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深度求索推出的AI智慧助手DeepSeek爆火,成為全網熱議的焦點。
目前,DeepSeek研發團隊暫未對外公佈營收資料。DeepSeek賺不賺錢還不清楚,但有人已經透過“DeepSeek培訓課”賺錢。
DeepSeek花式培訓課湧現,有人賣課幾天收入超5萬
隨著DeepSeek的熱度飆升,一種“教你用DeepSeek年入百萬”的課程也在各大社交平臺、電商和知識付費平臺上悄然興起。
據潮新聞報道,目前市面上的DeepSeek課程售價幾十元到千元不等,主要分兩類:一類是面向普通使用者的基礎操作教學,包括賬號註冊、提示詞輸入、內容最佳化等,另一類則針對程式設計師群體,稱可以深入到程式設計、本地部署、自動化內容生產等專業應用領域,會提供大量與職業需求緊密相關的專業知識。
相關課程售價幾十元到千元 某平臺截圖
在平臺上,DeepSeek培訓課內容五花八門,售價從幾毛錢到幾百元不等,如低至0.9元的“DeepSeek安裝教程”,還有售價達699元的“用DeepSeek做自媒體”課程。
小紅書截圖
在某電商平臺上,有店家售賣DeepSeek-R1本地部署教程,價格從17.5元起。在某短影片平臺商品欄目內,以“DeepSeek”為關鍵詞搜尋,售賣的各種各樣的DeepSeek使用教程,價格大都在20元左右。
此外,關於Deepseek使用教程的帖子、文章也層出不窮,例如《普通人如何靠DeepSeek,一年多賺100萬?你也可以做到!(附 DeepSeek 使用教程落地手冊)》《DeepSeek搞錢,兩天賣了65940元》等等。
然而,記者也發現,有的教程內容重複,“換湯不換藥”,有的甚至存在誤導性資訊,在文章的最後,往往會附上付費社群連結,或私人賬號二維碼。記者嘗試新增賬號,很快就被拉進社群,這些群聊中充斥著高價課程廣告和AI工具推銷,真正涉及技術探討的內容寥寥無幾。
據紅星新聞報道,一位知識星球創作者於2月5日釋出動態稱:“DeepSeek課堂已經超過1300人,只需39.9元”。該課程名為“DeepSeek公眾號爆文生產課”,宣稱用DeepSeek幫你解決寫作痛點。按其所說的估算,短短几天,此門課程的收入已超5萬元。
有人認為是“割韭菜”,有人受益
據潮新聞報道,小李是一名自由職業者,春節期間他參加了一場免費的DeepSeek直播課,但是發現課程內容空洞,大部分時間都在推銷2980元的高價課程。“主播一直在說‘報名高階班才能學到真東西’,感覺就是為了賣課。”小李告訴記者,有些主播將使用者引到私域,本質上是再透過其他方式賺錢。
張女士覺得自己被“割韭菜”了。她告訴記者,自己花了99元買了DeepSeek變現課,本以為能學到一些獨家的賺錢技巧,但學完後發現課程內容大多是DeepSeek的基礎操作,比如如何註冊賬號、如何使用基礎功能等。“這些內容網上都能免費找到,根本不需要花這麼多錢。”張女士無奈地說。
不過也有使用者從中獲益。從事文案工作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去年12月她購買了一款售價499元的“DeepSeek寫作變現課”,課程主要教如何用DeepSeek生成高質量文案,並透過接單平臺賺錢。“學完後,我確實接到了一些商單,比如公眾號推文、廣告文案等,上個月增收兩三千。”但陳女士表示,課程內容有一定實用性,但需要自己花時間摸索和實踐。
有應用課程售價高達1999元
業內人士:純屬“割韭菜”
據上游新聞報道,這類也有價格高的,針對程式設計師等專業人員的教學課程售價就很高,如某平臺售賣的“DeepSeek+ollama+dify搭建本地知識庫服務”售價則為100元起,“本地部署DeepSeek+LM Studio+Chatbox”售價159元。
DeepSeek和其他應用跨界結合使用教程則更貴。在某短影片平臺商品欄目,“DeepSeek+小紅書電商玩法”售價高達599元,“一人公司方法論+DeepSeek”售價更是高達1999元。
所謂的DeepSeek本地部署教程又是什麼東西呢?
據上游新聞報道,慧貿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從事手機應用開發的李立傑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由於DeepSeek是開源的,所謂的本地部署就是指將DeepSeek的模型或服務部署在使用者自己的本地伺服器或裝置上,而不是透過雲端API呼叫。好處是隱私性更高,資料也更安全。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花17.5元購買了DeepSeek本地部署教程。完成支付後,店家客服立即發來一個網盤連結和提取碼。開啟網盤,記者發現,主要包括安裝檔案、影片教程和大模型三部分。其中影片教程就有4個,對於一般電腦知識匱乏的網友來講,看完影片也難以完成自主安裝。就此,上游新聞記者諮詢店家客服,客服表示,想要店家提供一對一的人工安裝服務,需要再支付40元。
記者購買本地部署教程。
完成本地部署後,體驗如何呢?已自主完成DeepSeek本地部署的戴先生表示:“體驗很不好。”戴先生表示,要完成本地部署,首先對電腦的配置要求就很高,需要高效能GPU來支援模型的執行。戴先生的電腦屬於中等配置,能打《黑悟空》,但在執行模型時,仍然出現反應慢、卡頓等現象。
記者看到,戴先生以“從廣東自駕回重慶,7天內的行程安排,給我一個比較充裕的路書安排”為指令測試,本地部署模式下,生成結果足足花了5分鐘,而在DeepSeek應用上,只花了1分鐘。在戴先生看來,個人使用者跟風在網上購買本地部署教程,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就是被‘割韭菜’。”
完成本地部署後,戴先生進行測試。圖/上游新聞
售價1999元的“一人公司方法論+DeepSeek”又是什麼課程?記者就此諮詢了售賣該產品的客服,客服稱是網課,“已拍課的朋友,請您查收簡訊,點選連結內‘領取課程’開始學習,點選‘聯絡xx’進入班級社群。”
至於具體內容,客服建議記者看課程詳情。教程介紹上,先介紹了“導師”:擅長“一人公司”方法論+AI槓桿,小而美輕創業模式實戰派,擅長自然流打法,2024年直播教培榜第3名職場轉型,有效指導素人博主8000+,差異化案例豐富,穿越週期,有平臺思維,懂流量變現。
李立傑說,這種主要是利用DeepSeek的噱頭,博取流量,從而賣課,課程本身可能和DeepSeek關係並不密切。宣傳DeepSeek在各種賽道上“無腦賺錢”的行為基本都是“割韭菜”。
專家:理性看待AI紅利
據潮新聞報道,浙江省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浙江大學智慧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張旭光表示:“這和Open AI剛火時的套路如出一轍——把舊教程換個標題,就成了‘DeepSeek變現秘籍’。”他分析,DeepSeek因中文處理能力突出、推理能力強、價效比高且開源免費使用,確實降低了AI應用門檻,但多數課程僅停留在工具使用層面,缺乏應用深度和創新性。
“AI應用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日常問答,普通使用者自學即可;第二層是垂直領域基礎應用,比如寫文案、做表格等等;第三層是專業應用場景深度開發,比如醫療問診、金融分析等等,這需要‘蒸餾技術’及私域資料訓練對應用AI大模型二次訓練。”張旭光認為,在特定領域的應用需要專業的訓練和指導,這類收費是合理的。目前市面課程為了吸引使用者,承諾“月入過萬”“輕鬆變現”等,則存在誇大宣傳之嫌。
張旭光特別提醒消費者,使用者需要保持理性,不要被“一夜暴富”的噱頭迷惑。此外,購買課程前,可以檢視其他使用者的評價和反饋,瞭解課程的真實含金量。儘量選擇有資質、口碑好的平臺或機構購買課程,避免被“割韭菜”。
來源丨21財經客戶端、潮新聞、上游新聞、紅星新聞
如果說2023年是生成式AI元年,那麼2024年及之後更長的時間則是AI大模型的應用落地爆發週期,AI大模型從技術浪漫走向產業應用,推動生產效率提升、業務場景拓展與增長。
面向未來的產業探索之路,不僅需要指南針,企業更需要導航儀,“摸著石頭過河”遠不如摸著“先行者經驗”過河來得穩健。正因為如此,《啟用:AI大潮下的新質生產力》收錄了招商局、李寧、百果園、邁瑞醫療、廣汽、新希望等行業領頭羊,以及萬控智造、深度智控、潯興拉鍊等產業賽道冠軍企業,覆蓋遍佈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多個領域,體系化呈現各行各業如何以數智技術啟用新質生產力,向“數字化”尋動能,向“智慧化”要增長。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21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