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你們最近刷到過“毒糕點”、“毒麵包”影片嗎?
影片裡說,我們吃的月餅、小麵包裡,很多都含有“致命毒物”脫氫乙酸鈉!長期食用傷肝傷腎,甚至引起中樞神經損傷!
一時間,脫氫乙酸鈉被吵上了熱搜!編輯部的媽媽們也討論熱烈:
@molly 發現平時給娃常吃的夾心麵包,就有它。
@林林 早餐愛吃麵包,現在也不太敢吃了。
雖然新國標裡,麵包、糕點、烘焙食品都將停用脫氫乙酸鈉,但要到明年 2 月才開始實施。
之前這個過渡期,就很尷尬了。媽媽們難免心存疑惑:
娃已經吃了含有脫氫乙酸鈉的麵包怎麼辦?
家裡有的還能吃嗎?
買麵包要怎麼選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脫氫乙酸鈉(也叫脫氫醋酸鈉),是一種常見食品防腐劑。對酵母菌、黴菌的抑制效果尤其好,很多面包、糕點裡都有它的身影。
尤其像孩子愛吃的吐司、瑞士捲、蛋黃派,這類糕點鬆軟香甜,含水量較多,很容易滋生細菌、腐敗變質,通常都會新增脫氫乙酸鈉。
我們從超市貨架上隨便拿了幾個麵包,確實配料表裡都能看到它。
想到娃平時就在吃這些小麵包,老母親不禁心頭一緊:孩子的肝腎不會有影響吧?
在這裡先跟大家寬寬心:咱們平時在正規商超能買到的麵包、糕點,基本都符合現行國標。脫氫乙酸鈉含量在安全範圍內,出現肝腎損傷的風險並不高,不用太擔心。
而且脫氫乙酸鈉攝入後,在人體內會代謝為乙酸(食醋中的主要酸味物質,毒性極低),沒有明顯的體內積蓄性。
網傳的 “傷肝傷腎”的結論,來自一組動物實驗。實驗中的大鼠,是多次、反覆、大量地食用脫氫乙酸鈉後,可能會出現此類問題。
(200 mg/kg BW 連續灌喂 6~12 天 注:每 kg 體重給 200mg 食用量,BW代表體重)
拿麵包舉例,現行國標中脫氫乙酸鈉新增上限是 0.5 g/kg ,一個3 歲孩子(體重 約20 kg ),每天要吃 8 公斤麵包,才可能達到實驗提到的中毒劑量。正常情況,哪有孩子能吃得下啊.......
所以,即便孩子之前過吃這樣的小麵包,家長們也不用太擔心。
你是不是也很納悶兒:既然是麵包、糕點裡使用的常規防腐劑,為啥突然要停用了?
我們諮詢了幾位專業營養師,一起來聽聽業內人士的分析:
一來麵包、蛋糕這些烘焙食品越來越多,很多家庭經常會吃,而脫氫乙酸鈉目前還沒有特別明確的人體食用量研究。安全起見,限制新增在我們常吃的烘焙食品裡。
⏩向左滑動檢視新舊規對比
主要是適用範圍和劑量大大收緊
二來有些不法商家,違規、過量新增脫氫乙酸鈉,危害大家的身體健康。限制新增,也是對我們的保護。
2017年,寧夏就曾發生過一起脫氫乙酸鈉中毒事件:多名 4 歲以下兒童,因喝了違規新增脫氫乙酸鈉的牛奶,集體出現了氣喘、站立不穩等症狀。
一句話,收緊食品新增劑的使用,自然是好事一樁。
如果家裡經常吃麵包,選配料表裡沒有“脫氫乙酸鈉”的產品就好啦~
雖然新規要明年 2 月 8 日以後才正式實施,但現在也有不少商家已經提前“整改”了。
另外,買保質期短或者現做的麵包,也是個方法。
提醒一下:即便沒有脫氫乙酸鈉,大部分麵包、糕點,也是高油高糖重災區。無論大人小孩,都少吃為好哦。
實在想吃,咱看一眼成分表,選脂肪、碳水低的~
❌像巧克力夾心包、椰蓉包、牛角包、肉鬆包這類麵包,製作時會額外加可可脂、起酥油、奶黃醬等油脂,不建議給娃經常吃。
牛角包蓬鬆的質感,是層層反覆大量塗黃油疊出來的
✅可以選擇樸素一點的全麥麵包、貝果、吐司,或者中式蒸饅頭、窩窩頭當早餐主食也很不錯~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你家娃平時吃麵包嗎?選零食你都看重什麼?歡迎留言來聊聊 ~
*部分圖片來自商家詳情頁
參考資料:
[1]畢思才, 肖宜容等. 脫氫乙酸鈉對不同性別Wistar大鼠凝血功能的影響[J]. 動物醫學進展, 2024, 45 (01): 83-88.
[2]杜宏舉, 譚壯生等. 常用食品新增劑脫氫乙酸鈉的急性毒性效應研究[J]. 毒理學雜誌, 2022, 36 (04): 292-296+303.
[3]肖瀟, 李國君等. 基於系統文獻檢索食品新增劑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危害識別[J]. 中國食品衛生雜誌, 2020, 32 (05): 582-588.[4]針對《一起牛奶中脫氫乙酸鈉中毒事件調查分析》文章質疑的回覆[J]. 中國食品衛生雜誌, 2020, 32 (03): 348-350.
[5]耿雪, 張曉鵬等. 脫氫乙酸鈉遺傳毒性研究[J]. 中國食品衛生雜誌, 2020, 32 (02): 118-123.
[6]GB 25547-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 脫氫乙酸鈉[S].
[7]GB 2760-202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 脫氫乙酸鈉[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