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化債的力度,很多小夥伴對“是否超預期”特別在意,觀點分歧太大了,說6萬億的肯定沒持倉,10萬億是官媒宣傳口徑,12萬億那肯定是鼓舞人心。
這些都會反映在明天的走勢裡,明天成交額肯定會比較大。
還是有必要給大家做一下拆分——我只列舉數字,並列舉最相關的政策資料做對比,僅供參考,也會聊幾句簡單的底層原理,便於理解。
1、短期經濟增長最直接的推動因素是新增債務,全社會新增債務越多,短期經濟增速也就越快。新增很重要。
典型案例是16年中國全民炒房,居民部門槓桿上得很快,17年各項經濟指標都不錯。20年歐美政府部門大幅度財政刺激,在21年搞出來大宗商品牛市,以及大通脹。
2、簡單拆分債務來源,是居民部門、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
比如23年居民部門新增債務是4.33萬億(絕大部分是房貸,21年這個數字是7.9萬億左右),企業部門的新增債務是17.9萬億,政府部門(中央+地方)新增是9.6萬億(中央對應的國債,差不多4.12萬億,地方對應的是專項債和一般債,5萬億多)。
居民部門新增債務轉化成了建築、地產、中介、家居等鏈條上的從業人員收入。企業部門新增債務轉化成了員工的工資,購買的裝置等。政府部門的債務轉化成專案投資、教育支出、衛生支出等。
大家都有了錢,有錢了就支出消費,我的支出又成了別人的收入,整個經濟就活躍起來了。
3、今年截止到9月份,居民部門新增債務1.94萬億,企業部門新增13.46萬億,合計同比23年同期減少了4.13萬億,也就是居民和企業部門整體債務收縮。
但政府債券同比增加了1.23萬億,也就是政府部門債務擴張,也叫逆週期調節。
整體來看,政府的債務擴張比不過居民和企業部門的收縮,於是經濟各種出問題。
4、今年政府債券一共新增7.18萬億,從趨勢來看,這幾年中央債券新增速度要快於地方政府。
5、地方政府的債務限額是有規定的,每年只能按需增長。但目前受制於宏觀經濟下行,地方政府的收入(稅收和賣地)減少,債務又是剛性,所以政府支出力度放緩,大家感受最深的可能是體制內發不出來工資。
6、現在居民和企業部門已經收縮了,地方政府部門手腳不能再被捆死,沒有新增債務那經濟更負向迴圈,於是有了化債。
7、化債不是直接免除債務,而是修改債務上限,把2024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由29.52萬億元增加到35.52萬億。
也就是還款主體依舊是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無關,地方政府現在總共可以多發行6萬億的專項債,每年可以多發行2萬億,專款專用,用來把隱性債務置換出來。現在發債利率低,而且專項債是透明的。
債務總額是沒有變化的,只是每年要還的利息減少了,五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平均1年1200億。
地方政府省下了1200億,就可以用來搞別的事情,投資或者是民生支出等。作為參考,地方政府23年在教育領域的支出是4萬億左右。
8、每年2萬億還是比較慢,於是再從原來的專項債裡(還是地方政府自己發,自己還),每年拿出來8000億,也來還隱性債務。
8000億每年,持續5年,供給4萬億。
作為對比,2023年10月-2024年9月也進行過第四輪化債,跟現在的模式差不多,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合計規模約2.6萬億元。
9、隱性債務裡有一塊是跟棚戶區改造相關的,一共2萬億,在2029年到期,這2萬億按照原合同償還。原合同裡寫的可能還是類似於借新還舊。
整個方案的來龍去脈就這些,簡單說:我欠債14.3萬,現在咔咔出了一個方案,說我可以每年借2萬,還一部分,再在此基礎上每年借8000,還一部分,最後29年後到期的,也還可以借新還舊。
6萬億也好,10萬億也罷,12萬億也行,怎麼說都不算錯。比如可以說這次化債總包是12萬億,的確是能拆成6+4+2,也有人認為這不涉及增量債務,全是存量置換,發行特別國債和提高赤字率才叫財政刺激。
但這些也都不重要,當前市場是流動性主導,每天2.5萬億的成交額,兩融餘額飛速逼近新高,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明天放量成交3萬多億,反而不大好。
對我們的知識星球感興趣的,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加入,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留言區見~