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的全球支付份額出現大幅度下跌,目前份額甚至還不夠美元的1/10,人民幣追趕美元還有機會嗎?
資料顯示,歐元的遭遇更加悲催,也許受到美元的刻意打壓,份額下降了15個百分點,這給人民幣帶來了好機會。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上的資料來自Swift提供的全球貨幣支付份額,資料剛剛公佈不久,但所顯示的是去年12月的情況。
與去年11月相比,人民幣的份額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落。前一個月人民幣的份額達到4.61%,但12月的份額下降為4.14%。
好訊息是,儘管有所下降,但依然超過日元,連續兩個月成為全球貨幣的第4位。
但壞訊息卻是,美元的份額高達47%,也就是說我們的份額佔比甚至還沒達到美元的1/10。
不過歐元的情況更差。因為早在2020年10月,歐元在全球現金轉賬中的佔比達到了37.82%,超過了美元的37.64%。因此,當時的歐洲媒體紛紛宣稱歐元已經超越美元,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貨幣。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大不相同。歐元的支付份額已經大幅下滑,目前僅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2.4%,甚至不及美元的一半。
而在俄烏衝突之前,歐元的份額也曾經非常逼近美元,連續幾個月都超過37%。僅僅過去不足兩年,歐元的份額下降了超過15個百分點。
其實歐元的遭遇很有可能是來自美元的刻意針對。
對於美國來說,無論是哪個國家或哪種貨幣試圖挑戰其第一的位置,都可能遭到美國的打壓和針對。
曾經的日本是這樣,而現在的歐元亦是如此,這甚至已經成為了“第二魔咒”。
不過歐元支付的份額下跌,其實也給人民幣帶來了好機會。
歐元份額的減少,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俄羅斯與歐洲的貿易減少了,而且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貨幣結算也從歐元逐步過渡到盧布。
這一舉措一方面減少了歐元的份額,另一方面則因為俄羅斯將更多的貿易轉向了中國,從而提升了人民幣的份額。在2023年中俄的貿易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長,貿易總額達到了2,4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的交易是以人民幣和盧布完成的。
現在歐元還面臨著多個國家要求脫歐的威脅。
最近,德國的魏德爾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指出,英國脫歐為各國樹立了典範,德國也應效仿。這似乎預示著在美元的強大壓力下,歐元和歐盟正在走向敗局。
除此之外,歐元區的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和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內部也有不少脫歐的呼聲。
這三個國家哪怕出現任何一個國家脫歐,都可能導致歐盟的分裂進而導致歐元的衰敗。
現在歐洲的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嘗試使用人民幣,如果歐元的問題無法解決,未來歐洲將有更多的貿易結算或許將使用人民幣進行。
這對於人民幣的國際化來說是一個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