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不一樣的風景
近期,在外國友人的社交圈內,“中國”二字猶如一股熾熱的風暴,席捲而來,成為熱議的焦點。
自去年12月17日始,中國的過境免籤政策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新,將原先的72小時與144小時停留期限慷慨地延長至240小時,同時,口岸數量亦從21個激增至60個,為過境免籤的旅人鋪設了一條寬廣的入出境之路。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他們得以在24個省份內自由穿梭,體驗跨省旅行的樂趣。
前有韓國友人如特種兵般蜂擁而至,搶佔上海的週末時光;後有鄭州東站地鐵,彷彿被白人旅客悄然“佔領”。
這一場場說走就走的“中國之旅”,猶如一扇扇窗,悄然向世界敞開,讓中國之美躍然眼前。
近日,各大社交平臺更是彷彿被一股神秘力量所觸動,重新整理間,滿屏皆是外國友人的身影,讓人恍若置身於異國他鄉的網路空間,不禁驚歎:外國友人對中國的熱愛,竟已至此!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在遙遠的德國,有一個名為迪特福特的小鎮,那裡的人們對春節的痴迷,遠超你的想象。
在這裡,聖誕節似乎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而春節,則如同磁石般吸引著每個人的心。
春節之際,滿街的藍眼睛、高鼻樑,身著唐裝,手持油紙傘,彷彿穿越回了幾十年前的中國,年味十足。
他們雖中文說得磕磕絆絆,卻自豪地宣稱自己是地道的“中國人”。
這個略顯奇特的小鎮——迪特福特,又名“中國城”,雖面積不過79平方公里,人口剛過六千,卻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與中國不解的情緣。
踏入這片土地,你會發現,儘管初看之下,它與歐洲小鎮並無二致,但細細品味,處處皆是中國文化的痕跡。
鎮口石碑上,不是小鎮的介紹,也不是它的名字,而是北京天安門的經緯度和兩地之間的距離,彷彿在訴說著一段跨越千山萬水的情誼。
鎮中心的噴泉旁,一尊清朝官員的雕塑赫然在目,底座上鐫刻著中文:“迪特福特【巴伐利亞的中國】”。
漫步其間,中文標語、中國建築、中國介紹,比比皆是。
中國博物館、中醫診所、中國文化展覽、太極氣功課程……這些,都被他們驕傲地展示在官網上,成為這座小鎮獨特的名片。
更令人捧腹的是,他們將中文設為官方語言,儘管大家的中文都帶著一股“德式風味”。
為了學好“家鄉話”,他們積極參加中文補習班,朗朗讀書聲,熱情洋溢。
若你有幸到訪,切莫被他們的熱情所嚇到,因為能與中國人交流,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快樂。
甚至,迪特福特的城歌也叫《巴伐利亞的中國人》,歌聲雖讓中德兩國人都感到困惑,卻滿載著他們對中國的深情厚誼。
這一切,皆源於當年的“中國特產”所引發的痴迷。
他們深陷中國文化的魅力之中,無法自拔,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自稱“中國人”。
從用筷子吃飯、逢年過節包餃子,到模仿中國人過春節,他們的每一步,都走得那麼堅定而執著。
1928年,迪特福特舉辦了首次中國特色的狂歡節,從此,狂歡節的中國色彩愈發濃郁,他們索性稱之為“中國人狂歡節”。
每年二月,他們身著古裝,扮成中國古代的皇帝、大臣等人物,遊行於街頭巷尾,饒有趣味。
當天上午,全城禁車,孩子們身著唐裝,手捧弟子規,敲鑼打鼓,歡度佳節。
這一切的一切,都見證了迪特福特與中國之間那份跨越時空的深厚情誼。
緊接著,大人們紛紛登臺,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變裝盛宴”。
臉譜千變萬化,如同戲劇藝術的萬花筒,綻放出迷人的光彩。
唐裝與當地傳統服飾的巧妙拼接,彷彿穿越時空的時尚碰撞,讓人眼前一亮,卻又摸不清頭緒。
身穿花花綠綠的大花襖,宛如盛開的花朵,預示著新年的好運與吉祥。
油紙傘下,一雙藍眼睛閃爍著好奇與喜悅,宛如異國的“中國娃娃”,俏皮又可愛。
七仙女從天而降,國籍雖無從考證,但那份美麗與仙氣,卻讓人讚歎不已。
就連各路高僧也聞訊而來,為這場盛宴增添了幾分莊重與神秘。
就連中國的國寶大熊貓,也未能倖免於這場變裝風潮,變得憨態可掬,惹人喜愛。
而那簡陋版的舞獅,雖略顯滑稽,卻也讓人忍俊不禁,心生歡喜。
那熱鬧非凡的場面,即便是在中國,也已許久未見,讓人彷彿置身於歡樂的海洋。
變裝組率先登場,氣氛組緊隨其後,不甘示弱。
看,那踩高蹺的技藝,多麼嫻熟,多麼驚險,讓人不禁感嘆:多久沒見過如此精彩的表演了!
摔炮、鞭炮、呲花炮,聲聲作響,熱鬧非凡,將節日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終於,壓軸好戲來了——皇帝祝詞!
沒錯,當地竟還選有皇帝,而這皇位的繼承方式,說起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全憑運氣決定。
比如,現在的這位皇帝,就是在上一任皇帝去世後,透過砸金蛋這種充滿趣味的方式選出來的。
皇位大舞臺,只要你有夢,就儘管來!
雖然這機制看似隨意,但他們對皇帝的態度卻十分恭敬。
當鑼鼓聲響起,當地民眾用蹩腳的中文高呼“福高皇帝”,聲音中充滿了敬意與喜悅。
即便是市長見了皇帝,也得畢恭畢敬地作揖行禮,絲毫不敢怠慢。
這樣的流程,不是短暫的上午或一天,而是整整五天五夜的狂歡。
他們還會為自己設定不同的主題,但無一例外,都是圍繞著中國特色,展現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不得不說,他們真是會玩,將這份傳統演繹得淋漓盡致。
每年這幾天,迪特福特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彷彿真的成為了中國人的一員,享受著這份歡樂與喜悅。
這個傳統已延續近百年之久,此時此刻,不僅我們期盼著過年,遠在德國的他們也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這場盛宴。
這樣想來,地球的另一邊有這麼一群可愛的“同胞”,還真讓人心生暖意,覺得十分可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