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
作為北京酷鯨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CEO,王風是《流浪地球2》《長空之王》的聯合出品人,《宇宙探索編輯部》等電影的聯合制片人,親手操盤的《少主且慢行》《一閃一閃亮星星》創下愛奇藝分賬劇神話的他,有“爆款製作人”“分賬劇王”的標籤。
與大眾永遠聚焦爭奇鬥豔的明星、流量狂歡不同,影視行業內的工作實錄兇猛、殘酷得多。與王風對談的過程中,我們是有點子震撼與感慨在身上的。
製片人掌管劇組財政大權,他們需要擅長“花錢的藝術”。
如何在預算內做到最好?組建一支可靠的團隊尤為重要。在王風看來,製片行業的構成類似很多行業:組建一支團隊就好比找“供應商”,不管你的“產品”是預售還是現貨,其邏輯是相通的。
而製片人和出品人的關係就像是“花錢的”和“給錢的”。出品人投入的資金會有一定的回報比例,而如何確定一部劇究竟值不值得花錢?這需要出品方直覺與運氣的雙重加持。
作為整個“局”的組織者,時刻需要理清邏輯,J人的計劃能力在此時凸顯出來,但執行時所遇到的“意外驚喜”還需要P型人格的“隨機應變”。
製片人與各部門都建立了最緊密的聯絡。在這個情商與智商要求極高的工作中,他們是全能的,貫穿在一部劇的前期策劃、中期拍攝、後期宣發的各個過程中。還要負責劇組大大小小的事務以及立項、複審、拿證的各個結尾環節,是當之無愧的“萬事通”。
例如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在2023年9月8號拍完,12月30號就上線了,極限後期、送審、宣發,電影的成功面世,製片人在每個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
一個人會有靈感枯竭的時候,但是一群人沒有。
我們所看到的劇情一般分為原創和現有ip兩種,那些精彩的故事或許是來源於一個小小的靈感點,或許是針對某一類人群做出的針對性劇情“投餵”,精心設計的人設,精準拿捏大眾的情緒。
而那決定一部劇命運的,用來評判故事好壞的“核”,也就是價值觀,是“組局”過程中最耗費心神的。
好故事真的能重複不斷的吸引人。
在網劇《一閃一閃亮星星》籌備的過程中,就是“用答案反推題目”。針對新一代女孩們定製的暗戀美學,王風的團隊一不小心就做成了“天花板”——總有人為愛情買單。
但創意與故事,最終還是可以落在“計算公式”上。
比如憑著電視劇的後勁,酷鯨影視定製推演了電視劇與電影之間的“連鎖反應”,讓電影達到了足夠的轉化率。這是個算賬即得的數學邏輯:當電視劇已知將近5480萬有效使用者,除以0.3的留存率,會得出大概1700~1800萬有效粘性使用者的數值,只要內容投餵不滑坡,就可推算出七八億的票房,這是一份預知的合格卷。
團隊夠不夠貼心就奠定了後期工作進展的順不順利。
前期的故事一旦完成百分之70及以上,就可以籌備拍攝了,當製片人能夠在劇組坐下喝杯茶,那肯定是因為一切都在順利進行著。
王風坦言,影視行業離工業化依舊道阻且長。但是一些製作環節可以參考以往的經驗邏輯,“用程式碼寫出程式設計”,做到百分之六七十的工業化,從而達到“創智一體”。方法的演變更迭離不開探索與堅持,閒下來的製片人們一定在某些時候偷偷努力過。
製片人要會計算,更要會“捕捉情緒”。
大家永遠都是愛看跟自己情緒有關的作品,“癲劇”不過是演出了我們想要而不敢要的樣子。
國產故事的情緒正是立足於大家當下所經歷著的事情,因此國產劇也在越做越好。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有的劇中角色都在“發瘋”,因為或許這是平行世界的我們(即劇中角色)替我們享受著另一種人生。
CP感是一種玄學。
“演技是最重要的,觀眾緣、CP感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在王風看來,就算降“咖位”也不會降“角色適配度”。
劇本分大製作和小製作,在預算之內儘量找“好演員”,是製片人挑選演員時需要做的。在《少主且慢行》的選角環節中,王風用“靈氣”來形容虞書欣,也就是團隊公認的天選“田三七”,他認為:根據虞書欣本身的特點再去選擇相匹配的男主CP,會更有方向感。
但演員的好壞又該如何評估呢?對於不同演員演技的不同理解,或許我們早有答案。
還是那句話,流量並不決定劇的好壞。
大流量明星拍的劇“撲掉”的例子也不在少數,當演員名氣大於劇的質量,觀眾不會買單。越來越多的人看劇源於自身的情緒需要,讓人喜歡,首先得讓人弄懂講的是什麼。有來龍去脈,有故事可說,情感溝通需要資訊量支撐。在王風過去組盤的專案中,“故事”和“演技”佔據絕對的頭部考量因素,而具有粉絲號召力的流量藝人就像是資源組合遊戲中的一環,在適合的基礎上,這套“組合拳”才能實現一擊即中的雙贏效果。
抓觀眾抓的準不準確,要表達的東西表達的完不完整,才是考量標準。在此基礎上,王風的團隊多數會選擇自己能駕馭的導演。
導演並不是一部劇定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大導演的加入固然有著歷史經驗的加持,但新人導演同樣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一部劇“出生不易”。
王風說,在一部劇的製作過程中,前期是相對比較漫長的,有時候寫劇本才用了四五個月,但是前面的故事框架梳理能用上一年半。
連300字的劇情簡介都要發動全部門力量改了又改,再算上拍攝和宣發的種種,絞盡腦汁是常態。
王風用3個詞形容自己的生活:沒生活、沒有時間概念、沒自由。
說不睡覺有點誇張,但這個行業的很多人是不敢在年末體檢的。
O:您在一個很龐大的影視製作團隊中有很多身份,不管是製片人還是出品方,您認為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Wang Feng:組演員,選到心儀的演員挺難的。
O:製片的靈感主要來源是什麼?是先有劇本,還是先有一個關於劇情的想法?
Wang Feng:兩個維度。一個是IP類的,我們從IP當中去吸收;還有原創類的,這類的靈感源於生活,在當下的年齡做當下,做“能夠得著”和“能駕馭”的事情,在有共情的基礎上輸出。
O:在做劇的前期,您篩選好故事的前提和標準是什麼呢?
Wang Feng:不管是做原創,還是要去找IP,首先要考慮是做給什麼人群看。我們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受眾群體分析,其次就是要定下輸出什麼樣的價值觀,先鎖定人群,再“投餵”。
O:為什麼現在新一代的年輕藝人越來越缺乏辨識度?
Wang Feng:缺乏辨識度也就是缺乏所謂的特點。國內男生“女性向”有點過於嚴重,全是“花美男”。但是走演員路線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我們不能否認年輕人的成長,有很多努力的年輕人是天生吃這碗飯的人,路走得很紮實,才能在這麼多人當中脫穎而出,它不是完完全全靠運氣就能做到的,努力至少是70%。
O:您給《少主且慢行》“找錢”的過程跌宕起伏。當時為什麼如此篤定去做這件事?如果賭輸了,您有沒有想過後果?
Wang Feng:想過後果,其實還是要算自己的承受力。如果說全賠了,其實也在我的承受範圍內。我本來在這個行業就什麼都沒有,那些積攢下來的,最多就是清零。
O:您對目前酷鯨影視的主營業務方向有沒有一些新的規劃?
Wang Feng:劇和電影,我們暫時只有這兩塊。今年逐漸在做衍生品,就是影視IP的一些衍生開發,也在嘗試做一些賬戶賬號的運營、組建團隊,衍生品我相對比較看好,這是一個很有空間的市場。
O:您認為想要入行的新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品質?
Wang Feng:真誠。不管是創作、還是製作,這個行業需要有一顆對產品真誠的敬畏心,只要踏實堅持下來,沒有做不好的。
與王風的對談,讓我們對影視從業者多了幾分敬意。這個行業是名利場不假,一部分人能賺到高於其他行業的錢也不假,但這個行業最可貴的絕對不是權威和所謂的“造神”,而是能在這個略顯浮華的職場環境,有一群潛心沉澱、深耕專業、一路過關斬將成長為“六邊形戰士”的創造者。
敢進窄門,願走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