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體驗淮安這座“水城”的秀美風光和絕美風情,裡運河文化長廊景區是個非常推薦的好去處。
淮安裡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中段,也是中國大運河最早開鑿的河段。裡運河全長32公里,沿岸自然風光自不用說,一路上諸多古樸建築低調地彰顯著這裡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沿運河漫步也可,乘船遊覽更佳。乘坐畫舫或龍船一路向前,兩岸風光盡收眼底,石牌坊、碑刻、船塢、水閘等古蹟韻味十足。夜晚的景區亮起燈火,璀璨輝煌,美麗又夢幻。
“清江閘”建於明朝永樂十三年即1415年,是運河上現存古老的石閘。明清時期,這座石閘只有運糧漕艘和三品以上朝廷大員的官船可在規定月份過閘,其它北上的船隻在此只能上岸改僱車馬陸行,因此有了“南船北馬,舍舟登陸”的說法。
雖然遠離北方政治權利中心,近600年裡,卻也有三位皇帝的龍舟從此而過——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和康熙、乾隆祖孫倆,可見這座石閘的“尊貴”身份。
淮安氣質獨特,一方面充滿歷史韻味,一方面又不少現代都市的活力。沿運河漫步,隔岸就能看到秀麗挺拔的國師塔,與不遠處的現代化的建築相映生輝。
硃紅色的清江浦樓位於景區中洲島上,飛簷翹角,巍峨壯觀,樓閣特意打造成仿古樣式,和周圍的景觀融為一體,登樓遠眺,可以俯瞰景區全貌,觀賞到運河遠遠近近的風光。
樓內復原了乾隆南巡錯題 “清江浦”的場景。據說乾隆對清江浦樓牌匾上的字不太滿意,便重寫了三字。因剛喝過酒,“浦”的一點寫錯了位置,官員打圓場道:“萬歲爺最後一點可謂畫龍點睛,將一水點在一橫之下,意味著水再也不會沒過堤壩,永不發洪水。”乾隆帝順勢說:“朕正是此意!”隨即命人將字裱起掛在樓上,沿用至今。
一路上經過樓閣、廟宇、古閘、古橋、碼頭,每一處古蹟都記錄著一段歷史故事,都見證著淮安作為安“運河之都”曾有的“鹽帆飄展漕運盛”的繁華景象。
國師塔為景區內標誌性建築,是為了紀念順治皇帝的老師玉琳國師所建。玉琳國師是江蘇江陰人,曾被順治帝賜號“大覺禪師”,後晉封“大覺普濟能仁國師”,聲譽日隆時急流勇退,辭歸山林,一生經歷相當有傳奇色彩。
裡運河,見證了千餘年來淮安漕運文化的興衰,這裡有小橋流水的“淮安之美”,也有舟來船往的“運河之盛”。“運河三千里,最憶清江浦”,來淮安旅遊,裡運河文化長廊景區值得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