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檢查美妝臺!
今年買了多少瓶護膚品?
每天的護膚程式要擦幾層?
是成套用還是混搭護膚?
這些問題我問了周圍的朋友,她們的答案真是出奇的一致:在擁有的所有護膚品中,基本上在使用的只佔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其他都是各種未開封的存貨;護膚程式每次至少抹三四層,產品基本都是混搭,只有個別是成套使用的。
在護膚這件事情上,似乎很多女生都有一個疑問: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怎麼跟收穫的皮膚狀態完全不成正比!
其實換一個思路來看,護膚其實不用那麼複雜!那種疊疊樂式的護膚,只是心理上覺得是為了皮膚好,但其實皮膚的真實需求並沒有被照顧到。而且不同產品的配方體系、功效成分也大相徑庭,隨意疊塗輕則功效打折、重則引起刺激敏感反應。
煙醯胺+水楊酸/果酸/高濃度VC
總體上看,煙醯胺有不錯的美白效果、酸類成分基本都有剝脫角質的作用、VC具有不錯的抗氧化抗老功效。
這幾種看似功效沒有重疊,各有各的強項,但都屬於“猛藥”型,單獨使用其中一個都需要注意濃度和建立耐受,不然很容易造成皮膚敏感的問題。而且果酸/VC成分PH值偏低,疊加用間隔太短會導致果酸/VC產品的PH值改變,滲透性變弱。先不說功效顯著與否,但刺激皮膚是一定的,哪怕是“城牆皮”,我也是替皮膚捏把汗......
酸類成品疊加
不同的酸有不同的功效。有的具備脂溶性,更適合油痘肌。有具備水溶性幹皮也能用,比如水楊酸主攻抗炎殺菌、排出黑頭油脂;果酸主攻去角質、緩解毛周角化(雞皮);杏仁酸主攻消痘祛閉口等。
但它們為什麼不能疊加用呢?因為酸類都有剝脫角質的功效,隨著濃度的提高刺激性增大,你以為是在改善不同的皮膚問題,其實角質已經岌岌可危了。
如果有用酸需求,果酸和水楊酸選一種用即可,等問題改善了再換另一種,不要同時疊加用酸。如果皮膚問題比較嚴重,確實需要用到不同的酸來緩解,其實很多品牌都有出複合酸(在成分/濃度搭配上更科學安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護膚需求去挑,用酸同時一定要做好保溼修護。
視黃醇+高濃度VC
火得不行的“早C晚A”,也得認真評估下了!
作為經典的抗老成分,視黃醇需要皮膚建立耐受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也就是說容易造成皮膚刺激,用它得慢慢來。而高濃度得VC同樣有點刺激,而且視黃醇的最佳作用PH值在5.5 - 6.5 附近,而高濃度VC的PH值更低(產品中不作為主要成分的VC衍生物不在討論範圍),所以不推薦同時疊加使用。一定要用這兩個的話,推薦的使用方法是早晚分開用,早上VC+防曬,晚上視黃醇。
胜肽+高濃度VC
胜肽跟VC都是抗老界的明星成分,很多產品中都有它們的身影。
胜肽是小分子的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因為其分子量小的特點塗抹在皮膚上很容易透過皮膚屏障被吸收,胜肽分為訊號肽、神經遞質抑制肽和載體肽,比如棕櫚醯二肽-7、乙醯基六肽-8、六胜肽等,對於改善動態紋理、刺激膠原新生都有不錯的效果,重點是低刺激性是比較溫和安全的抗老成分。
胜肽在PH值6-8時的溶解性最好,而很多高濃度VC的PH值大都低於3.5,疊加使用會影響胜肽的功效,而且大部分胜肽類產品都不便宜,這樣大打折扣的疊加,用還不如分開來的有效。
功效型產品配套用
不管你的護膚需求是美白、抗老還是祛痘,自己拿不準的時候最好是挑選認可的品牌,整套使用。
這樣做的好處是品牌在做整套產品研發時,會根據產品的功效、成分、刺激性來進行搭配,在保證功效的同時,也儘量降低對皮膚的刺激。透過增加多種保溼修護的成分來提高護膚體驗感,從多方面來輔助主要成分,達到功效最大化。
猛藥成分+保溼修護
角質層、皮脂膜的損傷是皮膚受刺激的主要來源。但我們的皮膚有自我修護的能力,條件是給予它適當的環境。
含有氨基酸、透明質酸、神經醯胺、乳糖酸等保溼成分的產品,能快速補充細胞間脂質,提高皮膚保水力;含有B5、甘草酸二鉀、酵母發酵產物等成分的產品,能有效舒緩皮膚乾紅不適的症狀,強化皮膚屏障。
不管是酸類、視黃醇還是高濃度VC,選擇任何一種“猛藥型”成分的產品,一定要疊加保溼修護。
各位小夥伴在護膚上踩過什麼疊疊樂的坑、或者找到了什麼超好用的修護產品和方法,請在留言區分享呀~
COSMO特邀達人好友
李炎宗
美容屆從不乏深耕行業多年,
見證美容業發展熱潮的專業人士們。
我們特設立新專欄,邀請美容界的大咖前來坐鎮,
答疑你在變美路上的疑思,助你不走冤枉路。
圖片來源:Ins /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