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 AI 生成
本文編號 241121
全文共有 44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今天的推送,想跟大家分享4個很常見、又很隱蔽的壞習慣。
之所以隱蔽,是因為它們都高度依賴於大腦的底層原理,潛藏在我們的意識層面之下,難以被我們意識和覺察到。
但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它們會對我們的心智和思維產生影響,拖累我們成長的腳步。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你一點啟發。
1. 資訊劣化
你一定聽說過一句話:「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
但我想告訴你的是:其實不需要一千遍,幾遍就可以了。
我在《開啟心智》中提到過一個效應:認知流暢性。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一個虛假的資訊,只要在我們面前多出現幾次,我們就會慢慢失去對它的警惕性,更容易無意識地接受它。
為什麼呢?原因在於:大腦的底層需求是節能。任何一條假資訊,當它以新資訊的面貌出現時,大腦會產生一個警覺的訊號,要求我們詳細檢查它,以判斷如何把它容納進我們的「預測框架」裡。
但一旦它第二次、第三次出現,由於它已經從一個新資訊變成了舊資訊,大腦分配給它的資源就會急劇減少 —— 這是很合理的,如果對所有資訊都分配充足資源去分析的話,大腦很快就不堪重負了。
這樣一來就導致:一條資訊只要多出現幾次,大腦對它的熟悉感會提高,而警惕性會降低。我們會大致記得有這回事,但不會刻意地去思考和分析它。
這時,只要出現跟它密切相關的場景,它就很容易被我們下意識地想起來,被我們呼叫、採納,用來處理問題。
一旦走到了這一步,它就已經從一條外在的資訊,被我們內化,變成了我們立場和觀點的一部分。
這就更難擺脫它了。因為一切試圖對它進行甄別和剖析的行為,都會被我們下意識的防禦機制擋在外面,難以穿透。
綜上所述,讓大腦相信一條假資訊的過程,需要幾步呢?只需要三步:
1)當它第一次出現時,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
2)多次出現在我們面前,大概三到五次即可,讓我們記住它;
3)在我們記住它之後,再出現類似的場景,讓我們能夠去呼叫它。
所以,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從浩如煙海的資訊中準確地識別出假資訊、並把它排除在腦海之外,你實際上只有一次機會:那就是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
一旦你錯過了這次機會,它就會混入大量的其他資訊裡面,更難以被發現和篩選出來了。
因此,我們強調「批判性思維」,其實也就是這麼一個道理:當我們看到一條自己關心的資訊時,儘量先去判斷它的可靠性,判斷自己是否要採納它、接受它,避免被虛假資訊「汙染」我們的認知。
關於批判性思維的內容汗牛充棟,也不是幾篇文章能講清楚的,這裡分享幾條我自己在用的小技巧。
1)判斷事實和出處:
這條資訊提供的事實有沒有證據?這個證據有沒有較為可靠的出處?有沒有提供可以查證的方式?
2)判斷視角和立場:
這條資訊是否只站在某個立場上,為某種觀點辯護,只提供單一視角?還是能夠儘量提供更全面的視角?
3)判斷目的和結果:
這條資訊是能夠幫你更好地做出判斷、變得更冷靜,還是旨在煽動你的情緒、挑動和引起對立?
這三條技巧,未必能夠幫你100%判斷所有資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一定能幫你對存疑的資訊打一個問號,保持對它的警覺,避免下意識的盲從和盲信。
2. 思維鈍化
我經常看到,不少人有這麼一個習慣:看到一個新的知識點時,總會下意識地說:這不就是 XXXX 嗎?
這裡的 XXXX,往往是某個已經知道的知識點。他們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維習慣:每當接觸到一個新事物,總是會從已經知道的舊事物裡面,去找到一個最接近的物件,然後把兩者等同到一起。
這就叫思維鈍化。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作「認知風格」,它可以分為思維鈍化和思維銳化。
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當你面對一個新資訊時,鈍化,意味著你更喜歡放大它跟舊資訊的相似性,把它歸為舊資訊的一類;而銳化,則意味著你更容易關注到它的差異性,更傾向把它從相似的事物裡面區分出來。
心理學家 Harry Morgan 發現:跟習慣鈍化的人相比,銳化的人對新知識往往會有更準確的理解,並且能夠更好地把新資訊跟舊資訊聯絡起來。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知識的編碼和儲存更有序。
反過來,習慣鈍化的人,往往把知識的特徵雜亂無章地混合在一起,對知識的儲存更無序。他們通常過度簡化了知識的關鍵特徵,忽略相似但不相同的事物的區別,這導致他們在提取知識時會非常模糊。
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導致這樣的後果:
這個方法在別人那裡很好用,但為什麼到了我手上就不靈了?
這個道理看起來很簡單啊,為什麼他們能思考得這麼深刻?
同樣接觸過這些東西,為什麼別人能舉一反三,用來解決實際問題,我就完全想不到?
原因就在於:思維鈍化的人,並沒有真的去掌握和內化新的知識,而是把它們簡化、壓縮了。它看起來能夠節約大腦的儲存空間,但實際上並沒有真的被消化。
可能有人會說:學習不就是要舉一反三、要將新知識跟舊知識聯絡起來嗎?是的,但這裡有一個本質的區別:思維鈍化,是把 A 和 B 等同起來,問自己「這個 B 不就是 A 嗎?」
而真正有效的聯絡是這樣:A 和 B 有什麼樣的關係?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不同點又是什麼,分別適用於什麼場景、解釋什麼問題?
這就是一種思維銳化的表現:不是停留在「它像什麼」,而是進一步去審視和追問「它究竟是什麼」。
這背後的原理很簡單:思維銳化,意味著你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去真正理解一個知識點,那麼大腦就會更牢固地記住對它的理解,從而更加精確地把它放入對應的框架裡。
而鈍化,其實是一種偷懶的表現,它企圖用更少的資源耗用去得到更好的效果 —— 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這樣都只會適得其反。
所以,下一次當你下意識地問「這不就是XXXX」時,請注意到這一點,並把它替換成「它跟XXXX有什麼不同?」
這才能讓你真正地學到東西。
3. 負向強化
大腦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原理:我們對任何事物的行為和反應,其實都在塑造著對它的認知。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當你看到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你點贊、留言、轉發,意味著什麼呢?僅僅只是告訴別人「我喜歡這篇文章」嗎?
其實不僅如此。這個行為更深層的含義是:它給了大腦一個訊號,要求大腦強化一個信念:我喜歡這樣的文章。
打個比方,你先前對它的喜愛程度可能是50,點贊之後,它會變成51,再次看到類似的東西、再點贊,就變成52……以此類推。
也就是說:我們對不同事物的態度,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決定好的,而是藉由我們一次次的行為,被不斷塑造和完善的。
大腦的本質是一臺貝葉斯機器。它對世界會有一個初始的模型,然後,隨著我們一次次的行為、判斷和決策,不斷調整這個內在的模型,讓它變得更完善、更準確。
所以,我們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某幾個重大的決定左右的,而是由每一天那些細微而重複的行為來決定的。
但許多人最常犯的誤區就是:明明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想要成為的方向,但日常生活中依然遵循著習慣在行動,而這些習慣,又跟自己的方向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比如:明明想成為一個行動力爆表的人,但每天連起床都要掙扎大半天;
想成為一個深度思考的人,但閒暇時候都在刷短影片和資訊流;
想成為一個決策果斷的人,但日常口頭禪永遠都是「隨便」「都行」……
這相當於在負向強化大腦,讓大腦朝自己不想要的方向前進。怎麼可能成功呢?
就像我經常舉的例子:許多容易焦慮的人,很容易陷入這麼一個惡性迴圈裡面:
因為容易焦慮,所以容易產生不安全感;
因為感到不安全,所以總會下意識地掃描周圍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威脅,一定要考慮到最壞的情況;
於是,更容易對這些不確定的最壞情況感到恐懼,這就又產生了焦慮……
這同樣是一個負向強化的過程:因為害怕焦慮,所以希望提高可控性來讓自己不焦慮,結果由於發現許多事物不可控,反而提升了自己的焦慮。
要改變這種狀態,你需要的,是把負向強化轉變成正向強化。
舉個例子:你想成為一個平和、從容、淡定的人,其實只需要做這麼一件小小的事情:
當你跟別人爭論的時候,如果你想發火、想吵架、想陰陽怪氣、想罵人……試著先停下來,深呼吸4次,等待10秒鐘,然後儘量平和地、友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個行為不在於說服別人,更不在於跟別人爭個輸贏,它的意義是:告訴大腦,我想成為一個平和從容的人,請將我的性格和情緒反應,往「平和從容」這個方向撥動一下。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努力按照對應的模式去生活。儘管你的生活方式離「想要的樣子」可能還有一點距離,但你每天所做出的行為、習慣、判斷,都是在推動著大腦,讓大腦離它更近一步。
把負向強化轉變成正向強化,把生活中的每一次行為,看作鍛鍊和強化大腦的機會,你才能真正有效地做出改變。
4. 自我弱化
許多人之所以喜歡拖延,其實可能是出自一個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原因:為了把事情搞砸。
乍一看,你可能會覺得很離譜:這怎麼可能呢?有誰願意把事情搞砸?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很常見但又很隱蔽的心理機制。它的原理是這樣的:
有一件事情,我覺得我應該把它做好,我也必須把它做好,但實際上我沒有信心做好它,那麼,我就會下意識地拖延它。
這樣一來,只要我們一直不去做,我們就能夠自我安慰「我是能把它做好的,我只是現在還沒去做而已」;
同樣,如果我們把它拖延到最後一刻才匆忙解決掉,導致它完成得不是很好,我們也可以自我安慰:「我原本是可以把它做好的,只是因為沒時間了」。
再比如:我們有一個想法、點子、計劃,但一直沒有去行動,最深層的原因可能是:只要不去真的行動,我們就能一直保持一種美好的幻覺:「我是有能力的,只要我去做,就能把它做好。」
而一旦真的採取行動,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障礙,發現自己過度樂觀估計了,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優秀……這種美好的幻覺瞬間就會破滅。我們會意識到: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有能力。
這種機制,就叫作「自我妨礙」,它事實上就是一種自我弱化:為了避免「我能做好」的想象破滅,寧願自己弱化自己,讓它做得沒那麼好,來維護「我能做好」的自我認知和信念。
它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說白了,就是對自我的過高期望和過度自信。這種自信並非建立在實際的能力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我應該能做到」的想象上。
我們是先有意無意地建造出了一個理想的、完美的自我認知,再為了維護這個自我認知,不惜去把事情搞砸。
本質上,我們缺乏接受自我的勇氣,不敢去接受那個真實的、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出色的自己,害怕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被破壞,害怕自己的真實水平暴露在別人面前,害怕直面理想與現實的心理落差。
但是,維持著這麼一個虛假的自我形象,有任何意義嗎?其實沒有。我們什麼都沒有得到、什麼都沒有做成,只是在內心上讓自己感覺更好受了一點而已。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是放下對自己過度的期待和「偶像包袱」,告訴自己:生命很長,我們永遠有成長的機會,現在做得好不好並不能說明什麼,但現在倘若不全力以赴,那就是白白浪費了一次成長的機會。
一旦你把目光從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抽離出來,拔高,去關注三年、五年、十年,關注更長遠的未來,你會發現:這些當下自己覺得無法放手的得失,其實也不過是漫長人生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而已。
因此,不妨把每一次抉擇,都看作是一次訓練自己、讓自己保持成長的機會。你去逃避,就相當於放棄了一次成長。
這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 閒聊時刻 ——
簡單總結一下今天的文章:
習慣1:資訊劣化。多次重複接收假資訊,你就會不知不覺地相信它。
破解策略:用批判性思維,在第一次見到時審視和質疑它。
習慣2:思維鈍化。習慣性將新知識和舊知識混為一談,容易產生錯誤認知。
破解策略:關注不同的地方,而不是相同的地方。
習慣3:負向強化。日常行為跟想要的方向不一致,會導致你事倍功半。
破解策略:注意每一個細小的行為,把它作為訓練大腦的機會。
習慣4:自我弱化。為了維護過高的自我形象,導致下意識的拖延和迴避。
破解策略:面對和接納真實的自己,把每一次行動看作成長的機會。
一個小小的學以致用: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不妨轉發分享 一下, 給大腦一個正向強化的資訊,告訴大腦「我喜歡這樣的文章,多來點」。: )
謝謝你的喜愛~
歡迎你分享,留言,在看
以及,歡迎將我星標
這樣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我的推送喔
這是近期的其他文章:
THE END
- 晚 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