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引入外資,對外投資角度來講,美國都是全球第一名,領先優勢巨大。截止到2023年年末,美國的海外資產總額為343996億美元(約34.4萬億)。到了今年第二季度末,擴大至36萬億美元,創新高。
其他國家、地區投放在美國境內的資產——也就是美國的負債,截止到2023年年末為542528億美元(約54.25萬億)。到了今年6月末,美國負債金額擴大至585211億美元(約為58.52萬億),十分驚人。
小提示:本文說的負債,特指國際投資頭寸表裡面的債務,與我們平時提到的“負債、債務”不是同一個概念。若採用資產負債表,美國全國債務總額超過275萬億美元,若看外債則超過26.5萬億美元。
接著看本文的債務概念——特指國際投資頭寸表,資產剔除負債,得到的淨資產為正值,表明這個國家是債權國,資本輸出大於資本輸入。若是負數,則說明這個國家是債務國,即資本進來的多,出去的相對更少。
美國,多年來都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
截止到2023年年末,美國的淨資產為“負198523億美元”,到了今年第二季度末的時候進一步擴大至22.52萬億美元(如下圖,225191億美元),持續數十年都在全球各國、地區中領跑。
這就是美國經濟長期繁榮,美國企業很容易獲得投資,美國居民生活水平很高的原因。任何一個國家、地區若獲得如此之多的海外資本,深入到股市、債市、樓市、車市等各個領域,想不繁榮都不行。
想不發展都不行,臣妾做不到啊!美國完全是被“若高山一般的資本——尤其是國際資本”推動起來的。
這是因,同時也是果!美國經濟繁榮、利率高、居民敢於消費、投資機會大,又是全球避險資金的首選之地,科技創新的領跑區域,還是全球官僚資本、買辦資本逃避本國法律追溯的“庇護所”。
很難說,到底是蛋生了雞,還是先有雞然後再生了蛋。最為貼切的描述可能是“相互促進、首尾相連、彼此互惠”,這是美國當前經濟發展具有的最大優勢——眾人拾柴火焰高,但也是美國未來的最大劣勢。
說優勢,大家很好理解!企業發展需要錢,科技研發與創新需要錢,維護霸權、在全球各地部署軍隊還是離不開錢。沒有錢,美國就無法對烏克蘭、以色列進行大規模的援助。
沒有錢,美國就無法在全球招募大量水軍,在網際網路抹黑中國。不久前,美國國會透過一項法案,拿出16.25億美元的資金,要求水軍專門針對中國,主動在網路上掀起輿論攻擊、煽動暴力衝突……
說它是美國最大的劣勢,是因為:
資本可以大規模的流入,也可以成批次的流出。美國政客尤其害怕國際資本流向中國,助推中國企業成長,他們總是在想辦法阻止,例如:濫用國家安全法,表面上總是宣傳資本是可以自由地進出美國,不受阻礙的。
但美國的“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隨時可以用“外國資本的大規模流動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理由進行審查,從而達到阻止敏感行業資金外流的目的。
不久前,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各大機構紛紛預測資本將從美國撤離,流向中國。這個時候,華爾街就出來說話了,大意是:他們不會坐視不理,為了阻止資金流向中國,美國可能採取一系列經濟和政策措施。
在美國,自由從來都是幌子!政客希望並激勵資本大規模、持續流向美國,但絕不允許資本大規模外流。為了製造“自由流動”的假象,美國政客對資本小規模的流出美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然後利用媒體、水軍對這種小規模的資本外流進行輿論宣傳,說這就是自由流動。面子工程,是美國政客的拿手好戲。颶風來襲,救災不利,不妨礙美國政客利用鉅額成本營救一條狗、一隻貓,或者是小麻雀。
不積極救人,眼睜睜地看著大量受災居民無水、無電、無糧,卻不允許民間的自發救災行為。但又要營造“愛民”的虛假現象,於是我們看到了奇葩的一幕:美國救出一條狗,並得到了公知的讚譽。
美國阻礙資本外流的另外一個方式是:對他國企業進行制裁,破壞他們的正常發展路徑。過去幾年中,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金融機構等進行了規模龐大的制裁行動,目的就是限制資金與技術的流動。
美國還利用評級機構,將其他國家的主權信用等級拉低,然後抬高美國自己的等級。再疊加各大經濟分析機構、國際組織的幫助,誘導國際資本“儘量流向美國,儘量不流向美國政客敵視的國家”。
對國際資本的追逐博弈,將會持續很長時間。目前的贏家是美國——淨流入22.52萬億美元,領跑全球。也就是特朗普盯著美國的那點貿易順差,美國其他政客內心裡看重的是資本的流動,逆差只是用來攻擊中國的藉口。
當美國政客需要打擊、制裁中國時,才會將逆差拿出來,作為動手的由頭。他們內心裡是希望逆差的,用零成本印製的美元,換回其他國家居民辛辛苦苦的勞動產出,這才是全球最有利的買賣。
我國的資本目前還處在“淨流出”中,截止到2023年年末,中國吸引的海外資本總額為66735億美元,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為68046億美元,如下圖。
我國在其他國家、地區的資本總額截止到2023年年末為95817億美元,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為97929億美元。對外淨資產接近3萬億美元,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債權國——資本輸出大於資本輸入。小提問:前兩名,是誰呢?這個問題,以後撰文分享給大家。
南生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強調,美國政客主動挑起的科技戰、貿易戰都是“小事”,也對我國採取的對等反制措施給予批駁,還多次撰文呼籲:反制的正確邏輯是,非對等、非對稱。
要抓住美國經濟、科技、產業乃至國防、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背後隱藏的抓手”,那就是資本。資本有國內資本、國際資本之分,我國反制必須要針對這個。
一旦國際資本從美國大規模外流,不說很多吧,就是兩三年內淨流出兩三萬億美元,也會令美國政客震驚,也會令國際社會震驚。國際資本外流帶來的恐慌,還會誘導美國國內資本的外流,形成不可抑制的慣性。
如果將貿易戰、科技戰,以及未來可能爆發的金融戰,比喻為“三大戰役”的話,那金融戰才是決定美國霸權徹底衰敗的最後一戰、終極一戰。現在就要準備,先從遏制我國資本外流做起吧。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發、評論、留言、分享和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