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一次採訪中說過:“窮人的孩子走上社會,成熟要晚至少10年。”
深以為然。
我雖然出生在江浙滬,也算全國比較富裕的地區,但也是窮人家的孩子。
雖然如今可以自由的行走在這個世界上,想去哪就去哪,很多人都覺得我應該是個富二代。
我一直記得我讀大學的時候,班級裡有一個男同學,大學時期已經去過很多的地方,暑假回校,在學校裡開了個小型的攝影展。
而我那時候還沒有摸過相機,家裡也從來沒有多餘的錢去旅行,一個月的生活費都是省吃儉用才夠。
後來工作幾年後,因為壓力太大,我才開始旅行,去過很多地方,也買過不少單反相機。大概是骨子裡缺什麼,才會去追尋什麼。
有一次和城市裡長大的朋友聊天,回憶舊時光,他說他上小學那時候,早餐是一袋鮮牛奶一個包子,都吃膩了。
我想起我的讀書時代,生活在農村裡基本沒有喝過牛奶,根本沒有那條件。
人和人根本沒法比,正如那句:“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有的人一輩子也到不了羅馬。”
大多數窮人家的孩子,都和我一樣,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很多年,才慢慢學會了一些人情世故。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寫過: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也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地尋找同類,最後卻成了最孤獨的一個。”
事實是:人生最大的浪費,不是金錢的浪費,而是時間的浪費。人生短短三萬多天,等你領悟到一些為人處事的方法,也沒有辦法從頭來過。
即使時光倒轉,你在當時的選擇下,還是會有同樣的選擇。
在現實中,決定一個孩子成敗的卻是情商,而不是智商,但國家又是以智商取才。
一個孩子情商高低跟遺傳跟家庭氛圍有很大關係。我們的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只注重智商的開發,卻完全忽視了對孩子情商的開發。
有人說:“父母大喊大叫的家庭,孩子的情商高不了,因為高情商的父母不會大喊大叫,大喊大叫的父母肯定是低情商。”
確實,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窮人家。
所以很多朋友看到這句話,才會有同感:
“一路走來,沒有敵人,全是老師,給我上了一課又一課,課課不一樣,課課漲知識,課課銘記於心。”
舉個例子。
我一個朋友用十多年的時間,支援一個邊境農村的女孩子,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學。費了很多心血,用了很多心。
然而這個女孩子大學畢業,又回到了村子裡,當了個售貨員。因為她農村的父母覺得,過幾年就要嫁人了,家裡還有弟妹,一個女孩子不能去大城市打工,會學壞。
我那個朋友覺得很惋惜,總覺得這十多年的付出,付諸東流了。
大部分窮人家的孩子,要比富人家的孩子成熟晚10年以上,而且軟弱自卑。作為窮人家的孩子,評論區的留言,看的人心酸。
很多窮人家的孩子,讀書的時候都沒有目標。迷迷糊糊的選了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迷迷糊糊的又走向社會去工作了。
很多窮人家的孩子,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犧牲自己的利益去討好別人。
其實窮人家的孩子,跟富貴人家的孩子的差距不只是錢,是思維模式。
窮人家的孩子思想和行為規範,往往被約束限制的更厲害。
十年可能都不止,十年能趕上已經是天才了。
條件好的人家,會教小孩很多高價值的經驗。
你覺得呢?一起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