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關於房地產融資“白名單”各城市密集表態,企業端也開始對外披露“白名單”進展。2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目前確認已獲批進入“白名單”的專案超過30個,包括河南、湖北、四川、山東、重慶等地的多個專案均在屬地政府“白名單”內。碧桂園之前,世茂集團、金科股份、中國奧園、雅居樂等多家房企均宣佈,旗下多個專案進入各地融資“白名單”。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更多房地產專案貸款支援落地,房企融資進入實質性鬆動階段。這將有助於改善房地產企業流動性,有助於緩解房地產貸款的緊縮情況及擴大房地產投資,有助於促進房地產與金融良性迴圈。
出險房企迎利好
從時間線上看,中國奧園是最早披露進入“白名單”的房企。2月1日,中國奧園釋出訊息稱,旗下廣西南寧譽江南、重慶悅府、翡翠天辰、合川原著等專案入圍房地產專案“白名單”。此外,中國奧園在廣東、鄭州、瀋陽、天津等多個專案也有望陸續進入“白名單”。
2月2日,集團官微披露,截至目前,雅居樂已有涉及重慶、廣州、昆明等城市的多個專案被當地住建部門明確納入“白名單”。
隨後,世茂集團和金科股份幾乎同時官宣了專案進入“白名單”的訊息。世茂集團稱,公司在試點城市申報了40個房地產專案,入圍“白名單”的有16個。其中,武漢錦繡長江專案已落實融資方案並實現回款,其他專案正陸續在地方政府的支援下,與金融機構溝通融資方案。
重慶首批房地產專案“白名單”中,金科股份對符合要求的專案進行申報,目前金科確認已獲批進入“白名單”專案超過20個。
2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目前碧桂園確認已獲批進入“白名單”的專案超過30個,包括河南、湖北、四川、山東、重慶等地的多個專案均在屬地政府“白名單”內。
另據《中國建設報》報道,截至1月底,26個省份170個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提出了第一批房地產專案“白名單”並推送給商業銀行,共涉及房地產專案3218個。
一家出險房企的內部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白名單”申報沒有企業屬性限制,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無論是出險房企還是正常經營房企都可以申報。即便首批沒能入圍,第二批還是有機會被選上。
1月12日,住房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共同釋出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提到,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協調機制根據房地產專案的開發建設情況及專案開發企業資質、信用、財務等情況,按照公平公正原則,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援的房地產專案名單,向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推送。
根據監管要求,能夠獲得融資支援的專案實際需要滿足五個條件。
第一,專案處於在建施工狀態,包含短期停工但資金到位後能馬上覆工,並能建成交付的專案;第二,具有與融資額度基本匹配的抵押物或者抵押擔保;第三,已明確擬申請貸款的主辦銀行,並接受貸款資金封閉管理;第四,預售資金未被抽挪,或被抽挪的資金已及時收回;第五,初步制訂了貸款資金使用計劃和完工計劃。
從“房企”轉向“專案”
2023年11月,一則關於監管機構正在起草一份中資房地產商“白名單”的訊息持續發酵,名單可能涵蓋50家規模房企,將包括萬科、龍湖、碧桂園、旭輝等規模房企,其中不乏已經出險房企。彼時,市場觀點還停留在支援“房企”階段。
如今隨著“白名單”落地,融資支援物件也由“房企”轉向“專案”。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從“房企”轉向“專案”,是房地產“白名單”落地的可行渠道。房地產企業的誠信和財務資料可能無法保障金融機構的債權,但房地產專案只要能夠做到產權清晰,資金封閉運轉(不出現資金抽調、抽逃),就可以保障金融機構的債權。這樣就能消除金融機構和房地產企業之間的資訊不對稱。
1月30日,廣西南寧市宣佈已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並向當地金融機構推送了第一批107個房地產專案“白名單”。“白名單”中的北投荷院專案已獲得民生銀行南寧分行3.3億元開發貸款,這也標誌著首個城市房地產專案“白名單”正式落地。
自廣西南寧之後,近日重慶、成都、雲南、武漢等多個城市也向金融機構推送了首批房地產專案“白名單”,其中重慶同樣有“白名單”專案貸款落地。重慶合川區花灘國際新城譽峰專案,獲得農業銀行重慶分行3.2億元開發貸款。
李宇嘉稱,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各地都會發布類似的“白名單”,並推送專案給金融部門,相關的貸款投放也會接踵而來,逐步讓市場形成共識,房地產風險傳播開始被阻斷,不僅有利於保交樓的解決,也有利於市場對期房的接受程度,從而穩定房地產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住建部召開的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一共有35個城市參加。
緩解房企融資難題
銷售遇阻、利潤虧損、企業出險……各大房企的生存現狀構成了當前房地產市場的縮影。
中指研究院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1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2815.3億元,同比下降33.3%,較去年同期降幅擴大1.6個百分點。其中TOP100房企單月銷售額環比下降47.7%。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規模體量是房企融資的參考標的,規模越大越靠前,對外融資也會更容易。但近幾年,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債務違約引發信任危機,整個行業也陷入惡性迴圈。出於控制風險的考慮,金融機構也大幅縮減房地產貸款。2023年12月,房地產企業非銀融資總額為567億元,環比增長26.7%,但同比降幅仍近兩成。
隨著更多房地產專案貸款支援落地,房企融資進入實質性鬆動階段。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房地產專案“白名單”制度要做的就是緩解房企融資難的問題,特別是針對出險房企“一刀切”不給融資的問題。開啟部分爆雷房企優質專案融資的困境,從政策層面部分解除金融機構的後顧之憂,從而完成“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的任務。但這次救助物件明確排除了對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逃廢金融債務等問題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專案的救助。這無疑是對此類企業的最終命運定下了基調。
張大偉提醒稱,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房地產專案進入“白名單”並不意味著就能夠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地方政府將房地產專案白名單推送給區域內的金融機構後,再由這些金融機構從中篩選出可以發放貸款的專案。最終的決定權在金融機構,而非地方政府。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