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的騷操作又來了。大致經過是這樣的,有位博主竟然僅用一個活口扳手就將方程豹5多處的鐵板撕裂,影片中顯示這不僅限於大梁、下支撐臂、懸架支撐臂等關鍵部位。這段影片一經發布,自然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和流量,同時也引發了部分車友對方程豹5產品質量和設計標準的質疑。甚至有人懷疑這是否是材質或設計缺陷導致的質量問題。
這位博主的目的似乎達到了,他把戰火引到了方程豹5的質量問題上。然而,如果我們能冷靜下來思考整個事件,就會發現其中只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個可能是這位博主巧妙地運用了力學知識來博取流量。第二個可能是方程豹又一次被黑了,與之前那位跑出方程豹18個油的主播如出一轍。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這句話在這個事件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其實就是一個槓桿原理。只要扳手咬住一點點,然後力臂足夠長,就能實現類似的效果,這和底盤強度並無直接關聯。如果用同樣的測試標準去測試不同的底盤,我相信那個資料會讓車企和消費者大吃一驚,原來自己買的竟是問題車。
至於汽車的製造,這本來就是一個在工業設計的最頂端的工作。從設計師到國家、國際標準都是非常嚴苛的,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造出一輛受歡迎的汽車。換而言之,所有的汽車都是嚴格遵守設計標準的。透過對國內鋼企及汽車製造業的瞭解,我發現目前涉及高強度汽車大車架樑鋼的抗拉強度級別有很多種,從590MPa、610MPa一直到800MPa都有。而底盤擺臂的力學效能要求是:抗拉強度≥290MPa,屈服強度≥220MPa。
再來看方程豹大梁鋼的一些資料,大車架主體均採用高強度鋼材,屈服強度>750MPA,抗拉強度800MPA;底盤擺臂高強度鋼材,屈服強度>500MPA,抗拉強度550MPA。這些資料都遠高於標準,有些資料甚至高出標準一倍。
回到這次的事件,確實有不少車主看了影片後對自己的車也進行了一番測試。但同一款車,不同的人、不同的扳手尺寸和不同的受力點,測試結果卻完全不一樣。這說明利用物理知識來進行這種不科學的測試方式是不合理的。這也成了誤導大眾的導火索。面對全年300萬銷量,豹5上市首月銷量就突破5000臺的情況,有人想看他們出糗,也有人想要驗證它是否真材實料。然而,要驗證車身底盤是否抗造、燃油是否經濟耐用,需要的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扳手和大錘。我們需要的是嚴謹科學的結構模擬、超高強度臺架測試、實車耐久測試、高低溫測試、鹽霧腐蝕耐久測試以及各種越野工況的誤用測試。只有經過這些專業測試並且經得起市場考驗的車,才是真正的優質車型。
車評和測試兩回事,你我都可以成為一名車評人,混淆視聽滿嘴跑火車的事誰都可以幹。但必須承認測試是一件極其嚴肅和講科學的事,容不得胡說。扳手掰動的不光是汽車底盤,還有大眾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