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葫蘆娃
推薦人:毯叔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見過搞物件主動提分手,最後把自己整破防的嗎?
國際頂級資本機構——貝萊德就是。
不久前,人家前腳退出大A,後腳就放狠話吐槽,給懂行的不懂行的同時逗樂了。
要我說,那根本不算啥!
它要知道最近咱們出的金融新政是怎麼個事兒,哭暈在菜窖裡都算輕的…
1月25日,金融監管總局釋出了兩條重量級資訊——
取消外資股份比例限制,今後外國資本可持有銀行保險機構100%股權;
外商投資准入放開,關於金融業相關限制性措施已經完全清零。
簡單粗暴講,今後外國資本在我國銀行業與保險業的持股比例不再受限;
外資銀行與保險機構的經營業務範圍,也將與中資同行們完全一致。
同志們,這條資本圈新政最炸裂的點就在於:
銀行業和保險業作為金融資本的核心構成,是親閨女,能頂半邊天那種;
現如今呢,護犢子的事兒先放一放,允許親閨女跟外來的洋閨女同臺PK。
從我們國家的一貫風格來看,這個領域全面放開,那真心非同小可!
過去,我們對外資銀行、外資保險機構准入的總資產規模、營業年限、營業範圍都有嚴格要求。
所以外資銀行與外資保險機構,在咱們這一畝三分地始終規模有限——
截至2023年底,外資銀行在國內共設立有41家法人銀行、116家分行和132家代表處,總資產已達到3.86萬億元;
境外保險機構在境內已經設立了67家營業性機構和70家代表處,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已達到2.4萬億元,在境內保險行業總資產比例加一起10%。
3.86萬億和2.4萬億?瞅著很多,但關鍵得看跟誰比——
截至2023年底,全國中小銀行3912家,總資產110萬億,在銀行業總資產中的佔比是28%。
也就是說,外資銀行與外資保險機構在華總資產規模在一起,只佔全國中小銀行總資產規模的5.7%不到。
就這還是把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碼在一起算,如果單說外資銀行,那個比例就更抽象了。
以上,咱還沒算中農工建交以及招商、光大、廣發、民生這類行業巨頭呢…
但你要換個角度想,這一把全面開放外資股份限制與外商投資准入,提供的成長空間也是相當喜人,妥妥的超預期!
在這兒咱們分享兩個細節——
1月21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定調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
1月25日,大A迎來三連陽,滬指更是一度暴漲超3%,重新站上2900點“高位”。
我要沒記錯的話,這是2022年3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當時大A漲得連胡某進都衝進去加倉了,還有啥說的?
至於到底是不是受到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定調,以及金融外資准入重大調整的利好影響?
大夥兒都是有身份證的人,自己判斷。
當前金融業取消對外資限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數月以前,製造業領域投資的全面放開。
製造業之所以有底氣對外資全面放開,其核心潛臺詞就是——
中國製造業,目前已經具備在任何領域裡接受國際競爭,因此最不怕的就是所謂“鯰魚效應”。
吸引全球優質產業資本流入:既有利於就業層面上的鞏固,也能在產業差異性上形成互利。
最典型、最為人熟知的例子,莫過於新能源汽車。
我們放進來一個特斯拉,然後數十個國產造車新勢力緊隨其後,進而推動了汽車工業更換賽道。
如果你能理解為什麼我們要放開製造業外資准入的限制,自然而然就能理解我們為什麼要放開金融業的相關限制了!
在我看來,這倆本身就是一趟買賣,只不過分了兩回幹而已。
我雙手贊同金融領域針對外資的擴大開放。
這是不可抵擋的大勢所趨,而且長遠來看優勢在我。
首先,金融業全面擴大開放,很大程度上能夠遏制外資離場。
2022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額即FDI,流入額和流出額分別高居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
當時的淨流入額1891.3億美元,可轉眼到了2023年前三季度,這一數值是155億美元。
如此對比,還用得著說降幅是百分之幾嗎?
這就好比我給你介紹個物件,告訴你說姑娘體重180斤,那是不是淨重又能怎樣?!
現實就是,截至2023年Q3結束,外資在我國已連續五個季度流出。
有一知半解的小夥伴可能要說了:“你不知道期間鷹醬在加息嗎?它一加息收縮了全球流動性,外資流出很正常!”
你要說這,我就只能拿資料代替拖鞋打臉了——2023年上半年,全球FDI淨流入額同比下滑36%。
接下來,隨著美元降息預期到來,全球範圍內的FDI有望加速修復。
這時候,不光是我們,隔壁的日本、韓國、越南、印度,以及再遠些的墨西哥、巴西啥的都在摩拳擦掌、虎視眈眈呢!
你不趕在這個時候搶跑放開准入,真到跟前鷹醬降息時再放開,吃啥也趕不上口熱乎的。
本山大叔二十多年前賣柺時都告訴大夥兒了:要打好市場提前量!
從技術層面上說,我們選擇擴大開放製造業與金融業的外資准入,核心考量在於——
它們一個錨定的是產業資本,另一個錨定的是金融資本。
其次,引入外資全面進入我國金融市場,有利於深化服務實體經濟。
憑藉我們之前的產業鏈、供應鏈以及人才培養積累,開放外國先進產業資本進入,有利於推動接下來一個時期內的產業轉型升級。
相比之下,開放外資准入我國金融市場,雖有異曲同工之處,但邏輯稍有不同:
當前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機構份額整體佔比較低,連中小銀行都不如。
成長性擁有非常大的預期空間,對於外資流入而言吸引力是相當了得的。
另一方面,我們的金融投資市場強調為實體經濟服務。
在相應的金融監管細則制定與實施之下,引入全球資本有利於擴大對實體經濟的投融資規模。
要知道,資本是天然逐利的,海外資本在弱化國籍屬性層面更是“遙遙領先”。
一旦這部分海外資本加速進入高科技領域?
好嘛,我幹了,你們隨意!
最後,可以有力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外資金融機構要擴大在華投資,就要先把外幣兌換成人民幣。
這樣一來,它們受傷的人民幣規模就會越來越大。
按照我們國內的監管規則與世界通行的《巴塞爾協議》也是如此——
若外資銀行控股加大,其母公司勢必會相應擴大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之份額。
一旦這個局面開始形成,勢必會加速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步伐,並最終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從當前外資銀行與保險機構在國內金融體系中所佔據的份額比例看,其成長空間十分可觀。
這就形成了一個雙贏局面:
外資銀行與保險機構需要追求在華投資、營業規模的有序成長;
我們也需要藉助外資金融機構增持人民幣儲備,持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這對降低匯率風險、穩定金融市場、獲取國際鑄幣稅收入、最佳化全球金融資源配置,並最終是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國際地位大有益處的。
一說到這兒,可能有很多小夥伴忍不住就想問了——
既然開放外資進入金融領域有這麼多好處,那為啥這麼晚才開放?
這我就真得誇一誇咱們金融體系裡的風控意識與風控能力了。
改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金融市場當量都比較小;
尤其是市場主體、證券市場和債券市場三個領域無一例外。
自身體量小,意味著一旦貿然開放,被外資賣空做空的成本和風險就會比較低。
對這個事兒有疑問的,可以去翻翻20多年前,國際金融大鱷狙擊泰銖、收割韓國的故事。
特別是韓國,其實97年、98年前後已經是先進國家了,面對華爾街依舊沒扛下來,這才貢獻了“5000萬國民捐金首飾救國”的名場面。
從那以後呢?我這麼跟您說吧,不少老爺們兒揚言“下輩子投胎去韓國做財閥…”
但殊不知,在韓國作威作福的財閥,充其量只不過是華爾街的嗎嘍和提線木偶。
現在的我們,那可不能同日而語了!
據2023年7月5日英國《銀行家》雜誌釋出的2023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行榜顯示:
全球市值最大的前10家銀行中,中國的銀行霸榜了1/2;
前四名是工行、建行、農行和中行,交通銀行位列第九。
而市值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名的銀行裡,中國的銀行同樣佔據半數:
招商銀行第11名、第12名、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位列17-19名。
就這局面,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進來當“鯰魚”不假,但鯰魚再怎麼遊也遊不成金槍魚。
這一點,鄉親們大可放心,索某斯要是不服氣想出來走兩步,高低能給他忽悠瘸了。
但是,但是,我還是要提醒大夥兒——
儘管咱們體格子已經漲起來了,胳膊粗力氣大,跟誰掰腕子也不怕;
戰略上可以藐視妄圖割韭菜的黑鐮刀,可戰術上必須時刻保持清醒。
海外金融資本並不高尚,其逐利屬性貪婪且現實;
對它們有任何市場層面以外的期待都是不切實際。
就跟人一樣,幾個妹子往堆湊,一提老公罵一宿;幾個爺們抽會煙,一提娘們樂半天。
全球金融大鱷也是這揍性,你尋思啥呢?
所以,接下來做好風控層面的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這兒,咱們就說兩句,給大夥兒吃個定心丸:
國有大行除交通銀行外,其他都是匯金和財政部絕對控股。
它就把大A跟H股所有股權都買光,也不可能拿到核心金融機構的控制權。
更何況,以我們國家一貫“穩字當頭”的優良作風來看,放開准入一定伴隨著嚴格監管。
特別是在關乎到系統性金融安全的核心領域。
某種程度上說,開放與監管互為代償效應,懂的都懂。
我們不妨期待一下相關監管政策及細則的進一步出臺實施。
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入華投資,已經進入史無前例的新時代。
在它們的發酵與共振之下,我們的產業形態與資本市場執行也將迎來史詩級鉅變。
讓房地產市場與資本市場迎來全面牛市,正在上升為集體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