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於市井的蒼蠅館子,正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物件。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沫;編輯:方圓。
“超多人排隊,還不接受提前預約。”
“一座難求,有些菜不預定沒得吃。”
“每天限量100份,賣完就沒了。”
以往,在大眾的印象中,排隊、一座難求、預定、限量等詞彙,通常是和網紅餐廳或高階餐飲店聯絡在一起。現今,這些描述正被用來形容那些不起眼的“蒼蠅館子”。
“蒼蠅館子”最初的叫法來自成都,指的是那些價格親民、鋪面不大的民間小飯館,俗稱“老破小”。
眼下,一批蒼蠅館子在全國各地走紅,成為年輕人打卡的新地標。為什麼?
01.
排長隊!
一批蒼蠅館子悄然走紅
家住廣州恩寧路附近的汪伯(化名)發現,自己一直光顧的小飯館,這幾年越來越火了。
湛記餐館在恩寧路開了將近40年,只有30來平,店裡擺了5張圓桌,滿打滿坐也就能容納30來人,汪伯是這裡的常客,退休後經常和朋友約在這裡吃飯。
“以前來了隨便坐,現在到了飯點,基本上都要排隊。”汪伯和朋友今天稍微來晚了點,趕上了飯點,只好拿著小凳,坐在馬路牙子上邊聊天邊等位。
紅餐網到店當日是週六中午12點左右,店裡除了汪伯這樣比較熟門熟路的常客之外,還有一些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比如和紅餐網拼桌的是一對來自濟南的年輕夫妻。也有不少顧客看到店裡生意太火爆,選擇拼桌或者直接斬料打包。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在廣州,像湛記餐館這樣的蒼蠅館子還有不少,比如在廣州芳村開了30多年的“興躍小食店”,這是幾位阿姨合力經營的一家街邊小食店,環境簡陋,店內甚至都沒有空調,吃飯的桌子只有兩張鐵長桌和一張木圓桌,但生意就是很火爆。阿姨們早上五點多就起來購買食材做準備,忙時中午也不休息。
在荔灣區經營了十多年的“日月年小食店”,同樣沒有像樣的門臉兒,選單是用粉筆寫在鐵門上的,顧客吃粉都得坐到馬路牙子邊上,同樣大排長隊,招牌的牛腩經常上午十點左右就銷售一空,去晚了就吃不上。
不止是廣州,各大城市都有一批“老破小”的蒼蠅館子紅紅火火。
比如,深圳福田區景城園綜合樓附近的湯膳·脆皮雞煲,室內座位非常少,大部分食客只能在門口的外擺桌吃飯,天天都要排隊。“我們到店的時候6點不到,前面就已經排了9桌了。”深圳白領璐璐(化名)如是告訴紅餐網。
長沙的光腦殼家常菜館,是一家幾十平米的破舊街邊小店,很多外地遊客經常在在店家還沒開市前就去排隊,店裡的阿姨根本忙不過來,需要顧客自己手寫下單。
成都的歆瑞源油滷串串,開在兩側都是老房的街道中間,店面很小,只有幾張小桌子,串串用的是大鐵盤盛裝,是典型的成都蒼蠅館子。生意火爆,由於人力有限,門店的營業時間為下午四點半到晚上九點半。
去年以來,這些火爆的蒼蠅館子在社交平臺上的討論度一路走高。截至2024年7月,抖音上,#蒼蠅館子相關影片播放次數已經超過27億次。熱門旅遊城市的蒼蠅館子受到了更多關注,比如成都蒼蠅館子相關影片播放次數為1.4億次,長沙和重慶蒼蠅館子的播放次數也超過千萬。
△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小紅書上,網友不僅熱衷記錄分享探店經歷,還有人繪製了各大城市的蒼蠅館子打卡地圖,比如“北京十大人氣無敵好吃的蒼蠅館子”“成都8大骨灰級蒼蠅館子”“石家莊旮旯裡超火的10家川味蒼蠅館”等。
此前受到追捧的“3.5分餐廳”,同樣反映了越來越多人,在茫茫大資料中,尋找那些真正地道又真實的本地蒼蠅館子,儘管它們的評分基本在3.5到4.0之間。
△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02.
蒼蠅館子走紅,
扯下消費降級遮羞布
蒼蠅館子不是新鮮事物。以往,它的主要消費客群大多是門店周邊的街坊鄰居,或熟悉其口味的常客。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到打卡蒼蠅館子的大軍中。
不少人去外地旅遊,還會特意找本地人推薦一些藏匿在街角小巷的蒼蠅小館。比如來自廣西的網友小窩(化名),她來廣州遊玩時,打卡的不是米其林、黑珍珠,也不是連鎖餐飲店、網紅餐廳,而是像文記腸粉、信發快餐店、興躍小食店等一批藏匿在老城區、街角小巷裡的蒼蠅館子。
還有網友表示去city walk的終點是打卡蒼蠅館子。
從巨量算數的關鍵詞搜尋來看,蒼蠅館子的人群畫像裡,30歲以下的人群佔比接近4成。這說明,蒼蠅館子的關注人群逐漸出現了年輕化趨勢。
△圖片來源:巨量算數
如果說老街坊吃蒼蠅館子是因為就近方便、出於街坊鄰居互相幫襯的情懷,那蒼蠅館子為何能出圈,並且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甚至外地遊客到訪打卡呢?
“蒼蠅館子爆火背後,說一個‘窮’字很難嗎?”紅餐專欄作者、美食家西哥如此銳評道。在西哥看來,蒼蠅館子爆火反映了消費者開始重新審視消費的意義,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的心態變化。
根據《2024年中國消費趨勢報告》,“炫耀型消費”開始退潮,審慎、精明消費的趨勢將持續深化。一方面,消費者追求物美價廉,另一方面也追求體驗化、差異化的產品。
而蒼蠅館子的爆火,恰恰是因為能滿足上述需求。
紅餐網注意到,各大社交平臺上,網友打卡蒼蠅館子,提到最多的詞就是“便宜”“平價”“價效比高”等。
一方面,經營蒼蠅館子的多是夫妻檔,店裡幫忙的常常是家人或親戚,即便招人,服務員通常也是周邊年紀稍大的叔叔阿姨,人力成本相對更低;另一方面,蒼蠅館子多開在社群,甚至是巷子裡,門店不大,裝修簡單,相比商場、購物中心成本更低,還有一些蒼蠅館子直接開在店主自家樓房裡,比如西安奶奶串串,成本更可控。
△圖片來源: 紅餐網攝
這也是大部分蒼蠅館子能做到物美價廉的原因之一。
其次,蒼蠅館子提供了連鎖餐飲無法提供的稀缺性和獨特性。
“相比於便宜,‘值得’才是蒼蠅館子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餐飲資深觀察者王鹿鹿如是說到。
王鹿鹿認為,蒼蠅館子將好吃和特色相結合,在連鎖餐廳很難找到這種“味道”。
大多數蒼蠅館子,老闆本身就是廚師,對出品和食材都有自己的堅持和要求。
比如,湛記餐館店主湛叔(化名)告訴紅餐網,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每天早上他都親自去菜場採購。紅餐網觀察到,湛記餐館店裡還有一個小魚池,接入活水,這樣保證每一條上桌的魚都是新鮮現殺的。
都江堰青城山景區一家名為“山下人家·土砂鍋臘排骨館”的蒼蠅館子,菜品製作同樣用心,排骨買新鮮的,不圖便宜買凍貨。鍋則採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縣土火鍋,損耗大但菜品烹飪更加入味。
再比如,有的蒼蠅館子堅持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如一日就做幾道菜,形成了獨特的風味和印記。
像成都的張七貴的芋兒肥腸雞,多年來只做一道肥腸雞,土雞現殺,生意火爆;雲南保山的蒼蠅館子琴花永平辣子雞,很多食客專門為了它家招牌辣子雞而去。
還有的蒼蠅小館沒有固定選單,食材由老闆當天去菜市場採購,食客根據當天的食材點菜,頗有一種吃私房菜的意味。比如台州的“龍捲風麵館”,主打台州本地特色菜,沒有固定選單,冰櫃裡有的食材都可以做。有網友表示,“唯一的缺點就是店太小了,人多了就要等位。”
此外,蒼蠅館子的魅力之處,還在於它們散發出來的人情味和親切感:比如裝修雖然簡陋,但卻營造了一種自在家常的氛圍,再如老闆與熟客之間無拘無束、如同鄰里般的交流對話。
蒼蠅館子本就擁有一批忠實的回頭客,而當它們的價效比、煙火氣、人情味、稀缺性和好口味等特色被越來越多人挖掘出來,出圈也就水到渠成,年輕的“自來水”們,也讓越來越多的蒼蠅館子成為網紅寶藏小店。
誠如紅餐網專欄作者翟彬所言,這是一種“時間的複利”。
小 結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蒼蠅館子就是這樣的存在。其以獨有的市井氣息和親民特質,撫慰著大眾的心和胃。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開始探尋這些更能代表煙火氣的蒼蠅小館子。
當然,蒼蠅館子熱度持續攀升的同時,背後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大眾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和衛生。再比如,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如何在客流增長和保持特色之間尋找平衡點,避免因客流過大帶來的品質下降等。
紅餐網已同步入駐: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36氪、虎嗅網、21財經、每日經濟新聞、鈦媒體、前瞻網、贏商網、億歐網、億邦動力、雪球網、老虎財經、投融界、知乎、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微博、騰訊新聞、新浪財經、搜狐新聞、網易新聞、介面新聞、鳳凰網、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抖音號、影片號、B站、UC大魚號、同花順財經、頂端新聞、360圖書館、聯商網、商業新知、東方財富網等近50家媒體平臺,並同全國數百家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
內容交流/採訪/轉載 | 微信:hongc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