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並稱為“南阿里,北慧聰”的慧聰集團,2023年深陷虧損。而其虧損的主要原因,來自北京慧聰互聯預期減值虧損、商譽無形資產減值以及貸款業務減值。
消金界發現,從2014年開始,慧聰集團陸續將小貸、租賃、銀行牌照納入囊中,並稱要“擺擂臺對抗傳統銀行”。本想吃一波網際網路紅利,如今卻帶來高額壞賬,公司僅以500萬元的價格,出售慧聰互聯(合併淨資產約2.5億元),預計一次性減值虧損5.9億元。不禁讓人感慨唏噓。
而這只是當下小貸行業的一個縮影。在強監管、高風險的趨勢下,行業仍在加速出清。
01
又一家網際網路小貸擬出售
電商鼻祖慧聰集團(02280.HK)正在加速出清旗下金融業務。
近日,慧聰集團釋出公告,預計2023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17億元至20億元。公司稱,虧損主要為出售北京慧聰互聯預期減值虧損、商譽無形資產減值以及貸款業務減值所致。
根據公告,集團建議出售北京慧聰互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有關的預期減值虧損。預計建議出售將於2024年上半年或前後完成。
虧損的主要原因,來自平臺及企業服務事業群項下的小額貸款業務出現若干重大逾期貸款,預期2023年將取得應收貸款及利息減值虧損2.40億元。而集團以僅500萬元出售慧聰互聯(合併淨資產約2.5億元),預計一次性減值虧損5.9億元。
消金界發現,慧聰互聯持有100%天津慧聰租賃股權、40%神州數位慧聰小額貸款公司股權,以及9.78%金谷農商行股權。
在網路小貸牌照價格的高位時期,甚至叫價上億元。而早在2017年,慧聰以12.27億港元收購神州數位(00861.HK)所持有的神州數位慧聰小貸60%股本權益,如今出售價格與淨資產出現嚴重背離,不僅讓人唏噓。
這只是當下網路小貸行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金融風險的增加和監管的加強,行業加速出清,不少公司對旗下的小貸業務作出調整,進行相關業務轉型。
對於網路小貸來說,相關管理辦法一直未有出臺,政策方向不明朗。一方面,受讓方要面臨實繳資本、存量業務、資金來源等嚴格審查;另一方面,僅“50億元註冊資本金”的限制,就導致承接方寥寥無幾。因此不乏機構直接放棄股權轉讓。而巨頭又在不斷加碼,導致行業“馬太效應”加劇,詳見(《騰訊、位元組跳動、京東紛紛增資旗下小貸至50億元,網路小貸牌照為啥又“真香”了?》)。
02
重慶市僅20家在運營網路小貸公司
央行最新披露的資料也揭示了小貸行業當下的困境。
1月26日,央行在其官網釋出《2023年小額貸款公司統計資料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5500家,貸款餘額7629億元。從企業數量和貸款規模看,小貸公司去年全年減少了458家,貸款餘額減少了1478億元,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已經不及10年前。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小額貸款行業集中度最高的地區,重慶市小貸公司貸款餘額出現大幅縮減。
截至2023年末,重慶市小額貸款公司實收資本1057.05億元,貸款餘額1171.58億元,而2022年末實收資本和貸款餘額分別為1178.91億元、2384.18億元。
也就是說,過去一年的時間,重慶市小額貸款公司實收資本未出現大幅變化,但貸款餘額縮減超過50%。僅重慶市的小貸公司,貸款餘額縮減比例就佔據了全國的80%。
在網路小貸方面,此前重慶市擁有45家網路小貸牌照(詳見《45家網路小貸!重慶地方金融監管公佈最新小額貸款公司名錄》)。但消金界發現,如今實際展業的網路小貸公司不過20家。其中全國註冊資本超過50億元的11家小貸公司中,有7家在重慶,包括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貸餘在2000億元左右。
相較於小貸公司,網際網路小貸多透過自營與渠道合作的方式展業,而線上貸款業務的規則、與第三方平臺的合作邊界等在監管制度方面仍是空白。未來行業依然面臨政策調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