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世界金融論壇2024北京峰會暨2024世界經濟金融展望報告發佈會在北京舉行。世界金融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以《經濟發展思路的關鍵轉變》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李稻葵提出,我國財政政策的思路可能需要轉變,從傳統的基建投資和減稅降費轉向刺激內需消費,中國人的勤奮和智慧不會因為增加的福利而變得懶惰,而是應該透過這些措施來提高內需,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回看中國居民消費發展情況:
——中國居民消費升級發展分析
受益於人口消費的結構化轉型,國內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個體消費者對於食物尤其是生鮮食物的觀念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生鮮從最早只屬於少數人群的奢侈品逐漸成為今天茶前飯後的消費必需品。
——中國居民消費升級趨勢
中國消費升級歷程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大眾消費到品牌消費再到個性化定製消費。中國消費升級的驅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隨著國民經濟增長,居民收入增加,居民對產品價格接受能力增加,導致產品結構分化明顯。部分品牌憑藉高價高質量優勢俘獲大量消費者。另一方面是中國消費群體逐漸年輕化,90後成為新一代消費主體。相對比上一代,90後消費群體學歷更高,消費決策更加成熟自主,對個性化高品質產品的需求更高。國內商品品質化消費需求逐漸向個性化需求過渡。
——國民經濟水平提升帶動需求升級
2022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883元,人均消費支出為24538元,均較2021年有所增長。從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來看,居民食品菸酒消費支出佔總支出的比重呈上升趨勢。2023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3907元,增長6.0%,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0.7%。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其購買力也在不斷增強,進而刺激社會消費、帶動消費升級,其中居民對食品菸酒的消費需求提升,由此催生了包括品質/健康等在內的一系列多元化、個性化的新消費需求,而居民對價格因素的敏感度正逐漸下降。
——《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政策解讀
2022年4月,國務院釋出《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促進新型消費,創新消費業態等意見。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認為,這幾年來的消費轉型升級是從需求端、供給端共同發力,新型消費裡的一些新型供給,實際上是整體經濟轉型升級下供給和需求同時都在轉型升級的結果。居民消費在近5-10年越來越趨向於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低碳化的消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王微表示,擴大消費並不是要掏空老百姓的錢包,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和擴大有效益的投資仍然是排在前面的重要任務。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資料、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 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