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口古鎮位於江油市二郎廟鎮,坐落於潼江河、倩河、王爺山和人字山等兩河兩山交匯處,面積0.5平方千米。
青林口既是歷史古鎮,又是紅色古鎮,至今仍然完整儲存了明末清初的古建築群和具有閩南文化特色的廊橋樓閣,符家大院、粵閩會館、合益橋、火神廟、文昌宮、黃家大院等歷史文化遺蹟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抬戲。
1935年春,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第九軍、三十軍途徑青林口曾駐紮40余天,在這裡打土豪、分田地、休整隊伍、籌集糧草、播撒革命火種,留下了大量紅色文化遺蹟。2015年青林口古建築群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評為四川最美古鎮。其中,高抬戲、燒火龍、豆腐宴、白花桃被譽為“古鎮四絕”。
高抬戲
青林口高抬戲是一種流行於川西北地區的民間喬妝戲表演樣式。它以川劇中的摺子戲為表演劇目,將民間高竿雜技的技藝融入其中,在特製高桌中心插入鐵柱,以鐵柱為軸心上下各站一人(三人表演時則一人在上,二人在下),並利用刀、槍、劍、錘、斧和扇、傘及瓜、果等道具作掩飾,設計出一些驚險場景。其一大亮點就是利用鐵柱和演員的服裝道具巧設“機關”,劇中人物彷彿“懸於空中”,極具視覺衝擊。青林口高抬戲以其獨具匠心的設計和精巧別緻的造型早已遠近聞名。
2006年10月5日,青林口高抬戲表演藝術團代表四川省參加在廣州市番禺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暨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擱)藝術展演”,獲得“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頒獎時間為2007年11月29日)。2008年6月,青林口高抬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李白故里江油市第一個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專案。
燒火龍
每年農曆二月初一,是青林口古鎮重要的傳統節慶日,屆時將舉辦文昌廟會,獨具特色的高抬戲表演和燒火龍將伴隨著文昌帝君一同出巡(“文昌掃蕩”)。是日,街道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十里八鄉的民眾湧入青林口,狹窄的街道上觀者如潮,熱鬧非常。為達到最佳觀賞效果,“燒火龍”一般在夜間進行。表演時用一條長約30米的龍,由10來個壯年男子在新街和老街上巡遊。
傳統燒火龍還伴隨著“澆鐵水”(或稱“打鐵水”)表演,將高溫融化的鐵水,經由特製木板打向空中,照亮夜色,如煙花般綻放。為討一個好彩頭,祈福迎祥,街道上的民眾手持煙花和鞭炮,當火龍經過時將其點燃,煙花直衝火龍,在龍身上綻開,確有“火樹銀花不夜天”之感。
舞龍巡遊(鄧濤攝)
豆腐宴
青林口豆腐製作歷史悠久,具有色白、嫩軟、韌細、味美等特點,多采用傳統川菜如紅燒、涼拌、油煎、水煮等烹調方法,不僅是百姓日常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餚,更是青林口一張重要的“旅遊名片”。隨著古鎮旅遊業的發展,青林口以豆腐為主的餐飲業興起,各飯館紛紛推出特色“豆腐宴”,現已發展出上百種菜品。古鎮上的黃家大院、李氏豆腐莊、劉氏豆腐莊等,在保留傳統豆腐菜品的基礎上,吸收外地經驗,不斷推陳出新,創造出懷胎豆腐、芙蓉豆腐、蛋清豆腐、虎皮豆腐、草船借箭等特色菜,工藝出眾、味道鮮美,深受遊客喜愛。此外,還有豆腐乾、豆筋、豆皮、豆腐乳等豆制加工品供到古鎮旅遊的遊客購買。
白花桃
青林口白花桃栽種歷史悠久,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大面積種植。青林口白花桃不僅適應性強、豐產性好,果實也具有大、脆、甜、多汁,口感舒適等特點,是江油優質地方水果品種,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品牌效益,2008年註冊“蜀道青林口”商標。青林口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白花桃,桃園面積已達近6000畝,並利用成片桃園,發展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每當桃花盛開時節,青林口都要舉辦盛大的“青林口桃花節”,旅遊者們稱之為“趕桃花會”。
節日上,除舞獅、舞龍、踩高蹺等傳統表演外,獨具青林口特色的高抬戲也將亮相開幕式巡演,青林口高抬戲表演藝術團還會特意設計一臺《桃花仙子》(《桃園花仙》),行進在隊伍的最前面。優美的田園風光,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表演吸引了大批遊客,為古鎮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資料來源:《江油市二郎廟鎮青林村志》、史至江油)
文章來源:江油陽光都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