圓代工持續增產,第3季積體電路業產值攀升至1兆442億元,創下歷年單季新高紀錄,年增25.34%。
觀察佔比最大的資訊電子產業,經濟部指出,電子零元件業產值年增18.11%,其中積體電路業因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熱絡,產值寫下歷年單季新高。
至於面板及其元件業受大尺寸TFT-LCD面板需求走弱影響,產值1,395億元,年減4.26%;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品業受惠AI應用商機擴充套件,帶動伺服器等產品增產,產值增至5,308億元,續創歷年單季新高,年增43.46%。
傳統產業方面,經濟部統計,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基本金屬業雖受全球景氣復甦步調緩慢,及海外化學品產能開出、低價進口鋼品影響,產量減少,惟受惠產品價格上漲,推升產值分別年增5.06%、5.25%。
機械裝置業受惠新興科技應用擴充套件,帶動半導體生產用裝置及零元件持續增產,產值年增1.39%;汽車及其零件業產值年減11.16%,主因燃油小型轎車市場需求動能不佳,及汽車零件外銷訂單縮減,惟電動轎車持續增產,抵銷部分減幅。
當局指出,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今年第3季製造業生產指數98.95,年增12.96%,連續三季正成長。
當局表示,全球經貿成長動能仍然受到美中科技爭端、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惟隨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對國內半導體高階製程、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需求暢旺,加上年終消費旺季備貨需求挹注,可望帶動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續呈成長。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3952期內容,歡迎關注。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