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4107期
作者 |餐飲老闆內參 內參君
貼臉開大,貼身肉搏
10餘家牛肉餐廳擠進商場
2024年,在寥寥無幾的熱門品類中,牛肉餐飲必然算一個。
如今,在各大商場裡,集結著“牛肉餐飲”大軍,少說也有七八家,有的多達超十家。
其中,牛肉火鍋店仍然是主力軍。在北京合生匯,鮮牛記潮汕牛肉火鍋和聚焦鮮牛肉潮汕火鍋分別落地於商場的5層和B1層,主打一個“鮮”字和牛肉產品。兩家的主打菜品比較類似,均有吊龍、牛肉丸、毛肚等,明檔亮廚的模式,向顧客“炫技”。王奮鬥貴州酸湯牛肉火鍋和滇牛雲南酸菜牛肉火鍋分別位於B1和B2層,把貴州和雲南兩大區域特色酸湯火鍋帶到了商場。
還不乏有湘辣辣現炒黃牛肉、辣可可小炒黃牛肉等湘菜品牌“爭寵”,人均80元左右的定價。此外,以牛肉菜品為門店招牌菜的,還有牛肉冒菜、牛肉漢堡、牛肉串串自助、鮮切牛肉自助等。
其中,成都你六姐·牛肉冒菜以全國直營模式開出超160家店;還有在鮮切牛肉火鍋賽道跑出了全國240多家的郭淑芬、250多家店的譚三娘、40多家的李三孃等品牌;牛肉漢堡賽道,去年聲勢浩大的當屬牛約堡,全國門店突破1600家。
而圍繞牛肉細分衍生出來的新品類,遠不止如此。
牛肉餐飲,越來越細分
2024年牛肉價格連續下跌,創五年來的歷史新低。
如此一來,降低了餐飲創業門檻,吸引創業者瘋狂湧進牛肉賽道,虎視眈眈,創新不斷。
趁著牛肉降價潮紅利,大家紛紛覺醒,都想分食一杯羹。還成功吸引了跨界投資餐飲者。
前不久,北京望京一家“牛校長現烤牛肉乾”走紅,據說,這背後是有王思聰王校長的投資。目前門店換新升級後為“牛校長西安煎原切牛排”,人均33元,牛排、意麵、漢堡...倒更像是一家精緻的西餐小店。網友稱:“我感受到了王校長的腳踏實地,牛排很值,價效比很高。”
說起牛排,2024年夏季,夜市擺攤上掀起一陣“牛排擺攤風”,一度成為低成本“創業頂流”。咱就是說,不是西餐吃不起,而是地攤牛排更有價效比,畢竟19.9元就能在街頭買到一份剛剛出鍋且滋滋作響的菲力牛排。更有人瞄準熱度“教別人賺錢”,用“大學生創業,三小時收入2500+元”等噱頭標題刺激和吸引著創業者,彷彿“靠擺地攤買下一棟樓”不是夢。
地攤牛排鍋在下沉市場也一度引領創業潮,99元3斤的牛排鍋,還有30餘種涮菜無限續,人均不到30元,炫一頓小火鍋,可謂是肉食愛好者的福音了。
除了牛排類,鮮切牛肉火鍋自助和牛肋條烤肉自助在下沉市場非常熱門,模式新穎。自助模式給人的感覺就是無限暢吃,而且無論是79元無限吃還是68元無限續,這個價位和高品質的牛肉連在一起怎麼都覺得是自己佔便宜。一盆盆牛肋條摞起來絕對是心滿意足,放肆地大口吃肉。
相比之下,鮮切牛肉火鍋的宣傳點在於鮮切,聽起來質感蹭蹭的上漲,人們強烈的健康消費理念已經佔據上風,隨著鮮切牛肉走紅,除了一批新品牌嶄露頭角外,頭部餐企也曾不斷加註。
譬如海底撈在2024年推出全國性秋季新品之際,曾面向上海區域超60家門店推出了鮮切牛肉系列新品。而在牛肉品類上,海底撈持續發力,從最早的牛肉工坊,到主打牛肉菜品和自助模式的小嗨火鍋,再到聚焦牛肉菜品,人均消費100元左右的焰請烤肉鋪子等等。
在菜品形態上,渣渣牛肉火鍋以其豐富的用餐儀式和親民價格曾火熱一時,跑出來千牛刀為首的頭部品牌代表,鍋底既能涮肉涮菜,最後再用香噴噴的渣渣牛肉泡上一碗米飯、拌麵,吃的充實又有極大的價效比和滿足感。
生燙牛肉米線/鮮燙牛肉米線,是2024年極具新鮮感的小吃快餐形式,喬杉杉生燙牛肉米線開出近200家店,窄巷口生燙牛肉米線和雲阿蠻生燙牛肉米線分別開出了60多家和30多家店的規模。
其後陸續有生燙牛肉米線的小店、檔口店、外賣店湧現,內參君公司附近新開一家燙三爺雲南鮮燙牛肉米線,滿減後,一份外賣下來花了20元,大眾點評顯示,這家品牌主要選址在美食城檔口。此外,張拉拉蘭州手撕牛肉麵還推出了一款9.9元吃生燙吊龍的新品,價格誘人。
因此,有人覺得這恰好給了創新空間,創新不假,因為牛肉火鍋和牛肉快餐裡都跑出了不少流量型品牌,給已經內卷白熱化的賽道帶來的新的發展空間,而帶上牛肉二字,品牌形象似乎就被拔高許多。
熱熱鬧鬧的牛肉餐飲,
距離洗牌期不遠了
這些牛肉餐飲創新能夠快速走紅,一方面是具有超值價效比,門店大多選在社群、街邊或下沉市場,客群相對集中,門店模型多屬於地攤風、破爛風或懷舊風,基本沒有過多裝修,隸屬天然風,因此創業成本相對更低,從而給門店賺取憑低價吸引流量又能從中獲取利潤空間。
另一方面,新鮮感和個性化,年輕人消費需求不謀而合。麥當勞此前釋出的“年輕人餐飲消費五大趨勢”提到,年輕人們更注重價效比和多維體驗,同時也傾向於個性化的餐飲選擇。
從定價上看,許多品牌都憑藉相對低價的打法,去契合人們消費理性和追求品質美食的需求。
“一是得益於國家政策支援,從前牛肉價格居高不下,進口牛肉沒有完全開放,近兩年國外的品質牛肉陸續走進國內,再加上國產牛肉量的增加,降低牛肉進貨價;二是相比雞肉、豬肉,牛肉是能夠給消費者們帶來非常大的價值感的品類之一,平價牛肉火鍋、牛肉串串的出現,實則是讓牛肉變得更大眾化,讓更多的顧客吃上高品質的牛肉產品。”一位火鍋老闆表示。
但是,個性化創新的新鮮感的保質期實在是越來越短,幾乎沒有競爭壁壘,這些模式和玩法基本都能直接照搬,久而久之熱度也便逐漸散去。就以鮮燒牛肉為例,就出現了李爆爆鮮燒牛肉館、趙爆爆鮮燒牛肉館、張爆爆鮮燒牛肉館......若是按照百家姓氏來,百家品牌都出來了。
結果也許就是,曇花一現。
一旦經營管理出現問題,可能間接讓本就屬於高品質的牛肉食材變得廉價。
而且如今,供應量大幅增加,引發牛肉價格持續暴跌,也逐漸引起產業端的問題。
2024年全國牛肉產量達到779萬噸,牛肉進口量達到291萬噸,2015年進口牛肉僅為47萬噸。巴西、阿根廷等主要牛肉出口國,憑藉規模化養殖優勢和較低的養殖成本,牛肉價格相對較低。
2024年12月27日,商務部對進口牛肉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
公開報道顯示,中國畜牧業協會會同9個主產區協會,向調查機關提交保障措施調查申請,認為近年來中國牛肉進口數量急劇增長,對國內產業產生了重大不利影響。申請人提交的證據顯示,中國牛肉進口量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增長了65%,2024年上半年進口數量達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兩倍以上。在進口產品衝擊下,國內產業遭受嚴重損害。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顯示,11月份出欄一頭肉牛平均虧損1600元以上,連續8個月虧損超過1000元,65%以上的養殖場戶處於虧損狀態。國內牛肉連跌一年,養殖業出現大面積虧損。
基於此舉措,有業內人士坦言還需要餐飲品牌引起重視,“隨著上游供應市場的調整,價格一定會趨於回穩,紅利期慢慢消失,價格內卷的餐廳可能會首先扛不住,其他牛肉為主的品牌利潤也會一定程度上降低。且2025年,市場迴歸理性,必然會有一些品牌褪去,行業佈局重新洗牌調整,牛肉類的餐廳更需要靠自身內功去獲得顧客認可和信賴,保證生意的持久穩定。”
小結
站在牛肉餐飲角度來看,行業依然需要那些形式多元化和新興品類積極湧現,從而滿足消費者的不同場景需求,同時也更需要注重品質,提升對牛肉品質的要求,在保證正常經營和品質產品中,透過推出高價效比產品和套餐,讓消費者享受美味和實惠。
畢竟,在健康理念的驅動下,儘管經濟下行,但是人們對品質的需求持續走高,人們對牛肉的需求量也不會減少。
2024年,我國牛肉消費量達到1070萬噸,同比增加43萬噸,自2020年以來全國牛肉消費量已連續5年逐年增長,連續3年突破1000萬噸。據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2025年牛肉消費量將達到1158.7萬噸,同比增長0.26%。僅次於美國,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牛肉消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