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雪、實習生馬小雨武漢報道
光電子資訊產業是廣泛應用的戰略高技術產業,也是我國有條件率先實現突破的高技術產業。《湖北省突破性發展光電子資訊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提出,到2024年,全省以光電子資訊為特色的電子資訊產業規模力爭突破萬億元,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在全國“獨樹一幟”的領先地位。
1月30日,在2024湖北兩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以下簡稱“烽火通訊”)黨委書記、董事長曾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建議發揮好科技領軍企業規模引領力、成果轉化力、品牌影響力與人才吸引力,助力湖北省光突破性發展。
《21世紀》:當前,湖北省光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現狀如何?還需重點突破哪些發展困境?
曾軍:在與行業夥伴、產業鏈上下游密切交流溝通中,我們發現湖北的光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的確走在行業前列,但要突破性發展,仍有一些問題和風險需要重點關注。
一是領軍企業規模亟待提升。2023年,全國電子資訊競爭力百強企業中,有15家企業營收超過千億,但湖北省暫無規模過千億元的光電子資訊企業,過500億元的企業僅有2家。
二是科教資源優勢轉化不夠。湖北是科教大省,高校院所數量排名前列,但光電子資訊產業規模、地位與科教資源、實力不匹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對接不足,存在融合程度不夠、轉化效率不高。
三是叫得響的品牌數量偏少。據全球品牌研究院釋出的《2023年度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排行榜》,湖北入選品牌11個,而湖南(12個)、四川(15個)、福建(20個)、山東(26個),且沒有品牌進入TOP100。
四是高階科技人才儲備不足。目前能夠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創新的高層次創新人才不足,在企業任職或承擔顧問角色的院士數量不足,距離全球科技創新人才高地目標還要持續加力。
《21世紀》:對於光電子資訊企業而言,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改善發展難題?
曾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科技領軍企業在市場化的競爭中已經積累了深厚的基礎能力,如何發揮好這些能力,是產業突破性發展的重要抓手。基於此,具體有以下四點建議。
一是發揮好科技領軍企業的規模引領力。建議針對行業龍頭企業,“一企一策”制定專項產業提升方案,加快打造千億級世界一流光電子資訊企業。發揮好省內運營商在提供基礎設施、推動應用創新、整合產業生態上的能力優勢,強化資源傾斜,進一步放大運營商的融通帶動作用。
二是發揮好科技領軍企業的成果轉化力。建議政府牽引企業和高校對接,適當讓企業參與到高校科研專案的評審評估中,制定合理的專利許可費標準,推動技術論文轉化為可實用的產品;牽引省內資訊通訊供應商和電信運營商等產業鏈上下游組建創新聯合體,以5G+工業網際網路等課題專案為載體,實現創新能力提升。
三是發揮好科技領軍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建議依託重點企業,培育世界名企,打造一批市場認可度高的名品,匯聚一批行業地位高的名家;聚焦資源,聚力培育打造5至7個世界級品牌,拓展“光博會”等品牌活動的影響力,推動實現“中國光谷”到“世界光谷”的品牌升級。
四是發揮好科技領軍企業的人才吸引力。建議政府聚力引進關鍵重點行業人才,特別是在海外的優秀科學家和創新團隊,有針對性實行人才稅收優惠減免,在醫療保健、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支援。
《21世紀》:近年來,湖北省在光電子資訊產業人才培養上採取系列專項行動,當前,在人才培養上還有哪些不足?如何改善?
曾軍:在實踐中發現,光電子資訊產業人才培養困境具體表現為:在中學教育階段,對學生興趣培養和職業規劃牽引還不夠;在職業教育階段,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的有效對接不夠;在高等教育階段,教學成果、智力成果向產品成果、經濟成果的轉化還不夠。
我們需要系統思考、長遠打算,在教學培養的全過程中推動校企合作,為湖北省內光電子資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築牢人才根基。具體有三方面建議。
一是建議政府加大行業知識科普力度,在中學教育階段增設光電子資訊方面的興趣課,發掘產業的好苗子;支援有條件的高校院所與光電子資訊企業共建資訊通訊、微電子學院等產教融合平臺,加大面向公眾的科普宣傳,擴大光電子資訊相關專業招生規模,疏通產業人才的源頭活水。
二是建議政府推動職業學校與企業緊密合作,實踐教學和技能培訓並重,培育一批光電子資訊工程技術和應用技能型人才。學校和企業共同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學校藉助企業的裝置和實踐經驗,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企業利用學校的實踐教學資源,開展員工培訓和技術研發等活動。
三是建議政府統籌、指導、推動校企合作人才專項,匹配相關支援政策、服務平臺、保障機制,為高校相關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平臺。在本科教育階段,建議重點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以專案制形式,支援引導企業參與到學校的教材開發、教學設計等重點領域,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在碩博教育階段,建議政府全力支援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落實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試點工作,提供政策、資金、資訊服務等一攬子資源支撐,著力培養卓越工程師後備力量。
《21世紀》:產業“破圈”也是謀發展的手段之一,光電子資訊如何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從而達到1+1>2的效果?
曾軍:在與產業鏈上下游及高校院所的密切交流溝通中,我們感受到湖北省內智慧網聯汽車產業日新月異的變化,但也發現“汽車晶片”仍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問題,主要表現在汽車晶片國產化率低,自主研發難度高、代價大;汽車晶片產業鏈配套不足,需求側、供應側還未有效拉通;區位聯動不足,車谷、光谷1+1>2的區位融合優勢還未有效發揮。
因此,獨樹一幟的湖北光電子資訊產業和底蘊深厚的湖北汽車產業可以進一步發揮融合效應,在推進汽車晶片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助力產業自身尋找到更多應用場景。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是推進“點”的突破,重點支援種子企業做大做強,更好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建議政府“一企一策”、制定專項產業提升方案,重點扶持二進位制半導體等一批致力於車規級晶片產業突破性發展的科技企業,建立起國產車規晶片技術的護城河,助力產業科技不斷做強;制定鼓勵政策,鼓勵“國貨國用”,推進車企使用國產晶片,形成規模效應,促進下一代晶片研發進入良性正迴圈。
二是推進“鏈”的協同,做強車規級晶片產業鏈創新鏈,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圈。建議政府支援聯合體發揮更大作用,牽引更多產學研用相關主體加入,推動車企和國內晶片上下游開展更廣泛合作,構建更完整的產業生態圈;牽引聯合體建立健全資源開放、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協同機制,推動各方共同研發關鍵共性技術和生產工藝,共同打造汽車晶片產業高地。
三是推進“群”的躍升,聚合“獨樹一幟”“底蘊深厚”優勢,“光車聯動”再造千億產業。建議政府以“光車聯動”為總體思路,牽引車谷充分發揮自身汽車產業優勢,與國內晶片企業密切對接,將汽車功能需求深度有效地傳導到晶片設計生產等全流程;鼓勵整車企業制定實施供應鏈戰略伙伴計劃,與晶片企業在測試、採購等層面深度合作,形成完備的供應鏈體系;牽引光谷充分發揮自身光電子資訊產業優勢,鼓勵企業突破汽車晶片核心關鍵IP、設計、工藝,加快車規晶片的研發量產;同時加快c-v2x車聯網產業落地,打造感測器、作業系統、軟體服務應用等相關配套產業體系,形成叢集效應,促進汽車晶片產業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