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志富
據SMM資料,2023年第一個工作日1月3日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報價達到年度最高點510000元/噸,但是到了2023年最後一個工作日,也就是12月29日,報價僅為96900元/噸,跌幅超過81%。
進入2024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徹底向下突破了10萬元/噸的關口,長期維持在9.7萬元/噸左右。據上海鋼聯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月6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9.75萬元/噸。
隨著碳酸鋰價格的暴跌,鋰鹽企業“最賺錢時間”也基本宣告結束了。
兩大“鋰王”淨利潤大滑坡
2024年1月31日,國內兩大“鋰王”釋出業績預告,淨利潤雙雙爆降!
據贛鋒鋰業釋出的業績預告資料顯示,2023年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億元-62億元,同比降79.52%-69.7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23億元-34億元,同比降88.47%-82.96%。
天齊鋰業這邊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20億元-89.50億元,同比下降62.9%-72.56%;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65.00億元-88.20億元,同比下降61.75%-71.81%。
對於淨利潤銳減的原因,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都將矛頭指向了鋰價下跌。二者都在公告中表明,受鋰鹽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影響,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另外也提出,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增加。
雖然淨利潤下滑嚴重,但是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依然收穫了數十億元淨利潤,放在整個鋰電行業看,依然是賺錢最猛的兩家公司。對於未來,兩家企業也均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即使當下碳酸鋰等市場行情已經大不如前,但是進入2024年,贛鋒鋰業卻還在逆勢加碼。
1月18日,贛鋒鋰業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擬向Leo Lithium收購Mali Lithium不超過5%股權。
據悉,贛鋒鋰業自成立以來持續佈局上游鋰礦,已在澳大利亞、阿根廷、愛爾蘭、墨西哥、馬裡和國內青海、江西等地掌控了眾多優質鋰礦資源。已在國內形成了約合12萬噸LCE的鋰鹽產品生產能力,其中氫氧化鋰產能為8.1萬噸,碳酸鋰產能為4.1萬噸。按照規劃,到2025年,其鋰鹽總產能將達到30萬噸,到2030年鋰鹽總產能將達到60萬噸。
1月25日,天齊鋰業也在互動平臺表示,從中長期來看,公司認為鋰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將持續向好。對於公司而言,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明確,公司將按照既定的戰略規劃穩步發展。目前公司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相關專案,同時公司也會密切關注並綜合研判市場情況和行業變化等多種因素,在此基礎上制定適宜的經營管理策略,並將結合市場波動情況及時審視和相應更新。
4家磷酸鐵鋰企業大虧損
從結果看,儘管兩大“鋰王”淨利潤大滑坡,但是各自依然取得了幾十億元的淨利潤,放在整個鋰電行業都是很“炸裂”的,因為根據已經公佈的鋰電產業鏈企業業績預告看,過半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尤其上游鋰鹽企業以及磷酸鐵鋰正極企業更是“重災區”。
1月底,在行業處於領先位置的4家磷酸鐵鋰企業公佈了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其中,磷酸鐵鋰頭部企業德方奈米,預計2023年度淨虧14億元至16.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虧損14.3億元至16.8億元。
德方奈米解釋了業績由盈轉虧的主要原因:2023年,該公司產品產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但產品的銷售價格大幅下降,導致產品毛利下降。另外產能在同比增長的情況下,利用率下降導致單位成品分攤的製造費用較高,導致產品單位制造成本較高,毛利下降。
除了德方奈米,業績由盈轉虧的還有萬潤新能、龍蟠科技以及富臨精工等。
資料顯示,萬潤新能預計2023 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60,000.00 萬元到-140,000.00萬元。預計 2023 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64,000.00 萬元到-144,000.00 萬元。
與上年同期(2022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 95,869.86 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93,395.48 萬元)相比,由盈轉虧。
龍蟠科技預計2023 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3,541.50 萬元至﹣99,526.21 萬元;預計 2023 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32,567.24 萬元至﹣98,800.11 萬元。
與上年同期(202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292.39 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69,335.16 萬元)相比,由盈轉虧。
富臨精工預計2023 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50,000萬元–60,000萬元;預計 2023 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虧損60,000萬元–70,000萬元。
與上年同期(202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520.33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69,539.48萬元)相比,由盈轉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富臨精工同時也預告了營業收入情況,2023年年度預計營業收入為560,000萬元–600,000萬元,較2022年的734,673.24萬元,下降明顯。
價格劇烈波動讓廠商心有餘悸
2023年,是碳酸鋰從短缺到過剩過渡的一年,鋰行業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價格整體呈現振盪下行趨勢。受此影響,鋰電產業鏈各環節利潤面臨重新分配,身處行業上游的鋰鹽企業受降價影響最為直接,因此利潤下行尤為明顯。
2023年以來,由於此前大量新建鋰礦專案的陸續投放,供應進一步大幅增加。同時,上一年的高基數導致電動車需求增速快速下滑,供需增速出現較大分化,供給過剩逐漸明顯。在強供應弱需求的背景下,產業鏈對未來鋰價預期較為悲觀。
業內普遍認為,儘管目前碳酸鋰實際過剩量不多,但由於產業鏈的主動去庫,產業鏈對過剩的感受十分明顯。2024年大機率是大量過剩、產能出清的一年。供應過剩仍是市場的主線,隨著碳酸鋰供應釋放明顯增加,需求增速的進一步下滑,鋰礦、鋰鹽的產能和產量過剩都會較為明顯。
雖然業內普遍認為碳酸鋰、鋰礦、鋰鹽的產能在新的一年依然存在過剩風險,但對於鋰價的走勢判斷卻出現了兩種不同觀點。
進入今年1月後,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向下突破了10萬元/噸的關口。但自1月10日以來,碳酸鋰價格一直維持在9.7萬元/噸左右,上下浮動並不明顯,似乎失去了下跌動能。尤其在9.75萬元這一節點上,碳酸鋰價格維持了超過20天,釋放出企穩的訊號。
而在供給博弈中,市場也寄希望於透過上游減產來抑制供給側,從而令低迷的碳酸鋰價格實現反彈。近期,鋰電上游頻頻傳出“減產”、“停產”之聲。這也引起了市場對碳酸鋰價格反彈的遐想。
不過也有機構持不同觀點,SMM報告認為,2023年的反彈由供給和需求雙驅動,但2024年均難再現。
綜合來看,該機構對年後反彈持謹慎態度,“反彈前大機率將有一跌,本質是探底回升,而非在當前價格水平實現上漲,不宜對上方空間過度樂觀”。
近幾年碳酸鋰價格的劇烈波動,不僅直接影響了眾多鋰業上游公司的經營業績,也直接對庫存商品價值產生了影響,對碳酸鋰價格劇烈波動一直“心有餘悸”。於是紛紛開啟碳酸鋰套期保值業務。
2月5日,贛鋒鋰業公佈,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擬開展商品期貨期權套期保值業務。在商品套保的可行性報告中,贛鋒鋰業表示,碳酸鋰是公司主營產品之一,贛鋒鋰電(贛鋒鋰業子公司)亦需要採購碳酸鋰作為原材料。
此外,湘潭電化、湖南裕能、永興材料、富臨精工等上游廠商近期均宣佈開展碳酸鋰套期保值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