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 ▲ 關注「歐茜醫生」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點選下方影片 即可觀看
我一直講,其實家庭干預還是機構干預,不是選擇干預方式的標準,標準是要符合科學干預。科學干預的標準我推薦看美國兒科學會2020年發表的、有關孤獨症的臨床報告。
這份報告我翻譯成了中文給大家參考,但是文字密度非常高,同時很抽象。所以,我決定給大家分享一些實操的點,來考察給你提供專業服務的人,臨床思維能力對不對。
今天,先講強化物開發。
首先記住三個關鍵詞:持續開發、種類豐富、往上走。
強化物,說直白點,是教學中孩子學習的動力。
找出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的過程,就是強化物的開發。強化物從本能的吃喝,到對玩具和玩法的興趣,也包括社交強化,甚至到自我實現和人生意義。
如果譜系的孩子能以某種自我實現作為目標驅動自己去完成學習和工作,這是非常良性的訊號。
其實這裡麵包含了三種資訊:
1.強化物是變化的,而不是不變的,隨著孩子能力的提升,強化物等級理應往更高階的需求上走;
2.強化物的種類永遠是豐富比單一好,不斷找到譜系孩子學習的動力,是好乾預的基礎;
3.既然強化物是變化的,且應該追求豐富,那強化物開發就應該是持續的,而非一次性的,應該隨著孩子能力的提升動態調整。
舉個例子:
假想遊戲是孩子強化物,那它的前提就應該是孩子有機會嘗試且有能力玩假象遊戲。
如果孩子還不能假想,就不可能玩假想遊戲,那假想遊戲就不可能是孩子的強化物。
但孩子此刻不會假想,不代表將來他不會假想。
當他會假想了,又帶他嘗試假想遊戲,那一刻假想遊戲就可能成為孩子的強化物。
所以,現在不是強化物的東西,不代表以後不是,現在是的,不代表將來也是。
所以持續地開發孩子的強化物,動態的觀察孩子的強化物是高質量干預的前提和基礎。有完善的、持續的、強化物開發的過程,且貫穿干預過程的始終是高質量干預的基礎。
一個機構,如果不重視開發強化物,也沒有辦法解決教學中強化物開發的問題,結果可能就是無限趨向於“低階”的接近本能的強化物——吃的。
強化物單一,甚至只用吃的,基本能得出機構教學很“刻板”的結論了。
這樣的機構建議掉頭就走吧。
養育自閉症兒童不易
如果您想聯絡歐茜醫生
歡迎掃描二維碼聯絡小助手
幫助更多有需要的自閉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