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總量第四大城市重慶的財政收入回暖。
近日,重慶市財政局公開《關於重慶市2023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重慶預算報告”),披露了去年當地財政債務情況,以及今年財政收支預期、支出重點等。
整體看,受經濟恢復帶動等影響,重慶稅收出現恢復性增長,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創新高。重慶對土地財政較為依賴,土地出讓收入去年也實現止跌趨穩。
受去年收入高基數、非稅收入增長放緩、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等影響,今年重慶大幅調低了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預期(6%),而剛性支出壓力不減,重慶預算報告預計今年財政收支形勢依然嚴峻,“緊平衡”狀態仍將持續,財政執行壓力較大。
在地方政府債務方面,重慶預算報告資料顯示,2023年底全市政府債務餘額為12258億元,在財政部核定的限額以內,政府債務率(債務餘額/綜合財力)為148%,風險總體可控。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重慶市2023年的債務規模有較大幅度增長,負債率(債務餘額/地區生產總值)從2022年的34.6%上升了6.1個百分點,需要進一步強化債務管理,最佳化債務支出結構、提高債務使用效率,降低債務風險。
公共預算收入衝破8年低迷態勢
作為四大直轄市之一的重慶,近些年經濟穩步上升,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增速(6.1%)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但與全國其他地方相似,近年來重慶經濟增速總體逐步放緩,疊加疫情衝擊、房地產低迷、大規模減稅降費等影響,當地財政收入增長乏力,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八年維持在2100億元左右的水平。
不過隨著2023年經濟恢復性增長,疊加前期低基數因素,總體看重慶2023年財政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
根據重慶預算報告等資料,2023年重慶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41億元,增長16%。這一增速在全國31個省份中位居第三。而且這一收入規模也創當地歷史新高。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稅收和非稅收入組成。重慶去年稅收收入1476億元,增長16.1%,增幅較高主要是上年大規模留抵退稅形成低基數,以及經濟持續回升帶動稅收恢復性增長。比如第一大稅種增值稅收入同比增長51.8%,這主要是2022年受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影響,當年基數較低(同比下降31%)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重慶非稅收入完成964.7億元,增長15.9%。這一增速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7%),而且也是在2022年較高基數上實現的。
根據重慶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執行表,去年非稅收入中,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和罰沒收入增速較快,分別同比增長25.3%和22.4%。
2023年重慶稅收收入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約60.5%,跟上一年相近,財政收入質量仍有提高空間。重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自給率約46%,對中央財政補助較為依賴。
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重慶財政收入中稅收佔比偏低,2023年為60.5%,在全國處於偏低水平,與重慶非稅收入增速較快有較大關係。從地方財政緊平衡的形勢看,重慶積極盤活資源,其中國有資源 (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加了25%,罰沒收入同樣增長較快。當然由於罰沒收入體量相對小,因此非稅收入增長主要是盤活資產資源帶動。
在減稅降費的大環境下,盤活資源是必然要求,但要防止罰沒收入過快上漲導致對營商環境及減稅降費效果的衝擊。
根據重慶預算報告,2024年預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87億元,同比增長6%。這一增速與今年當地經濟增速預期(6%左右)同步。
從去年實際收入和今年預期收入來看,重慶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長期在2100億元左右徘徊困局。
土地出讓收入止跌趨穩
得益於經濟恢復帶動等,重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略好於預期。對“土地財政”較為依賴的重慶,另一塊重要收入來自以賣地收入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在穩樓市政策等助力下,重慶賣地收入止跌回升。
根據重慶市財政局資料,2017年開始重慶市政府性基金收入站上2000億元以上臺階,此後小幅波動,2020年達到2458億元高位,超過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過2021年這一收入小幅下滑。2022年受樓市低迷等影響,賣地大幅減少,政府性基金收入首次跌破2000億元關口,為1754億元,同比下降23.6%。
根據重慶預算報告,2023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達1879億元,增長7.1%,完成預算的102.6%。其中,全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695億元,增長8.5%。這明顯好於全國平均水平,並好於重慶年初預期。
重慶預算報告附件中,市級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加大 “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力度和推進資產確權,加強土地招商工作。
羅志恆表示,雖然重慶土地出讓收入增速高於全國整體,但是房地產形勢仍衝擊土地增值稅等相關稅收。其土地出讓收入較2022年有所增長,但仍低於2021年水平。
根據重慶預算報告,預計202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880億元,與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2024年全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700億元,也基本與去年持平。
2023年重慶推出一批穩樓市政策力度,近期更是加大力度。比如今年1月重慶修訂當地個人住房房產稅法規,透過稅基打七折、降低豪宅稅率、增加免稅面積來降低個人住房房產稅稅負。另外,重慶還實施購房補貼、支援買新賣舊、最佳化多子女家庭住房套數認定、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援力度等舉措,來更好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以促進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對當地財政收入增長也有積極影響。
加力化債,嚴防債務風險
重慶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也備受市場關注,整體看重慶政府債務風險安全可控,不過政府債務還本付息壓力逐漸上升。
羅志恆認為,重慶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在全國處於中下游,償債壓力不大。但城投平臺有息債務高,形成一定的隱性債務壓力。
根據重慶預算報告等資料,2023年底重慶市政府債務餘額12258億元(市級為3275億元,區縣為8983億元),較2022年底增加了2187億元,增長約22%。這一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6%)。
另外,根據官方資料,重慶2023年底債務率為148%,比2022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債務率超過了財政部設定的120%警戒線。其中重慶市市級政府債務率為123%,區縣為160%,區縣債務負擔相對重。2023年重慶利息支出率(利息支出佔本級支出比重)4.4%。這也低於10%警戒線。
去年重慶政府債務餘額增長,除了與發行1400多億元新增債券有關,更重要的是再融資債券發行規模大增。而這又跟去年中央推出一攬子化債方案,重慶獲得了較大(726億元)特殊再融資債券有關。這使得部分符合條件的隱性債務置換成政府債務,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顯性政府債務餘額,但實現了展期降息,緩釋了債務風險。
上述債務是顯性債務,不包括當地政府隱性債務。目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主要由地方城投公司舉借,因此市場也多以城投債來測算地方隱性債務情況。
根據國盛證券研究所資料,2022年末,重慶市城投有息債務規模為1.89萬億元,居全國第11位。整體債務規模較大,債務率相對較高。
重慶下轄區縣也加力化解當地債務風險。
比如重慶市沙坪壩區今年預算報告稱,當地去年多措並舉化解存量債務,千方百計增加綜合收入,大力壓降債務風險比率,累計化解存量債務172億元,將綜合債務率壓降至288%。
重慶今年預算報告要求,今年嚴防嚴控政府債務風險。比如加強債務變動統計監測,開展區縣債務風險等級評定,督促區縣化解存量債務,有效管控債務風險。建立到期債務臺賬式管理機制,定期排查債務違約風險隱患,確保不斷鏈不爆雷。
去年底財政部已經提前下達了部分新增債務限額。重慶預算報告資料顯示,當地獲得提前批新增債務限額為450億元,明顯低於2023年提前批的948億元。不過當地目前獲得的再融資債券額度較高,達到1114億元,高於上一年同期。
另一方面,重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預期目標設定為4%,較2023年預期目標10%有明顯下降。2023年重慶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