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銜遠科技及新壹科技等的"官宣",新一批國產大模型透過備案的進展浮出水面。綜合多方訊息,此批共有13家企業的14款國產大模型入列,人工智慧企業及垂直領域廠商各有千秋。隨著大模型監管進入常態化,垂直大模型的落地應用趨勢也越發明顯,商業化蓄勢待發。
第四批備案出爐
1月26日,值得買科技在官方公眾號宣佈,其主營業務什麼值得買App的大模型產品"AI問答機器人",正式透過國家《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此前一天,銜遠科技也透過公眾號宣佈,其自主研發的品商大模型和多模態大模型"摹小仙"成功透過備案。
據瞭解,銜遠科技也是此批透過備案的企業中,唯一有兩個大模型產品透過備案的企業。此外,第四正規化和新壹科技也分別於1月23日和1月19日釋出了類似的訊息。
據悉,除上述4家企業的5款產品外,獲得新一輪備案審批的還包括的"小愛同學AI助手"新功能、"零一萬物"大模型、創思遠達"魔方"大模型、步刻科技"微步情報智腦"大模型、BOSS直聘"南北閣"大模型、識因智慧"一葉輕舟"大模型、脈脈"智慧問答"新功能、智聯招聘"AI改簡歷"新功能、掌閱"閱愛聊"微信小程式。
零一萬物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備案資訊以網信辦相關部門相關官宣為準。此外,記者還聯絡了小米、BOSS直聘、掌閱等企業,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根據公開報道,去年8月31日,首批8家大模型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的訊息引發廣泛關注,百度、位元組、智譜AI等均在其中。
2023年11月初,第二批透過備案的公司密集宣佈,產品將面向廣大使用者開放,其中包括網易有道"子曰"教育大模型、崑崙萬維"天工"大模型等。一個多月後,第三批國產大模型透過備案,包括京東"言犀大模型"、快手"快意大模型"等。
去年8月15日,《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其中提到,提供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展安全評估,並按照《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履行演算法備案和變更、登出備案手續。
今年1月5日,國家網信辦根據《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釋出了第三批境內深度合成服務演算法備案資訊。新壹科技CTO張華偉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透過大模型備案即意味著可以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但演算法備案和大模型備案本身並沒有直接關係。
對於兩者的區別,張華偉表示,深度合成演算法備案是產品裡使用了AI內容生成的功能,上線產品到應用市場時平臺稽核時需要用到的AI能力可以來自於第三方。而大模型備案是自研訓練大模型,可以提供服務給第三方或者自己產品的備案。
垂類廠商露頭角
"2023年的主旋律是如何做大模型,2024年的主旋律是如何用大模型。"在近日的一場公開活動上,三六零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如此說道。在他看來,千億大模型是"通才",但是在單項技能上,經過專業訓練的垂直大模型只強不弱,面向企業級場景的百億引數大模型成本更低,價效比更高,更適用於企業級場景。
事實上,自打大模型風起,行業就一直存在著通用大模型和垂類大模型誰能"獲勝"的討論。而此次新一批大模型備案的落地,也不乏垂類廠商的身影。
比如什麼值得買"AI問答機器人",根據官方介紹,其是一款消費領域垂類產品,將透過對話形式與使用者進行互動,幫助使用者快速甄選全網優質好物連結。
新壹科技推出的新壹影片大模型,則是目前國內首款聚焦影片領域的人工智慧大模型。據悉,新壹影片大模型驅動的產品和服務已覆蓋金融保險、融媒體等多領域細分場景,大幅提高了各垂直領域的創造力和生產力。
"從科技大廠和大語言模型到如今更多垂直領域的大模型,這可能意味著垂直領域的大模型商業化進入提速階段。"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表示,垂直領域的大模型更專注於解決具體行業問題,例如智聯招聘、什麼值得買等。這樣的趨勢可能是因為企業逐漸認識到大模型在特定領域的應用潛力,並積極投入研發與應用。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慧專家郭濤也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垂直領域的大模型更能滿足特定行業和領域的需求,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和商業潛力。
去年11月釋出的《北京市人工智慧行業大模型創新應用白皮書(2023年)》曾提到,通用大模型趨於收斂,垂直行業應用成為大模型產業落地的關鍵賽道。大模型發展呈現出從技術到產品、再到商業化應用的發展路徑,並不斷深入垂直行業領域。
但在商業化落地方面,垂類大模型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挑戰。張雪峰認為,垂直領域的特殊性可能導致訓練資料相對有限,而大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資料來達到最佳效果。其次,行業內標準和規範尚未完全確立,這可能導致一些不確定性和爭議。最後,大模型的商業化應用需要深度融合行業需求,這要求企業具備跨學科的合作能力。
市場需求也是垂類大模型需要邁過的一道坎。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也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垂直領域的大模型需要針對特定行業或場景進行最佳化,市場需求和接受度是關鍵。如何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滿足使用者需求,是垂直大模型需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技術成熟度、盈利模式探索、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以及應對行業競爭壓力實現市場份額的提升,都是垂直大模型需要思考的問題。
監管發力常態化
伴隨著第四批大模型備案透過,監管常態化推進的態度一目瞭然。據瞭解,《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是中國首份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監管檔案,也是全球第一部AIGC管理辦法。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曾表示,該辦法提出國家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採取有效措施鼓勵生成式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
郭濤提到,備案制度的設立,一方面體現了監管部門對於大模型發展的關注和支援,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監管部門對於大模型的管理和規範的決心。透過備案,大模型的開發和應用有了明確的法規依據,這對於保護使用者權益,防止技術濫用具有重要意義。
而在商業化方面,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北京商報記者提到,透過備案是提高大模型商業化門檻的一個重要步驟,對於大模型商業化而言,備案制度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明確了商業化主體的合法性和合規性,二是為商業化提供了監管機構的認可和支援。
張玥認為,大模型備案透過,可以提高企業信心、規範市場秩序、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也有助於促進產業鏈的發展,促使企業與上下游展開更深入的合作,推動產業鏈的完善。
在巨大的機遇面前,監管的作用不能忽視。去年年中,麥肯錫的報告曾提到,如果將分析的63種生成式AI應用於各行各業,將為全球經濟每年帶來2.6萬億至4.4萬億美元的增長。這一預測還未將所有的生成式AI應用計算在內,若將尚未研究的應用計算在內,生成式AI所產生的經濟影響可能會翻倍。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提到,現在的管理之下,有一些沒有備案的小產品也能上線,主要原因還是迫於國內產品迅速發展的需要,管理上也擔心落後。
北京商報記者楊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