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21日,在寒潮的侵襲下,江蘇鹽城飄著冰冷刺骨的細雨。20日一大早,部分高合汽車的一線員工來到鹽城工廠正門前,進行上班打卡,雖然工廠相關領導明確表示不用打卡。紅星資本局在現場看到,絕大部分員工被工廠拒之門外,廠區安保人員手中有一份“白名單”,但制定的標準沒有公開。
▲2024年2月20日,有高合汽車的一線員工上班打卡被拒之門外
“憑什麼不讓我進!”工廠員工在現場被告知,可以進廠收拾個人物品,但此後能否進廠仍不確定。
根據現場高合汽車工廠員工向紅星資本局展示的簡訊通知,“自2024年2月19日開始,停止下屬所有全資及控股子(分)公司的日常運作,全體員工進入停工停產狀態,根據各地區情況,一般為3-6個月。”
紅星資本局還了解到,2月19日,鹽城市相關部門已經第一時間介入,並表示將盡快組建專項小組,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實探鹽城工廠
產線未見運轉,1月生產已現停滯
鹽城工廠是高合汽車最主要的生產製造基地。
2月20日,紅星資本局進入高合汽車鹽城工廠發現,整個廠區內基本上沒人,生產車間內燈火通明,但產線沒有運轉,除了偶有人員在巡查,沒有發現其他員工。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車架、車座等半成品和零部件都整齊地堆放在車間內,機械臂彷彿隨時可以開工。
▲2024年2月20日,高合汽車鹽城工廠內部
生產車間旁的公司大樓門口貼著封條,封條時間為2月9日。紅星資本局透過玻璃門往裡看,發現辦公室、員工食堂都是一片漆黑,沒有人員。
▲2024年2月20日,高合汽車大樓門口已經被貼上封條
紅星資本局瞭解到,鹽城工廠的員工維權群裡已有近400人,主要是生產製造、質檢等一線崗位,有的入職已經有四五年,有的才幾個月。對這些普通員工來說,進入“停工停產狀態”十分突然。
員工張先生告訴紅星資本局:“(2023年)12月我們拿著一萬多塊錢工資,1月可能就拿了個底薪。這麼大的公司猛然之間就‘結束’了,這種巨大的落差,現在都有點回不過味來。”
▲員工出示了群通告
有員工向紅星資本局出示了群通告,內容顯示自2024年2月19日開始,停止下屬所有全資及控股子(分)公司的日常運作;全體員工進入停工停產狀態;根據各地區情況,一般為3-6個月。這一通告資訊得到了現場多位員工證實。
他們還向紅星資本局回顧了過去幾個月的公司動向:2023年12月,鹽城工廠進入了半生產狀態,不進原材料,消化餘料;1月生產基本陷入停滯。值得一提的是,1月不再加班,此前加班到晚上七八點是常態。
2月4日,各個班組長口頭傳達,2月5日開始提前放假。放假前以盤點為由要求上交電腦,而過去幾年春節,員工都要帶電腦回家辦公。
2月7日晚,群裡通知,1月的工資推遲發,取消年終獎,還要全員降薪。
2月17日晚,群裡通知,明日公司內部召開研討會,經高層研究決定,除DH以外,其他員工繼續放假一天。
2月18日,直到當晚媒體報道出來,員工們才知道停工停產半年的決定,公司卻沒有發群公告。
2月19日,員工發現刷卡無法進入工廠。當天,有員工向當地相關部門反映了相關情況,主要訴求有三:希望公司釋出正式的檔案,告知大家下一步的具體安排;明確拖欠的工資、公積金何時發放;希望公司走正常流程解除勞動合同並依法賠償。
華人運通製造總經理魏大衛:
丁總手上沒錢,工廠高管也在找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高合汽車是華人運通旗下豪華智慧純電品牌,創始團隊包括原上汽集團副總裁丁磊、原寶沃汽車集團總裁魏燕欽等。
華人運通成立於2017年。天眼查顯示,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由華人運通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持股80%,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0%。江蘇悅達汽車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江蘇省鹽城市人民政府。
鹽城工廠員工塗先生告訴紅星資本局,2月19日,鹽城市相關部門的領導接待了員工代表,表示將盡快組建專項小組,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悅達方面也有高管出席,表示他們沒有參與工廠的實際運營,對工廠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不清楚。高合方面則沒有代表出席。
2月21日,鹽城工廠負責人、華人運通製造總經理魏大衛向紅星資本局表示,“丁總(丁磊)手上沒錢”,也無法回答何時能解決工資等問題。他還表示,就連鹽城工廠的高管們也沒拿到1月份的社保,都在找工作。
“要不是出於職業操守,我們也不來。我們專門從上海跑過來幹嘛?因為還有些員工要辦離職,拿退工單、離職證明,需要有人協調。我們來幫助大家善後、溝通、反饋。”魏大衛坦言,我們(指工廠高管)都是打工人,無法解決員工的訴求,只能把資訊反饋上去。
對於員工要求工廠出正式公告,魏大衛提到:“(19日群裡的通告)就是我們推動的結果。你們要的這些東西我也想要。上海的2000多名員工同樣也需要公司給個正式的說法。”
對於高合汽車的狀態,鹽城工廠的另一位高管告訴紅星資本局:“丁總還在上海,沒有跑路,現在公司還在找融資。現在上海總部那邊的訊息,目前來說就是在等有沒有相關的投資來參與。現在所有的問題都是錢的問題。”他提到,“公司現在欠債,具體是100還是200個億,我也不知道。”
幾位鹽城工廠的高管在現場還勸說員工儘快找工作。
“先去工作,回頭公司清算的時候欠你們的工資還是要給的。3-6個月工資它即使不發,法律上是欠著你的,破產清算時要還。但能不能還,還多少,什麼時候還?這些問題誰都不知道。”魏大衛說。
“很多人拖不起”
已有員工辦理主動離職手續
紅星資本局瞭解到,2月19日、20日,已有鹽城工廠員工辦理了主動離職手續。“很多人拖不起,寧願不要賠償。因為沒有離職證明無法入職新工作,也不能自己繳納社保。”鹽城工廠員工王先生表示,最受傷害的是外地員工。“初八下午6點才通知說繼續放假,很多外地員工都已經回來準備上班了。”
員工李先生是冒著大雪從河北開車回來上班的,“車速只能開到20km/h。”他已經做好了回家的準備,一是為了減少消費,更重要的是,他擔心居住的公寓或許只能住到本月底。
▲2024年2月20日,高合汽車人才公寓外部
鹽城工廠的高管向紅星資本局證實:“跟大家說2月底,反正大家把東西先收拾收拾。我們正在跟有關方面溝通,如果住不了,那到時候就沒辦法了。”
王先生表示,人才公寓免房租水電,屬於鹽城市城投集團。高合鹽城工廠原本有四棟樓、約200人,年前宿舍整合歸攏成兩棟樓。“以前一個房間住兩個人,現在一個房間住三、四個人,夫妻大床房現在都拆掉了。”
據介紹,2023年10月後,鹽城工廠開始出現較多的人員流失,並在年底辭退了所有實習生。
員工張先生告訴紅星資本局,鹽城工廠一直是借用悅達的生產資質。
除了沒有獨立的生產資質,受訪員工們認為,高合汽車的產品不差,公司管理得也挺好,之所以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問題可能出在營銷上。“丁磊想走特斯拉的路線,前兩款車類似ModelX/S定位高階,後一款類似Model3/Y走量。但前兩款車基本就燒掉了高合所有的錢,供應鏈斷掉了。說到底,願意買高合的人太少了。”
曾獲沙特56億美元融資
業內人士:是帶有限制條件的
實際上,在創業初期,對比一眾到處拉投資的造車新勢力,高合汽車顯得財大氣粗。創始人丁磊曾明確表示:“華人運通有來自美國的原始資本,還有政府投資,暫時沒有啟動社會私募的計劃,也不會有A、B、C、D數輪的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以前,公司僅在2021年11月獲得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50億元的授信支援。
不過,據新京報今年1月31日的報道,企業介紹,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已經完成A、B輪融資,A輪領投是中國保險投資有限公司,B輪領投是(深創投)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管理基金盤子4500億),青島城投也有參與。高合汽車方面稱,除了國資背景投資以外,跟投方中也有一些商業資本的參與。對於具體的融資金額,對方並未說明。
高合汽車更受關注的一筆融資,是2023年與中東土豪的“結緣”。據澎湃新聞,2023年6月,沙特投資部和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210億沙特里亞爾(約合56億美元)的協議,旨在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從事汽車研發、製造和銷售。
融資是否落地是市場最為關注的問題。對此,新京報報道稱,高合汽車官方近日表示:沙特的投資是一個一攬子協議,從2024年實施要延伸到2030年(沙特王國 “2030年願景規劃” 的重要實施年),除了對華人運通的股權投資,還包括雙方在沙特境內建廠、智捷交通/智慧城市、供應鏈生態圈的打造。合作專案通過了一系列的關鍵節點,正在有序推進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有媒體指出,中東資本的加持並非無條件,這些投資大都對業績進展有要求,即將投資款拆分成為多筆,被投公司的業務發展到某個節點,才能獲得一筆錢。有業內人士也表示,沙特給高合的注資是帶有限制條件的,據其瞭解,該筆投資只限用於雙方在沙特境內的合資公司,遠水救不了近火。
▲2024年2月20日,高合汽車鹽城工廠門口
“豪華純電天花板”
售價最高達80萬,銷量低迷
融資“輸血”進展不大,而相關銷售資料又顯示,高合汽車銷量低迷。
高合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定位高階的品牌。2020年上市的首款車型高合HiPhi X售價高達57萬-80萬元,當時同行的售價普遍在40萬元以內。
2021年8月,高合汽車在成都車展宣佈開啟高合HiPhi X 4座車型的全國交付。高合汽車創始人丁磊當時表示,“高合HiPhi X 4座車型的量產交付,標誌80萬元以上豪華陣營第一次正式有了中國品牌的身影,打破了半個世紀以來國外豪華品牌的壟斷,其科技豪華重新定義了中國豪華電動‘天花板’,創造了中國品牌在汽車產品和技術上的新高度。”
2021年和2022年,高合汽車憑藉HiPhi X一款車型,年銷量分別為4237輛和4349輛。
2022年底,高合汽車第二款車型HiPhi Z上市,售價為51萬-63萬元。2023年前5個月,高合汽車的累計上險數僅為383輛,其中前4個月的上險數都是兩位數。此時,國內多家車企已經開始在大幅降價了。
為了提振銷量,高合也不得不放低姿態。2023年7月,高合推出更便宜的車型HiPhi Y,售價為33.9萬-45.9萬元。官方資料顯示,2023年8月-10月,高合Hiphi Y總計交付1021臺、1556臺、1606臺。此後高合汽車再未公佈銷量。據太平洋汽車網資料,高合汽車2023年1-12月共銷售汽車4829輛,在國內汽車品牌中排名第97位,其中高合HiPhi X銷售226輛,高合HiPhi Z銷售429輛,價格最低的高合HiPhi Y銷售4174輛。
▲高合汽車銷量低迷 截圖自太平洋汽車網
汽車是一個極其依賴規模效應的行業。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此前曾表示,銷量達到10萬輛以上新能源車企就有可能盈利。目前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只有理想汽車(02015.HK/LI.US),2023年其銷量達到了37.6萬輛。
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說,高階和豪華品牌是需要富養,靠時間積澱,汽車史上沒有立竿見影的成功案例。如果新車企只做高階品牌的車型,風險最大,細分市場和目標客戶要精算得十分精準,車型上市就不能脫靶,市場一般只給車企一次生存的機會。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攝影記者 馮澤洋
編輯 餘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