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是相對於傳統生產力提出的新概念。所謂生產力,是指人與勞動資料相結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和社會的能力。新質生產力,是人與勞動資料結合的一種新正規化,是生產要素配置方式的創新。相對於傳統生產力而言,新質生產力既增量也提質。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拓展了傳統產業的邊界,帶來量的增長;同時,迭代式技術進步、進口替代和顛覆式創新等,使技術對產出增長的貢獻高比例提升,大幅高整個經濟和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實現質的躍升。
數字化是新質生產力鮮明的時代特徵。在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創新週期中,蒸汽機作為關鍵通用技術,引領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全球進入了機械化時代。電的發明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全球進入了電氣化時代。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推動了資訊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誌,人類開始進入資訊化時代。目前,全球已進入以數字技術為通用技術的全智慧化時代,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對幾乎所有的政府、企業和個人而言,數字化不是要不要參與的問題,而是怎麼參與的問題。
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我國大多數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概括而言,企業層面的創新可以分為兩大類,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應該說,我國大多數企業仍然屬於傳統型企業,按照傳統商業模式、採用傳統技術組織生產。從技術與產業應用場景相結合的角度看,企業層面存在著三種可能的創新路徑。
首先,迭代式創新。這是大多數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這類企業中的不少企業有穩定的現金流和利潤,有投資能力且有創新意願,透過研發投入和創新,以技術的不斷更新保持企業自身的競爭力。迭代式創新的路徑包括工藝改進、技改、新產品開發、幹中學、進口替代和破壞式創新等,併購也是迭代式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而言,傳統企業特別是一些專精特新企業比較熟悉自身的技術痛點,對產業應用場景有較為全面的瞭解,透過引進新觀念、新工藝、新產品和新服務實現可持續增長,迭代式創新的不確定性較小。迭代式創新也稱為持續創新,一部分迭代式創新型企業透過持續的技術迭代,在未來也可能成為顛覆式創新型企業。
其次,商業模式創新。企業透過商業模式創新,實現傳統技術條件下產出的最大化。在銷售服務領域,網際網路平臺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產業生態。在製造業領域,平臺+製造的模式也逐漸興起。隨著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的發展,一批新型企業透過網際網路技術大大縮短了需求與供給間的差距,透過建立消費者反饋機制,為企業開發新產品、提供新服務和創新品牌等帶來了極為稀缺的資訊資源。同時,這些新型銷售和服務模式,改善了消費者的體驗,改變了居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這類企業可以稱之為平臺模式企業,其基礎是透過減少資訊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拓展服務邊界等方式實現了價值,也將透過數字要素的形成創造新的價值。
再者,顛覆式創新。顛覆式創新型企業兼具商業模式創新和重大技術創新,更多以新業態的方式出現。顛覆式創新是指一個企業(通常是初創企業)以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開闢一個新市場、新應用場景或新業態,逐步滲透並徹底顛覆現有市場、場景和業態的過程,也是一個初創企業採取低成本策略逆勢成長、挑戰成熟大企業的過程。一般而言,顛覆式創新可以分為低端顛覆和新業態顛覆。不少顛覆式創新型企業由商業模式創新引致技術創新,兩者可以相互促進。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無論是增量還是提質,最終將為企業帶來未來現金流增量。科技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是不竭的成長性,我們對中美上市企業的比較分析發現,美國科技企業的盈利長期明顯優於非科技企業。2012-2022年的十年間,美國科技企業的整體ROE一般維持在20%左右,是所有上市企業ROE的1.5倍以上。相對而言,我國科技企業的整體ROE和所有A股上市企業的ROE基本相當,均為7%~8%左右。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創新要素組織方式,提升技術與產業應用場景的匹配度,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培育新興產業、佈局未來企業,而歸根結底,就是要增量提質,為做大我國科技企業未來現金流增量規模開啟空間、挖掘潛力。
本文作者沈明高,系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產業研究院院長
(免責宣告:本資料的來源及觀點,內容僅供參考,廣發證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廣發證券不對因使用本資料的內容而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任何人不應以本資料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資料做出決策。廣發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資料所載資訊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本資料反映該首席經濟學家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廣發證券或其附屬機構的立場。未經廣發證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