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因的失敗,失去喬布斯、庫克沒有極客精神、押錯技術路線等等都可以算作是帝國的裂縫。但倘若喬布斯復生,蘋果能夠在AI時代繼續引領創新嗎?今天來看,答案也未必是確定的。
作者 |陳白
圖源 |圖蟲創意
生成式AI技術革命給科技世界帶來的衝擊,正在資本市場以真金白銀的方式體現出來。截至1月12日美股收盤,的市值達到2.89萬億美元,正式超過市值2.87萬億的蘋果公司,重回科技公司王座之上。
2012年,正是在庫克出任蘋果CEO,喬布斯查出患病之際,庫克利用調整蘋果營銷策略和產品策略的機會,一舉將蘋果的市值推到科技股的第1位,成功超越微軟。至此,蘋果開啟了獨霸科技股的發展歷程。隨後的十餘年中,蘋果一直穩坐全球科技公司榜首位置,不僅如此,在2018年和2020年,蘋果還成為了歷史上市值第一個超過1萬億美元和2萬億美元的科技股公司。
人們都喜歡關注成功者的故事,全球都在歡呼微軟的成功,這家自PC時代就引領全球的公司,在AI時代成功透過開放式創新完成逆襲。而曾經以顛覆式創新為殺手鐧的蘋果,卻逐漸成為了落後的代名詞——看看庫克手裡的牌吧,降價促銷、改變機型大小、調整機殼顏色,庫克完成了對喬布斯遺作長達十年的修補,卻也幾近江郎才盡。
資本市場不再相信庫克,而這甚至並不是因為庫克做得不夠好,相反,從CEO的職責上來說,庫克的工作幾乎無可指摘。在臨危受命於喬布斯之時,他的全部職責就是做好管理工作。但這恰恰也是科技世界的殘酷法則: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
過去十幾年間,蘋果是如此成功,以至於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不可逾越的神話,而蘋果的方向,也很大程度上成為全球極客的狂奔路徑圖。但當人們再一次站在技術分叉的路口,選擇也再一次出現了——是押注需要天量算力支援的模型訓練,還是押注虛擬現實、元宇宙這些在過去幾年被炒得非常火熱的概念?
時至2024年,這一選擇題的正確答案已經很清晰了。在蘋果推出顛覆性的iPhone之前,全球通訊市場是諾基亞以及其身後摩托羅拉、三星等公司的天下。而如今的蘋果,站在了和它曾經打敗過的諾基亞同樣的尷尬位置。
歸因蘋果的失敗,失去喬布斯、庫克沒有極客精神、押錯技術路線等等都可以算作是帝國的裂縫。但倘若喬布斯復生,蘋果能夠在AI時代繼續引領創新嗎?今天來看,答案也未必是確定的。
從OpenAI到微軟復興乃至特斯拉的成功來看,創新源自於開放、開源和大量去中心化的資料基礎上的“湧現”。我們如今所熟知的大語言模型乃至多模態,其基礎架構都是基於海量資料基礎上形成的智慧。這在創新學界稱之為開放式創新。可以看到,無論是微軟還是特斯拉,都極其重視開源社群的建設,特斯拉甚至還在開源社群公佈了自己的設計稿。退一步說,微軟之所以能夠投中OpenAI,本身也是微軟足夠開放的成果。
但我們回過頭看,蘋果的創新路徑明顯不一樣。一定程度上,iPhone的誕生是極其中心化的創新。它是高度依賴於喬布斯的個人想象力和創見的顛覆式創新,這也是為什麼在喬布斯離開之後蘋果就常年被詬病為再無創新能力。
但OpenAI不一樣,在2023年末的那場震驚全球的公司內鬥中,你會發現,山姆·奧特曼僅僅也只是整個創新鏈條中的一環,甚至很多時候人們發現,奧特曼彷彿是OpenAI的庫克。但在OpenAI,無論是誰,都沒有扮演喬布斯的角色。
當然,這並不是否認顛覆式創新的價值。一定程度上,顛覆式創新的能力就是偉大企業家存在的全部價值。但週期和風潮總有變化,當技術變革來到了人工智慧時代,當偉大不能被計劃,開源和湧現的能力在這一階段可能更為重要。
中國企業家張瑞敏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這句話即便在全球語境中也有其參考價值。在這場全球矚目的科技王座爭奪戰中,蘋果並不是輸在過早失去了喬布斯,也不是輸在庫克的能力有限,而是蘋果沒有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
The END
微訊號 |eeojjgcw
新浪微博 |@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