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生產許多不同種類的處理器,但 RISC-V初創公司Ubitium表示,他們正在開發一種可以統領所有處理器的單一架構。
Ubitium今年首次公開亮相,宣佈正在研發基於“負載無關微架構”(workload-agnostic microarchitecture)的通用處理器(Universal Processor)。
“我們的通用處理器整合了CPU、GPU、DSP、FPGA的功能於一體——一個晶片,一個架構。這不是漸進式的改進,而是正規化的轉變。這正是AI時代所需的處理器架構,”Ubitium執行長Hyun Shin Cho表示。
這款通用處理器基於傳統用於CPU的RISC-V架構。然而,與AMD的MI300A或的Grace-Hopper超級晶片這類將CPU和GPU晶片整合到一個封裝中的產品不同,Ubitium聲稱其通用處理器的所有電晶體都可以重複利用,無需像CPU和GPU那樣的“專用核心”。
從概念上講,Ubitium的RISC-V處理器聽起來有些類似FPGA(),它可以透過重新程式設計來改變功能,有時也被稱為硬體模擬。然而,儘管FPGA在效能、效率和價值等方面往往不及專用晶片,Ubitium表示其通用處理器將會“更小、更節能,並且顯著降低成本”。
Ubitium的通用處理器開發團隊由一些資深半導體專家組成,他們曾在英特爾、英偉達、德州儀器等公司工作過,還包括來自PACT XPP Technologies等小型晶片公司的成員。順便提及,PACT專注於FPGA和平行計算,並曾多次參與針對英特爾和Xilinx(現為AMD一部分)的專利訴訟。
儘管Ubitium團隊擁有豐富的技術和經驗,但他們的資金並不充裕。目前,公司已籌集到370萬美元,計劃用於開發原型和建立開發套件,為2026年的通用處理器釋出做準備。
儘管370萬美元不是一個小數目,但顯然遠不足以支援Ubitium完成這款“突破性”晶片的開發。通常,要讓晶片進入流片階段(生產首批樣品),成本通常需要數億美元。憑藉370萬美元,Ubitium可以利用諸如Verilog這樣的硬體描述語言設計其架構,並透過FPGA進行功能驗證測試。但在某個階段,Ubitium必然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援才能將通用處理器推向市場。
即便資金充足,想在2026年實現釋出仍然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像AMD、英特爾或蘋果這樣的行業巨頭研發的傳統微架構通常需要數年時間;要在短短兩年內推出一個“顛覆”行業的架構,無疑難度極高。
此外,Ubitium並不僅僅專注於單一晶片,還計劃打造一整套基於相同微架構和軟體棧的晶片組合。這些晶片將涵蓋從“小型嵌入式裝置”(類似於AMD的Ryzen嵌入式CPU)到“高效能計算系統”,以競爭業內最快、最大型的處理器。
需要注意的是,Ubitium並不是2024年第一家聲稱要以少量資金顛覆半導體行業的初創公司。今年早些時候,Flow Computing宣佈正在研發一種並行處理單元 PPU(參考閱讀:),據稱可以透過重寫軟體使CPU效能提高百倍。然而,Flow的PPU聽起來更像GPU,就像Ubitium的通用處理器聽起來更像FPGA一樣。
歡迎掃碼報名參加(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