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12月6日報道,韓國央行行長在韓國發生短暫戒嚴風波後表示,與“中國競爭加劇”以及美國當選總統擬加徵關稅二者相比,政治危機對韓國經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
李昌鏞表示,受韓國總統本週實施戒嚴令失敗的影響,韓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關鍵結構性改革”將被推遲。但他強調,外部因素給韓國經濟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是我們下調今年和明年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特朗普勝選且共和黨同時拿下參眾兩院多數席位,李昌鏞也提出了對美國“紅色掃蕩”的擔憂。
李昌鏞表示,今年韓國出口增長表現良好,但仍下調了出口增長預期,有兩大原因:一是美國擬加徵關稅,二是“中國的競爭力確實在快速增強”,中國國內外商品供過於求的情況也在增加。
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 資料圖 英國《金融時報》
報道稱,早在本週發生戒嚴風波前,亞洲第四大經濟體韓國就已經在與疲軟的國內需求和高額的家庭債務作鬥爭,此外,韓國還面臨來自中國出口商的激烈競爭。
有分析指出,若無法擺脫單一出口依賴和內需疲軟的局面,韓國經濟可能將長期陷入低增長甚至停滯狀態。
上週,韓國央行意外降息,外界認為,韓國央行正試圖透過調整貨幣政策為經濟注入動力。
在尹錫悅3日晚宣佈戒嚴後,Ishares MSCI韓國ETF一度下跌逾6%,韓元兌美元匯率下跌近3%。韓國政府稱,如有必要將提供“無限流動性”以穩定市場。
李昌鏞認為,尹錫悅的短暫戒嚴令對韓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是“短暫的,而且相對溫和的”。他表示,“我們迅速而全面的預防措施很快穩定了金融市場。”
尹錫悅7日透過電視直播就緊急戒嚴風波向國民道歉,對於今後的總統任期和政局穩定方案,將全權委託給執政黨。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黨首韓東勳表示,當前狀況下,尹錫悅已不可能正常履職。韓國最大在野黨黨首李在明說,尹錫悅要麼主動辭職,要麼接受彈劾。
7日下午,韓國國會將正式投票表決針對尹錫悅的彈劾動議案。觀察人士認為,儘管此次戒嚴風波迅速降溫,韓國仍將面臨長期的政治動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