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需求減少,新冠業務驟減,輝瑞整體營收受到衝擊。1月30日,輝瑞披露2023年業績,公司整體營收同比下降41%至584.96億美元,淨利同比下降93%至21.19億美元。如果剔除新冠疫苗Comirnaty和口服治療藥物Paxlovid的影響,輝瑞去年營收增長7%。新冠業務銷售額消失了數百億美元,輝瑞尋求新增長。
新冠業務驟減100億美元
Comirnaty和Paxlovid是影響輝瑞去年業績的主要因素。2023年,Comirnaty實現營收112.2億美元,同比下降70%;Paxlovid實現營收12.79億美元,同比下降92%。二者對輝瑞的總營收貢獻也降至21.37%。
得益上述兩款產品的銷售貢獻,輝瑞在2022年成為首個營收破千億美元的製藥巨頭。2022年,Comirnaty和Paxlovid的銷售額合計達567.39億美元,為輝瑞總營收貢獻了約56.57%。
不過,自2023年初起,輝瑞的新冠產品開始出現下滑苗頭。輝瑞彼時預計新冠產品2023年的收入大幅下滑,Comirnaty的收入預計為135億美元,Paxlovid的收入預計約80億美元。這讓投資者信心大減,該公司2023年第一個月股價累積下跌14%,市值蒸發430億美元。
除了新冠業務的影響,輝瑞還在2023年財報中提到了乳腺癌治療藥物Ibrance(帕博西利)的收入下滑。Ibrance是全球上市的首個CDK4/6抑制劑。2015年2月,Ibrance獲美FDA加速批准,聯合Femara(letrozole,來曲唑)用於既往接受過系統治療以控制晚期病情的絕經後女性激素受體陽性(HR+)、人2陰性(HER2-)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的一線治療。
Ibrance所在的抗腫瘤業務部門表現不佳。2023年,輝瑞抗腫瘤業務超半數藥物銷售下滑。營收第一的Ibrance延續了上年下滑趨勢,銷售額同比下降6%至47.53億美元,這主要是受禮來Verzenio衝擊影響。前列腺癌治療藥物Xtandi銷售額下降1%至11.91億美元。另一款乳腺癌治療藥物Trazimera銷售額下滑53%,輝瑞該業務板塊整體營收下滑3%。
Gabelli Funds投資組合經理Jeff Jonas稱,“對輝瑞非新冠產品業務業績感到擔憂,Ibrance和肺炎疫苗Prevnar等產品的收入低於預期”。
加註新藥物領域
不過,輝瑞董事長兼執行長Albert Bourla對公司的非新冠產品業務充滿信心。他表示,2023年全年,美國FDA批准了公司9款新分子實體,創下紀錄。這些新藥物/疫苗將對公司未來增長產生正面影響。
當下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抗體偶聯)藥物已成為全球藥企佈局的重點方向,ADC藥物擁有“魔法子彈”“生物導彈”多個標籤,成為繼化療藥物、小分子靶向藥、單抗藥物後的第四代腫瘤治療技術。
腫瘤治療也是輝瑞瞄準的方向。Albert Bourla曾表示,計劃將公司的希望寄託在製藥行業最具增長競爭力之一的領域——癌症。2023年3月,輝瑞宣佈以430億美元收購ADC領域標誌性藥企Seagan,這是輝瑞收購史上價格第四高的投資。近年來,ADC的藥物市場規模逐年增大,2022年全球銷售規模超過70億美元,透過收購Seagan,輝瑞預計,到2030年,該公司有望帶來超過100億美元的銷售。
Seagen由前(BMS)高管Clay Siegall博士創辦,200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據瞭解,Seagen共有四種癌症療法獲批,分別為維布妥昔單抗、恩諾單抗、替索單抗和圖卡替尼4款產品,前三者為ADC藥物。2022年,Seagen實現營收20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上述上市的四款藥物為公司貢獻了17億美元。Seagen對2023年的盈利預計為總營收達到21.4億—22.4億美元,產品淨銷售額將達到19.25億—20億美元,同比增長13%—17%。
發力新業務外,輝瑞啟動了“成本調整計劃”,該計劃將根據其長期收入預期調整成本。這些成本將“主要包括遣散費和實施成本”。輝瑞預計,透過之前宣佈的成本調整計劃,到2024年底,每年淨成本節省至少40億美元。2024年全年調整後的研發費用將在110億—120億美元。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學教授鄧勇表示,由於疫情影響,新冠疫苗和藥物的需求量曾經一度激增,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市場需求出現了下降,這對於依賴新冠業務的企業的確產生了一定的衝擊。對於這些企業而言,短期內可能會面臨營收和淨利的下滑,但長遠來看,企業仍需要尋求新的增長點以維持可持續發展。加大研發投入,發力新增長點是這些企業可以採取的有效措施之一。透過加大研發投入,企業可以不斷推出新產品或升級現有產品,以滿足市場的變化需求。同時,企業也可以透過拓展新的應用領域、開發新的市場等方式,尋找新的增長點,以拉動業績增長。此外,企業也可以考慮採取一些短期的措施,例如最佳化運營管理、降低成本等,以緩解營收下滑帶來的壓力。但這些措施只是短期的解決方案,企業仍需要尋求長期的發展策略,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