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一期理財、消費相關的紀錄片。
1)《金錢與我》
紀錄片裡每個家庭遇到的消費問題,我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
比如:冰箱裡塞滿了食物,吃不過來放過期了。
又比如:過分追求品牌,而不是品質。
還比如:衣服多到居然還有沒拆標籤的。
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理財規劃師給出了很多實用的技巧。
記得準備好小本本做筆記哦。
2)《無節制消費的元兇》
這部紀錄片從三個方面剖析了消費主義的真相——
一,原來很多商品是被刻意設計成易耗品,以提高更新換代的速度,然後再利用人們的虛榮心引導盲目追新。
二,透過製造恐懼和焦慮,再販賣虛假的希望。
三,將購買行為非理性化、遊戲化,不斷刺激消費者分泌多巴胺。
看完後,我時常思考,是什麼讓我們買不停,我們又是為了什麼買買買?
也許只有思考清楚這兩個問題,才能一步步遠離消費主義的陷阱。
3)《超級顧客》第一季
產品的本質真的像廣告宣傳的那樣嗎?
知名品牌和普通品牌之間有著巨大的價格差。但,品質也相差這麼大嗎?
這個節目將帶著我們一起去了解產品的內幕,揭開品牌和零售商的假面具,尋找真正物美價廉的產品,成為更精明的消費者。
看完後,不僅能瞭解消費主義的陷阱,還能幫我們省到錢。
我發現,瞭解了消費主義的“內幕”“真相”“陷阱”後,真的會少很多消費慾。
4)《英國人的消費秘密》
這部紀錄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現象:越是條件好的,越精打細算,經濟差的反而更講究品牌!
我不知道這是普遍現象,還是偶然現象,反正看完後挺震撼的,也挺值得深思的。
5)《美容的真相》
護膚品或化妝品一定是越貴越有效果嗎?
這部紀錄片告訴我們:學會看護膚品的成分表,比單純依據廣告宣傳和價格做出判斷更靠譜。
6)《真正的成本》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第一次知道:時裝業是世界第二大汙染源。
我們在追求美,追求更多的衣服的路上,傷害的不僅僅是我們的錢包,還有我們所處的環境。
說真的,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決定買衣服不再追求數量,夠穿就好。
7)《金錢通解》
這是一部關於錢的紀錄片。
圍繞金融詐騙,透支信用卡消費,助學貸款,賭博成癮和退休金這些熱門話題,普及了一些經濟常識。
很值得一看。
8)《500元的幸福》
給你500元,你會怎麼花,並覺得幸福?
有人用來與親人相聚,有人用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人用來送愛人禮物……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花?
幸福真的需要很多錢嗎?
很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9)《生活的減法》
“極簡”並不只是物品的斷舍離,也是對待舊物的方式,以及人生選擇的取捨。
紀錄片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生活的減法”,也帶我認識了一些有趣人。
我突然發現,有意義的人生,不一定要花很多錢。
10)《富豪谷底求翻身》第一季
前面幾乎都是關於消費的紀錄片,來一部搞錢的吧。
看看那些善於搞錢的人身上具備了什麼特質。
總結出來,模仿之,學習之,讓自己也擁有這些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