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不依賴國外程式語言和作業系統核心等核心技術,HarmonyOS NEXT徹底脫離了安卓作業系統,因此,外界將HarmonyOS NEXT稱為純血鴻蒙。今年一季度,鴻蒙系統在國內市場的份額達到17.2%,首次超越iOS系統,成為僅次於安卓的第二大作業系統。
記者 |錢玉娟
圖源 |圖蟲創意
與Mate 60系列“未發先售”的銷售策略不同,Mate 70系列預熱半個月後,仍未公佈發售日。
與華為此前的所有手機不同,Mate 70系列將搭載華為HarmonyOS NEXT正式版,成為真正的鴻蒙手機。
HarmonyOS NEXT又名“鴻蒙星河版”,是HarmonyOS(下稱“鴻蒙系統”)的第5代。
2019年,華為將悄悄佈局研發數年的鴻蒙系統推至臺前,旨在打通手機、PC、智慧屏等各種智慧裝置,形成一個自主可控且統一的生態環境。
由於不依賴國外程式語言和作業系統核心等核心技術,HarmonyOS NEXT徹底脫離了安卓作業系統,因此,外界將HarmonyOS NEXT稱為純血鴻蒙。
華為終端BG董事長餘承東稱,純血鴻蒙打破了移動作業系統的兩極格局。
今年一季度,鴻蒙系統在國內市場的份額達到17.2%,首次超越蘋果iOS系統,成為僅次於安卓的第二大作業系統。
多年來,全球面向移動市場的作業系統被谷歌開源的安卓系統和蘋果閉源的iOS系統覆蓋,鴻蒙橫空出世,生態構建經歷了艱難的過程。
純血鴻蒙將於今年四季度正式投入商用,一些App、硬體廠商也為融入這個新的系統生態走出了“鴻蒙速度”。
記者從接近華為終端方面的人士處獲悉,目前純血鴻蒙的適配遠未完成,華為生態擴容任重道遠。
原生應用開發升溫
為相容大量安卓應用,不耽誤使用者使用手機,也不耽誤手機銷售,鴻蒙系統前四代產品的核心都是基於安卓系統開發的。
一位作業系統領域的生態專家認為,華為鴻蒙的前四代產品演進,為後期全棧自研的系統留出了充分的開發時間。
“純血鴻蒙和原來的鴻蒙,在技術框架體系、工具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羅婭稱。羅婭三年前加入當前業務部門,負責和國內各類學校展開合作,主要把鴻蒙的一些技術體系納入課程中,對學生進行相關訓練。
純血鴻蒙自6月末啟動Beta測試,至10月22日正式推出,累計迭代了15個大版本,過程中還伴隨眾多小版本更新。
華為官方披露的資訊顯示,已經上架的15000個鴻蒙原生應用及元服務中,很多保持著以天計的迭代速度。
6月18日上架初版鴻蒙應用的支付寶,累計迭代了33個版本,6月19日上架的淘寶更新了27個版本。比上述兩大應用更早上架初版鴻蒙應用的小紅書,截至10月17日共釋出了22個版本更新。
開發鴻蒙原生應用併為華為交付Beta版的應用廠商中,小紅書是2億以上MAU應用中的首家。
小紅書方面回覆經濟觀察網,鴻蒙系統讓開發者的開發程序更便捷,與安卓和iOS系統環境相比,一次開發多端適配等能力給應用帶來了更多場景的擴充套件。
“我們在手機樣式的基礎上,同時適配支援了華為摺疊屏、Pad在內的多端裝置。”小紅書社群前端負責人付正宗稱,把多裝置適配作為鴻蒙應用的切入點,與當前市場裝置多樣化、萬物互聯的趨勢有關,未來服務搭載的裝置不再侷限於手機,還可能是更大螢幕的裝置,包括摺疊屏、平板、智慧屏等。
硬體生態價值臨考
華為10月末曾披露,支援鴻蒙系統的裝置數量已超過10億,註冊開發者675萬。同時,為加快純血鴻蒙的技術研發和迭代速度,華為還和全國超過300所高校展開合作。
不過,並非所有廠商都會毫不猶豫地湧入鴻蒙的浪潮中。
一個與華為在智慧家庭方向合作超6年的硬體廠商當下選擇觀望,他想觀察Mate 70系列發售之後的市場反饋。
硬體廠商想要融入鴻蒙生態,要以OpenHarmony(下稱“開源鴻蒙”)為底座進行裝置開發。從開源鴻蒙社群披露的資料看,今年10月,實現鴻蒙系統的效能並透過相容性測評的產品數量達到822款,涉及298個廠家。
這一數字還不足以吸引前述硬體廠商,他覺得,華為的品牌賦能不是首先考慮的因素,銷量才是首要目標。
中智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周軍理解上述硬體廠商的態度。他認為,App軟體廠商與華為合作,將手機作為入口,預裝軟體的規模會非常大,使用者使用App產生的商業利益,最終也可以回到軟體廠商。硬體廠商則有所不同,只能靠銷售硬體賺錢,華為也做硬體,硬體廠商接入鴻蒙系統,商業利益如何保證呢?
當前,鴻蒙系統和安卓、iOS兩大系統生態開發者動輒超2000萬規模相較,差距明顯。
鴻蒙系統必須要做大生態,但考驗它的是,如何平衡軟體平臺和硬體生態的發展。
在上述接近華為終端的人士看來,拓展鴻蒙生態必須要“兩條腿走路”,華為內部對軟體平臺與硬體生態的佈局沒有先後之分。
目前,不只是華為在推鴻蒙系統生態。在周軍看來,小米的“人車家”生態也是以手機的主流作業系統為基礎,擴充套件到自駕系統和智慧家庭領域。
周軍認為,目前已有海爾、格力、美的等大型硬體廠商湧入鴻蒙系統生態,但相較軟體廠商跑出的“鴻蒙速度”,華為要打動更多中小型硬體廠商,仍需一定的時間。
即便是與華為合作多年的硬體廠商,融入新系統生態也不會像軟體應用那麼迅速。周軍分析,鴻蒙系統對硬體應用場景的打造,華為一定程度上也做成了閉環的模式,這也是不少硬體廠商對加入鴻蒙生態糾結的原因。
生態擴容進行時
“鴻蒙不爭利、不設限、不停步。”這是華為對內對外強調的理念。
華為決定每年投入超60億元培育開發者。23歲的馬來西亞籍大學生JChew喜歡利用開原始碼進行應用開發。2020年,他在線上觀看了鴻蒙2.0釋出會後,加入開源鴻蒙社群進行開發學習。
令JChew沒想到的是,華為為純血鴻蒙推出了自研的程式語言倉頡。他認為,這比過去傳統的開發語言更適用於人工智慧、大資料處理等新興技術場景的需要。
IT培訓領域也抓住了這個作業系統從無到有、迭代演變的機會視窗,不少機構開展了鴻蒙技術、學習考證等相關培訓。
羅婭認為,她做的事情與其他商業機構不同,中軟國際作為參與華為鴻蒙和開源鴻蒙系統及應用研發工作的平臺,旗下教育板塊的目標是在鴻蒙科研產教融合基礎上,擴增培養鴻蒙人才,進一步推動校園的數智化轉型。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於今年10月末啟動了鴻蒙數字技能人才專項培訓計劃。福州市、惠州市等還發布了相關政策指引,鼓勵當地企業參與融入開源鴻蒙生態。
鴻蒙系統要與電視機、汽車、廚電等更多裝置關聯,需要軟通動力這樣的第三方服務商與海爾、比亞迪、美的等廠商進行軟體定製的溝通、開發等。
一位軟通動力內部人士透露,他的目標是拓展年產值在百億元規模的廠商。
“華為對鴻蒙的定位不只是替代安卓。”上述軟通動力內部人士指出,鴻蒙系統在迭代程序中,也出現過一些技術上的修改,但目標始終是成為萬物互聯、全場景、分散式的作業系統。
被稱為“鴻蒙之父”的王成錄,如今擔任深圳開鴻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CEO,他的團隊透過為各行業企業提供基礎軟體服務,與華為進行開源鴻蒙生態的共建。
王成錄日前接受了央視《面對面》的採訪,他在談及當下鴻蒙生態構建工作時表示:“取代安卓是鴻蒙價值的5%都不到,我們還有更大的95%的價值。”
周軍發現,華為與上下游廠商的目標都很明確,鴻蒙系統要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主流作業系統之一。只是,生態擴容仍是當前的現實問題。
The END
微訊號 |eeojjgcw
新浪微博 |@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