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業界巨頭的,下半年來推出了多款作品。不過這些來自不同工作室、型別各異的遊戲,所取得的市場表現卻相差巨大。單單是最近兩個月,玩家們就見證了匆匆關服的《星鳴特攻》,以及叫好又叫座的《宇宙機器人》的誕生。
特別是後者的優秀表現,讓不少玩家認為索尼對開發休閒型別的小體量遊戲更加擅長。
可有起就有落,近期索尼新上線的全平臺遊戲《樂高 地平線大冒險》,就又一次重新整理了外界的認知。無他,這款作品創造了索尼遊戲在Steam平臺的線上玩家最低值——在釋出後首日,《樂高 地平線大冒險》的線上玩家峰值僅有602人。
與之對比,此前索尼遊戲在Steam平臺線上玩家數最少的遊戲,分別為2022年登陸PC的《麻布仔大冒險》的610人,以及不久前《星鳴特攻》的697人。而作為一款全平臺同期釋出的新遊戲,《樂高 地平線大冒險》的表現顯然未能達到預期。
影響一款遊戲市場表現的因素很多,而《樂高 地平線大冒險》不受玩家待見,原因還是在題材和價格這兩點。
作為索尼旗下的知名遊戲IP,以往的《樂高大冒險》系列,都會以影視劇、動漫IP為取材物件。但這一次,《樂高 地平線大冒險》的參考物件卻是索尼自家的另一款遊戲《地平線》系列,這天然少了一些對玩家的吸引力。
——如果我想體驗《地平線》的故事,為什麼不直接去玩它呢?
另一方面,就是索尼遊戲天然要高於普通3A作品的價格。甭管是全平臺同步發售,還是延後上線的PC移植版作品,索尼遊戲的價格都要高得多。然而遊戲的體量,卻又達不到3A遊戲的級別。通關《樂高 地平線大冒險》的時長,至多不會高於10小時。
題材缺乏吸引力、價格高外加獨立遊戲級別的體量,《樂高 地平線大冒險》難免會讓玩家覺得有些溢價。在Steam平臺的表現不佳,也就可以理解了。而一款遊戲如果在首發時得不到大多數玩家的認可,後續同樣很難再有突破了。
其實不單單是《樂高 地平線大冒險》,上述提到的問題在其他索尼遊戲身上也同樣存在。為了遊戲的銷量資料考慮,未來官方或許也應該考慮一下,在遊戲價格上做出一些讓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