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又一次“贏了”美聯儲,助力標普500創三週多來最佳表現,抹平本週前三日跌幅,從今年開年美股的漲幅來看,少數股票的“狂歡”仍在繼續。截至1月29日,美股市值前5的股票貢獻了70%的漲幅。
本週,“科技七巨頭”中的五家公佈財報——Alphabet、、蘋果、亞馬遜和Meta(市值佔標普500指數的近25%),“超市場預期”成了這5家科技股財報的共同特徵:
Meta交出了公司史上最強勁的財報,四季度業績和一季度指引均超過華爾街預期,還宣佈了增加500億美元股票回購,以及史上的首次分紅。
亞馬遜削減成本出成效,公司四季度淨銷售好於預期,一季度業績指引也大致好於預期。
蘋果不負眾望給出了超預期的Q4成績單,EPS創新高,且與iPhone銷量均高於市場預期,服務收入連續四個季度創新高,但第三大市場大中華區的收入同比超預期下降約13%。
谷歌母公司AlphabetQ4營收和利潤均超出預期,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微軟Q4實現近兩年最佳季度收入增幅,並連續五個季度創收入新高,EPS每股收益、雲業務收入增長等多項指標上均超過市場預期。
瑞銀直言,六大“科技巨頭”(包括英偉達,不包括特斯拉)將繼續受益於清晰的盈利路徑,在基本面而非市場情緒的推動下科技巨頭們2024年或許會繼續領跑:
6大科技巨頭與其他科技股的對比來看:
每股收益:6大科技巨頭2023年Q4同比上漲57.0%, 而其他科技公司僅增長4.1%。2024年,6大科技巨EPS將同比上漲21.6%,而其他科技公司僅增長 12.9%。
盈利預期:6大科技巨頭對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的盈利預期分別上調了4.0%和4.8%,而其他科技股的盈利預期則僅上調了3.0%且將2024年的盈利預期下調了1.8%。
6大科技巨頭與非科技股對比來看:
每股收益:如果不包括科技公司,大盤Q4每股收益可能同比下降4.7%;6大科技巨頭2023年Q4同比上漲57.0%。預計2024年不包括科技公司的標普500每股收益同比上漲6.4%;6大科技公司的每股收益則將上漲21.6%。
盈利預期:自第三季度末以來,標普500指數(科技股除外)的成分股將2023年Q4和2024年盈利預期分別下調了9.4%和3.4%,而6大科技股的盈利預期則分別上調了4.0%和4.8%。
因此,基本面而言,雖然美股科技巨頭的市盈率水平目前達到28倍,遠高於小盤科技股平均17倍的市盈率水平,但在AI熱潮方興未艾之際,大型科技股或將繼續成為美股上漲的動力。
美股“巨頭時代”將繼續?
2023年,AI爆發讓市場看見了科技巨頭們的盈利能力,美國銀行創造了“七巨頭(Magnificent 7)”一詞,這七家公司全年貢獻了標普500指數82%的漲幅,其中微軟和英偉達兩家公司就貢獻了75%左右的漲幅。
有分析認為,標普500的交易及表現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集中的,美股市場上漲的廣度是歷史上最糟糕的。而過高的交易集中度往往是不可持續的,因此這七大科技巨頭在股市上的瓦解不是“會否”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
摩根大通直言,如今大盤漲幅依託少數超級權重股,與科網泡沫類似:
眼下美股科技巨頭的估值太高,大盤漲幅依託少數超級權重股,在不確定的宏觀金融環境等因素催化下,一旦這少數幾隻股票出現大幅下跌,市場也會隨之震盪。
美銀美林前投資銀行家Jon Wolfenbarger也表示,市場正在經歷“科技泡沫2.0”時代,科技股“七巨頭”可能是未來市場的絆腳石:
“考慮到現在股市的估值比2000年還要高,可以預想到,在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中也會出現類似的暴跌。”
但有分析認為,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股“七巨頭”過去已經證明,在任何經濟狀況中,他們的收入取得顯著的收入增長,例如2023年的業績增長和市場收益就是在經濟前景非常不確定和激進加息的背景下取得的。可以看出,這次情況與網際網路泡沫時期有所不同:
當時的投資者把錢投向了任何名字中帶有“網際網路”一詞的公司,包括那些甚至無法解釋其商業模式的公司,更不用說有清晰的盈利之路了。
因此從業績表現及估值水平來看,未來兩年,“六巨頭”的收益將以11%的平均速度增長,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其他公司的平均年增長率將僅為3%,預計這6家巨頭的淨利潤率和每股收益增長將幾乎是“剩餘493家”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