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關注的是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的華人富豪,但卻很少留意,其實在中國的土地上,也有不少外國人富豪。
這裡說的外國人,並非單指國籍,而是血統,準確地說,就是在中國掙錢、在中國生活的非華裔,他們也構成了中國經濟的一部分。
近日,2024胡潤百富榜公佈,不少非華裔富豪也名列其中,其中,伊拉克籍的猶太裔富豪米高嘉道理以435億賬面身家排名第一,成為最有錢的外國人。
這個名字很陌生,其所控制的企業也沒怎麼聽過,但在香港卻是家喻戶曉。
香港的電力供應是靠兩家公司撐起來的,一個是李嘉誠控制的香港電燈,而另一個就是米高嘉道理家族控制的中電集團。
中電集團,原來的名字是叫中華電力,一個外國人,給公司取了個這麼有志氣的名字,這讓那些在國內取個洋名忽悠同胞的中國老闆們情何以堪。
實際上,米高嘉道理和他的父親羅蘭士嘉道理都是在中國香港出生的,要是按照美國的規矩,他們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香港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電集團可不止給香港供電,中國內陸、臺灣、東南亞、印度、澳大利亞都有它的電力版圖,光是國內就投資了50座發電站。
2023年,中電集團營收800億,80%都是由電力業務貢獻的。
一個遠在中東的家族,怎麼會跑到萬里之外的中國來呢,這就要感謝腐朽的大清了,自鴉片戰爭起,中國就成了外國人的樂土,那個時期到中國淘金的外國人不計其數,怎麼會少得了商業敏銳的猶太人呢。
1880年前後,米高嘉道理的爺爺老嘉道理跟著當時的東印度公司輾轉到上海投奔自己的表親沙宣家族,彼時,沙宣家族在上海開辦沙宣洋行。
雖然是表親,但也沒沾到多少光,只是給了他一份隨船押運員的工作,但就是這份工作,逐漸幫老嘉道理攢下了第一桶金。
洋行的生意,說白了就是把中國的瓷器、茶葉、絲綢賣到歐洲,然後又把歐洲的洋玩意賣到中國,兩頭掙錢。
這麼簡單的商業模式,聰明的老嘉道理自然很快就掌握了,攢了點錢後就自己單幹,後來隨著上海外國人營商環境的惡化,又轉到香港繼續從商。
1899年,米高嘉道理的父親羅蘭士嘉道理就在香港出生了,彼時,老嘉道理已經頗有家資,一個外國富豪家族已經初具雛形。
1908年,英國人經營的電力公司虧損出售,嘉道理家族出資10萬買到手中,就是現在的中電集團的前身“中華電力”。
英國人搞不定的生意,猶太人搞定了,中電扭虧為盈,電力也成了嘉道理家族一直精心經營的主要生意。
1917年起,18歲的父親羅蘭士嘉道理就開始打理家族生意,應該說,如今中電集團主要的財富都是羅蘭士嘉道理打下的基礎。
嘉道理家族不僅生意做得好,還是慈善家,因為在上海有不少生意,就在上海建了幾所免費的非宗教學校,還創辦了上海第一所結核病醫院。
上海有一箇中華福利會少年宮,是宋慶齡創辦的,而這個始建於1918年的老建築物就是嘉道理家族捐贈出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嘉道理家族在二戰期間也扮演了和中國本土企業家一樣的抗日角色,還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1941年,就在日軍攻入香港的前夕,嘉道理家族為了不讓日軍得到自己的發電廠,乾脆親手把電廠炸燬了。
如此明目張膽地和日軍對著幹,當然沒有好果子吃,老嘉道理被抓了,而其它家族成員則帶著剛出生不久的米高嘉道理逃到了中國內地。
老嘉道理被日軍從香港帶到上海,關進了閘北拘留營,3年之後死在了上海,就葬在如今上海虹橋路附近,是少有的外國人墳墓之一。
後來二戰結束後,嘉道理家族才又回到香港,重建中華電力公司,一度壟斷了香港80%的電力供應,成為香港首富。
改革開放之後,嘉道理家族也是最早和中國大陸接洽的境外企業之一,早在1978年,羅蘭士嘉道理就開始和廣東接觸。
那個年代,中國缺電少電,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尤其缺得利害,1979年,中電集團與廣東省電力連網併為廣東省輸電。
然後就開始了中國大陸的電力投資。
1985年,中電集團與廣東核電投資公司合營開發大亞灣核電站,簽訂完協議之後,鄧公還單獨接見了羅蘭士嘉道理。
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正式投產,中電集團所擁有的電力分配權,就構成了如今香港25%的電力供應。
只可惜,羅蘭士嘉道理1993年就去世了,只看到了核電站的開工,沒能看到核電站的投產。
羅蘭士嘉道理死後,米高嘉道理成為家族新一代掌舵人,如今83歲了,仍然風風火火,還沒有退休之意。
或許受其父親影響,羅蘭士嘉道理在去世的前一天都還在辦公室工作,活著一天,就要工作一天,這可能就是嘉道理家族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