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劍勇
作為國內工控龍頭企業之一,匯川技術市值超1500億。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是2003年由朱興明帶領一眾電氣部門前員工獨立所創辦,且創始團隊成員主要來自華為,故而在業內有著工控界“小華為”之稱。
需要指出的是,匯川技術創立之初,當時的中國工控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所壟斷。然而,經過二十年努力與堅持,已成為國內工控巨頭之一。主要業務有通用自動化(含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智慧電梯、軌道交通。
受益於工業自動化和智慧製造發展趨勢下,營收在過去幾年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0%。其中,2019年營收為74億,到2022年增長到230億,增長3倍,年複合增長率為46%。另從披露的資料顯示,營收規模從2007年的1.59億元增長到2022年達230億元。15年間,其營收規模擴大144倍。這樣的增速,實屬鳳毛麟角。
與此同時,2023年是匯川技術成立20週年,繼續維持穩健增長格局。所佈的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營收預計為289.9億元-310.6億元,同比增長26%-35%;淨利潤預計為45.7億-49.7億元,同比增長6%-15%。
營收強勁增長,首先是憑藉國產龍頭品牌優勢、多產品綜合解決方案優勢及深挖下游行業結構性增長機會,使得通用自動化業務收入同比實現較快增長。
工業自動化是匯川技術基本盤,營收佔比超五成,且過去三年快速增長。要知道,工業自動化行業仍然低迷。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市場工控行業需求呈現下滑態勢,下游行業需求整體表現偏弱。但匯川技術前三季度仍實現了20%的同比增長。
2023年1-9月,匯川技術來自通用自動化(含工業機器人)業務營收為105.24億元,同比增長20.42%,收入佔比53%。在此前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通用自動化業務板塊訂單自2023年5月份以來保持較快增速,是得益於多行業的較好增長支撐的。另根據睿工業統計的資料,2023年上半年,匯川技術通用伺服系統在中國市場份額約24.3%,位居第一名。
在通用自動化業務板塊中,匯川工業機器人在前三季度貢獻了5.5億元營收。在工業機器人方面,匯川技術聲稱優勢體現在公司工業機器人業務的客戶群和通用自動化領域是有著較好的一致性和協同性的,利用客戶群和品牌優勢把SCARA和六關節機器人帶進去。
雖然匯川技術機器人業務規模還不大,且開展時間較短,但處於快速發展業務板塊,其戰略目標是,未來工業機器人希望做到中國市場的第一。根據睿工業所釋出的資料顯示,在國內機器人廠商出貨量排在第二,匯川僅次於埃斯頓。此外,在機器換人和工廠自動化/智慧化的大背景下,匯川技術變頻器、伺服系統、PLC、工業機器人等產品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已成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佔全球市場一半以上。根據IFR的資料,2018年至 2022 年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分別為15.4萬臺、14.05萬臺、16.84萬臺、26.81萬臺、26.77萬臺。
製造業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增加數字化、自動化及智慧化水平,包括部署工業機器人,以此提升生產效率,使得智慧製造發展水平穩步提升的同時,對工業機器人需求大增。其中,埃斯頓,匯川技術,埃夫特三家國產廠商進入全球TOP10,在市場競爭中牢牢佔據有利位置,並吃到市場紅利。
其次,得益於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上升,下游客戶定點車型放量等因素,匯川技術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同比實現快速增長。
根據Canalys的資料顯示,2023年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增幅29%,達到1370萬輛,滲透率達17%。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佔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55.5%。並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增長27%,達1750萬輛。
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為匯川技術新能源汽車業務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作為第三方供應商是基於不斷地打造極致的技術和成本競爭力來爭取市場份額的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收入有三部分的貢獻:新勢力車企、國內車企和海外車企。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將要分拆獨立上市,目前正在照常推進IPO事項。
最後,數字化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愈發緊密結合,驅動實體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製造企業以數字化、智慧化為特徵推動智慧製造升級,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在製造業升級背景下,隨著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從而驅動對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需求大增,對於賽道上的廠商而言,有望繼續為其開啟業績增長空間。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楊劍勇,福布斯中國撰稿人,致力於深度解讀物聯網、雲服務、人工智慧和智慧家庭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