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張崇珍
2024元月14日,【珍跡留緣】中國羅山第一群新年第二次登高,還是大羅山。這次的路線是雲動石穿越二師兄環線,全程8.5公里。
早上八點半,七十多位珍跡留緣隊友從永中街道劉宅村起步,不過不是路邊的將軍巖步道,而是沿著山邊繼續往裡面走一百餘米,這裡另有一條登山路徑。
拾級而上,山路左側一角有趣石,名“羅山美少女”。這石頭最早是我們的隊友“祥”在20天前一個人爬山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
羅山美少女,有著飄逸的長髮,頭髮上面還有溫州五馬街買的髮夾,扎著顯眼的蝴蝶結。再看那眼睛,那鼻子,那害羞的神態,完全就是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
山路蜿蜒曲折,前方叢林間有鱷魚石,那神態活靈活現,令人矚目。
朝著雲動石的方向一路向上,除了走石階,還要鑽竹林,爬崖壁。如果不熟悉路線,就以戶外人留下的紅綢帶為指引。
前方豁然開朗。一組岩石引人入勝,眾隊友紛紛上前擺酷,國旗隊旗飄揚。
將至雲動石,巖壁突然危陡,為了絕對的安全,建議藉助繩子。
面對懸崖峭壁,許多恐高的隊友望而生畏,心有餘悸。不過天無絕人之路,邊上還有一個龍出洞,此洞狹隘,只容一人匍匐透過。
眾友合力終度險坡,回首眺望,遠處高樓大廈,阡陌縱橫;環顧羅山,峰巒連綿起伏,景色怡人。
前方有巨巖巍然屹立,為劉宅山頂的標誌,當地人叫搖動巖。此處海拔三百米,常有云霧繚繞,龍灣學者章方松老師稱之為雲動石。風動,雲動,石亦動,故名。
仙人腳,位於雲動石右側懸崖。
過雲動石,順著崖坡直奔雲端。至高處,視野空曠,山風徐徐,令人心曠神怡!
蔚藍的天空下,英姿颯爽。
忽見前方一銀髮仙翁,手持龍杖,氣宇軒昂,莫非那仙人腳就是他留下的?
沿著山脊一直往西走,就是白水山和美人巖。按照本次活動的路線規劃,越過前面的幾處竹林就直接右拐,目標是山門坑水庫,然後去拜訪二師兄。
站在山頂上,遊目騁懷,翱翔藍天。眼前清風拂過,遠山雲霧瀰漫,一座座山峰矗立在雲端,這種意境不能言喻。
劉宅山脊平時人跡罕至,這幾年由於雲動石的宣傳,名聲鵲起,來這裡爬山的驢友越來越多。就在山脊下面的半山腰,還有一座開口巖,當時也是被我們發現的,因為路線不好整合,此行暫且繞過。
穿過竹林右拐,走一小段的花崗岩步道左轉,就會看到白水水庫和山門坑水庫。
兩座水庫僅一條大壩相隔,左是白水,右邊山門坑。水庫蓄水充足,波光粼粼,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感受徒步的樂趣,享受山野的魅力。愉悅的心情,祥和的氣氛,洋溢在山間。
過山門坑水庫大壩,走峰臺水庫岔路,途中又有一條岔路通向西面的山脊。
去二師兄的路況非常複雜,走的不是常規路線,要翻越數座山頭和溝谷,必須要有熟悉路線的人帶隊。告訴大家一個方法,如果能夠掌握山上鐵塔的分佈,就會輕鬆許多。首先從015號鐵塔下經過,然後一直向北邊穿越,再從152號鐵塔旁邊走。此時會看到西邊還有一座鐵塔,這裡有塊石頭很像一顆愛心,我們稱它為紅桃石。輕輕的幾句話,其實包括了很長的路線。
大羅山有兩顆愛心石,一顆位於黃雲寺西北面山脊; 還有一顆就在眼前。 為了不混淆視聽,我們把這顆愛心石取名紅桃石。
離開紅桃石,跨過一道巖溝,前方又見怪石,人稱天外來客。
這塊石頭又像什麼?它有個乳名叫山鼠打盹,不過要從另外一個方向欣賞。
越過一片山崗,眼光敏銳的隊友已經發現了對面山頭的二師兄,紛紛跑到那邊的岩石上面讓這邊的隊友拍照。期盼已久的目標終於出現,大家的心情異常興奮。
這就是大羅山的二師兄,形象逼真,曾經也是網紅打卡點。
河馬馱崽
螃蟹石
從出發到雲動石再到二師兄,七十多人的團隊剛好用了三個小時。到了二師兄這個位置,後面的路線有兩種走法。一是往西邊走,繼續爬更高的山脊,最終可以到度山林場。還有就是往東邊走,按照本次活動既定路線走到峰臺水庫,踏上返程。
東行,前方有一大片平整的巖坦,底下還有兩個水潭,我稱鴛鴦潭。水很清,可以飲用,正好是休息吃飯的好地方。
曬曬太陽,看看藍天,任白雲從頭頂上飄過……,圍成一圈,吹著口琴,跳著舞蹈,這種戶外的感覺真是太美好了。
背起行囊繼續趕路,跨過鴛鴦潭爬上對面的山頭,還是往東邊山脊走。路上遇到了天蓬元帥,又名天豬下凡。
天豬下凡
沿途奇石接踵而至,奇形古怪的各種造型演繹著大羅山的神奇。
溫州皮鞋
遠處的峰臺水庫又映入眼簾,沿途會經過一座木頭架子,這是建造電塔遺留下來的產物,儼然也是一道風景。越過右邊的一條溪谷繼續爬坡,遇岔路右轉,再遇岔路左拐,道旁會看到“三隻怪物”。
下午一點到達峰臺水庫大壩,高山平湖碧波盪漾,眼前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走劉宅將軍巖登山步道下山,這裡有大羅山最漂亮的竹林,曲徑通幽,綠意盎然。
又見雲動石,它矗立在對面山脊上,從這邊看過去又是另一番景象。
踏著花崗岩古道從劉宅村下來,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一條軌跡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