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一個“嬌”字就可以代表萬種風格。
類似的世俗風情是一種有蓬勃生命力、旺盛且外放的魅力。
比如女團風代表人物金珍妮Jennie的蜜大腿、幼態臉、羞怯情態所構成的,是二十出頭的女孩偶爾在一些甜蜜自得時刻的嬌嗲。
近期她剪了眉上劉海,配上新專輯紅白對撞的鮮明色彩,一掃前一陣闖美風的疲憊,嬌美感略有迴歸。
一般能被“嬌”字讚美的女星,都是風情美魅力的承載體。今天就想透過探索這些美好的字詞,來跟大家一起尋找每位女性都可以擁有的、有跡可循的氛圍美。
01
嬌——嬌之美
“嬌”這個字本身就代表著美人,尤其特指女性的柔嫩美態。
同時它讚美的範圍很廣大,並沒有簡單的囿於性別年齡,不只是年輕女性才是嬌美,從幼童到婦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嬌。
所以嬌的第一個特質就是它代表著突破低齡階層的美。
嬌婢侈童描述的是在富貴人家中被養的很好的、嬌貴奢侈的婢女童僕。連這些不起眼的小孩子都能被裝點成這樣,那這個家的主人又該是怎樣的奢靡富貴呢?
嬌艾是那些不必穿紅著綠也依舊如同朝露般光鮮美好的美貌少女。她們的面頰中透著嬌紅的、有蓬勃生命力的好顏色;如青蔥般柔嫩纖細的手指是人們捧在手心都怕握化了的嬌荑。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
陸游在《真珠簾》詞中這樣描繪美人青黑色的鬢髮被風撩動的美好時刻:“淺黛嬌蟬風調別,最動人、時時偷顧。”
這種魅力太過天然,讓人時不時就想偷看。
嬌姝同樣被用來讚頌美麗的婦人:“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
嬌的第二個特質則是它所描繪的美,跨越了性別的侷限。嬌逸在形容女性時是在讚美她們的嬌美文雅之氣:
而用來形容男性時,則是在感嘆他們的俊美飄逸。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曾說到:“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
指的就是那些芝蘭玉樹的濁世佳公子:
嬌特別有意義的一個特質,在於它傳遞著一種難以描繪的、關於“態”的美感。
態本身是很主觀、很意識流的表達。我們經常說美人就美在她們會創造出一種能夠感染別人的氛圍,換個說法是,她們很擅長讓自己處於一個能夠激發他人情感情景狀態中。
而所謂“一眼萬年的瞬間”,正是被別人看到的在某個場景中恰好呈現的態。比如緊貼著溼潤青草的肌膚:
又比如回眸一笑中眼裡漾起的微光:
這才是態最妙的地方,也是嬌最美的地方。多年之後回憶起來,人們很難記得當時的美人具體是長什麼樣子,人們記憶中的美更多的是情緒被觸動後的欣然感。
所以嬌之態,既代表著一眼萬年、一擊即中的瞬間美,又代表著流動的氛圍美。
裡面包含了從平面的、靜態的美感,到立體的、動態的美感。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述楊貴妃新承恩澤之後的狀態,是:“侍兒扶起嬌無力”。
這時候的身上自帶饜足後的嬌惰之美——嬌媚慵懶、精神不振的樣子更有嬌冶豔麗的媚態。
前一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被屏風遮擋住的春光,那樣影影綽綽、嫵媚動人的嬌影讓人十分心動:
後一句“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大概也能猜測到楊貴妃故作嬌痴之態的嬌言嬌語,又是怎樣的撩人:
這一切,都是嬌之美,也是嬌的魅力。
我們可以發現,越是嬌美的美人、越是夢幻浪漫的場景,一身白衣的素色裝扮往往更有“花樹堆雪”般的美。
不需要再用過多的、過於穠麗的色彩來襯托美豔,越是清新幹淨、越是性感。這是白月光與紅玫瑰融為一體的高光時刻:
她們的嬌美,本身就像一場風花雪月:
02
姣之媚,皎之明
《紅樓夢》這樣描寫林黛玉的美人相:“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
姣,好也。姣美就是指容顏美麗、體態健美的美好狀態。
《孟子·告子上》中曾說:“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
公孫子都是古代十大美男之一,更是春秋第一美男。因為武藝高超,相貌英俊,深得鄭莊公的寵愛,他的姣美天下皆知。如果有人不知道,那這個人的眼睛也可以捐了。
“姣”這個字很有戲劇性,褒義可以指代一切美好的容貌儀態,而貶義又可以過度理解為淫亂妖媚。
這種忠於慾望、並不忠於道德的享樂派理念,就像是《第一爐香》中描寫的安於荒淫的梁太太、墮落於慾望的葛薇龍、以及遊離於不堪的喬琪喬。
這類多情又美好、妖異又乖戾的女性形象,就像中外神話傳說中的妖女。她們有著優越於常人的才情美貌,也許是初入人世、不懂情愛,想尋求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戀:
也有可能是為情所傷、變得冷血狠絕,對渣男痛下殺手;或者就像那些姣美的海妖一樣,專門迷惑男性、採陽補陰,這是屬於她們自己的食物鏈:
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聶小倩》中的女主小倩,就是美貌無雙的豔鬼。雖然曾被脅迫著害人,有著兇狠妖媚的一面,但同樣保留著自己的本心,面對正義也找回了屬於自己的純美。
像小倩這樣亦正亦邪的女性角色,就是對姣美最好的詮釋。
“月夜不寐,願修燕好。”
面對這樣身嬌體軟、容貌惑人的美人,耽於慾望怎麼能簡單的用荒淫來形容呢?
有能力有魅力成為慾望的集合體,並不一定就是“壞”。姣美也因此成為很有戲劇性、很有層次感的風情,帶有讓人慾罷不能的屬性。
除了姣字,還有一個“皎”字。“白”與“交”聯合起來表示“月光與月影相交錯”、“月夜中黑白兩色相交相錯”。本義指月光月影黑白分明,也象徵著如同皎月般明亮潔白的質感。
“月皎露華窗影細,風送菊香粘繡袂。”
描繪的就是一種朦朧的、影影綽綽的夢幻純美。
用皎月來歌頌女性美,這種描述超越了容貌儀態,上升到了對“質”的追求。
如清風皎月般的氣質,是雲端般的美人所擁有的高潔品質。
郭沫若在《喀爾美蘿姑娘》寫到:“熊熊的火星正如一粒紅火從天際上升,好像在追逐那清皎的少女星的光景。”
美人美景、美夢美好,這些都是嬌、姣、皎這些文字傳遞給我們的魅力風情。
雖然它們看起來只是很尋常的字、尋常的形容詞,但裡面卻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文化、不同風格的魅力。而這些,都是屬於女性的美好。
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什麼事,能夠阻擋人們不斷吟唱對女性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