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國微這家公司,在人工智慧AI這麼火爆的情況下,似乎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去年優秀的半導體公司,業績基本上都表現比較好,去年的年末我也著重講過幾家。
其實釋出2024年的業績預告比較積極,1月14號就釋出了,我也一直認為紫光國微是一家優秀的半導體公司。
但是紫光國微又是半導體上市公司裡面最特殊的,所以今天單獨拿出來講。
紫光國微特殊的地方有兩點,第一點當然是他的背景,第二點是他的業務。
如果不清楚紫光的背景,就無法理解紫光的戰略佈局和現狀,我之前詳細講過這個過程,大概再提一下主脈絡。
當年清華大學研發出了計算機,所以成立了“清華同方”這家公司,剛成立只過了短短三天時間,1997年的6月,清華同方就光速上市了。
當時的清華同方和北京大學的北大方正,還有中科院的,被稱為網際網路界的三巨頭。
後來清華同方研發出第二代身份證的晶片,為了運作這個專案,就成立了新公司“同方微電子”。
隨著卡片時代的來臨,比如銀行卡、社保卡、交通卡等等很多卡片,都需要安全晶片,所以同方的業務越做越大。
2010年的時候,同方微電子收購了當時鼎鼎有名的“晶源電子”,也是一家上市公司,收購之後就改名為“同方國芯”,名字很霸氣。
不過到了2012年,“同方國芯”又反向收購了“同方微電子”,不僅如此,接下來的幾年,又收購了多家非常優秀的半導體公司。
比如當時的“深圳國微電子”,還有極其厲害的“西安華芯”,這個“西安華芯”是當時全球儲存器巨頭“奇夢達”在2008年破產後的一部分遺產。
到了2018年,收購回來的眾多資產,都消化得差不多了,所以再次改名為“紫光國微”,同時擁有了晶片、儲存器和雲服務這三大產業。
從這個發展歷程可以看出,紫光國微的背景至少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從開始到現在都是國家的,另一個是客戶也是國家,或者深度相關。
有點類似國電南瑞,國電南瑞是電網孵化出來的,客戶主要也是電網,一家親。
然後來看紫光國微的業務。
貢獻業績的主要就是特種積體電路和智慧卡晶片這兩個業務。
特種積體電路既然多了“特種”兩個字,當然就是特殊用途或者特殊種類,跟普通的不一樣,至於智慧卡晶片,其實主要就是安全晶片。
公司對這兩個業務的介紹是這樣的。
特種積體電路業務裡面的處理器、儲存器啥的,這些大家都懂,但是ASIC是啥玩意,可能很多人不清楚。
其實ASIC也是AI晶片的一種,AI晶片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GPU、CPU、ASIC、FPGA。
前兩種大家都知道,GPU和CPU是通用型晶片,GPU圖形功能強大,CPU算力功能強大,這兩種也是目前需求最大的。
而ASIC是一種定製化AI晶片,也就是它的演算法是根據某個應用場景固定的,好處就是能夠在該場景下,把算力發揮到極致,效率非常高,而且能耗還很低,成本也很低。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功能固化,換個應用場景就沒用。
不過優勢實在太大,所以2024年的ASIC晶片需求非常火爆,某些機構預測2027年後,ASIC晶片甚至會和GPU平起平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狀呢?
因為我們的人工智慧AI主要分為兩個環節,一個是訓練,另一個是執行和推理。
這兩年因為AI才剛起步,都處於訓練階段,訓練就是學習,而2024年是一道分水嶺,第一階段的基礎訓練差不多已經完成了,所以現在紛紛開始落地到應用端。
應用端當然就是執行推理任務,相對訓練期亂七八糟的各種知識,推理就要固化很多,所以ASIC晶片就被帶火了。
ASIC的推理效率和速度,都遠高於GPU,不過準確率低一點,但是在低成本面前,從商業角度來說,無疑都會選擇ASIC晶片。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ASIC市場這麼好,為什麼紫光國微2024年的表現這麼差?
上圖是紫光國微2024年的業績快報,核心財務指標通通大幅度下滑。
問題就出在“定製”兩個字上,ASIC表現好的是AI定製晶片,是大模型定製,所以你看“博通”都發財了,2024年AI業務翻了2倍,營收高達120億美元。
我們的華為也有這個業務,ASIC肯定也賺了很多錢。
可是紫光國微的ASIC定製,主要是通訊、政務等等,並不是AI領域,所以那些在AI產業鏈上的公司,很多業績表現都不錯,紫光確實下滑的。
其實不只是紫光國微,做ASIC定製的公司挺多的,就比如智慧家庭,基本上採用的也是ASIC晶片,還有海康威視這些做安防的,也是用的ASIC晶片。
但是偏偏這些行業表現都不好,所以不只是紫光表現不好,其他的我就不點名了。
而且因為整個經濟環境的問題,紫光國微的利潤空間這兩年也被壓縮得厲害。
上圖是紫光近五年的毛利率和淨利率表現,2022年達到頂峰後,就連續下降了2年,2024年三季報的毛利率降到了56.8%,淨利率降到了23.8%。
其實智慧卡晶片的毛利率表現是不錯的,2023年還做到了46%,相比前些年差不多翻倍了。
但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畢竟是特種積體電路,所以對利潤的影響更大。
2020年的時候,紫光的特種積體電路毛利率高達近80%,到2023年降到了73%,2024年估計又下降了。
其實70%以上的毛利率,這放在整個A股,都是盈利能力很強的,這也是特種行業和定製化的好處。
只是畢竟是下降了,所以會一定程度的影響業績。
而且目前似乎依然不樂觀,紫光國微的訂單急劇減少了。
上圖是紫光國微近幾年的合同負債,2024年三季報已經下降到2.5億,只有巔峰時期的三分之一。
所以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都不會很好,沒辦法,特殊部門也缺錢。
但是也不要覺得紫光國微不優秀,人家的背景擺在那,技術實力也是非常強的,每年十幾個億的研發投入並不小氣。
哪天經濟沒這麼緊張了,特種行業又會需求大增,現在紫光國微作為一家人,一起共患難,那個時候就同享富貴了。
任何一家公司,財務報表只是賬面數字,必須要清楚內在的邏輯,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不管是買還是賣,才能不慌。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